APP下载

千古名河 好运天下
——话说浙东运河的历史与价值地位

2018-08-01主讲人邱志荣

中国水利 2018年13期
关键词:鉴湖绍兴运河

主讲人:邱志荣

古代浙东曾是郦道元所描述的“万流所凑、涛湖泛决、触地成川、支津交渠”之地,这种地理水环境使先秦时期浙东的越人依赖于水,“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

浙东运河是我国春秋时期建成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是中国大运河南端、海上丝绸之路南起始端,也是我国至今仍在沿用和保存最好的运河。主要航线西起钱塘江南岸,经杭州市西兴镇到萧山,东南到钱清过绍兴城经东鉴湖至曹娥江,过曹娥江东经上虞丰惠旧县城到通明坝而与姚江汇合,全长约125 km,此段为人工运河。之后,经余姚、宁波会合奉化江后称为甬江,东流至镇海入海,以天然河道为主。浙东运河全长约200 km。2014年6月22日,由京杭运河、隋唐运河、浙东运河3段组成的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500年的运河发展史

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

大约在距今4000年前后,海侵过后的山会平原(主要在今萧绍平原)多为湖泊沼泽和咸潮出没之地及南北向自然河流。公元前490年,越王句践开始实施由山麓地带向平原发展,在以今绍兴城龙山为中心的9个孤丘,东西约5里、南北约7里的范围内,先建小城,不久又建10倍于小城的山阴大城,形成一个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越国平原都城。

《越绝书》卷八载:“山阴古故陆道,出东郭,随直渎阳春亭。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据考证,这条记载中的古水道,西起今绍兴城东郭门,东至今上虞市东关镇西的炼塘村,全长约25 km,以北毗邻故陆道,南则为富中大塘,除了航运,还起着挡潮和为以南生产基地蓄水排涝等重要作用。句践到平原建城时,将其疏挖整治,形成整体,使其更充分发挥航运、水利等综合作用。至越王句践时期,已形成了一条东起东小江口(后称曹娥江),过炼塘,西至绍兴城东郭门,经绍兴城沿今柯岩、湖塘一带至西小江再至固陵的古越人工水道。它贯通了山会平原东西地区,并连接吴国及海上航道。

在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时期,山阴故水道作用显著,沟通了越国战略后方基地富中大塘及诸河的航运,阻隔部分潮汐河流,促进了东部平原开发,并为鉴湖工程打下基础。秦始皇巡越促进了南北航线较大规模的整治,山会航道又有新的发展。

山阴故水道至今保存完好,发挥着重要的水利、航运、生态等作用。

春秋越国句践小城、大城位置图

汉晋:形成基本格局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会稽郡太守马臻纳三十六源之水,兴建了鉴湖。除去湖中岛屿,鉴湖面积约为172.7 km2,正常蓄水量2.68亿m3。鉴湖北堤是在原山阴故水道的基础上增高堤坝,新建和完善涵闸设施建设而成,西起广陵斗门,东至蒿口斗门,全长56.5 km。鉴湖建成后,水位抬高和设施完善使此一线航运条件更为优越,“东渐巨海,西通五湖,南畅无垠,北渚浙江”。

鉴湖初创至晋代,山会地区主航线即为鉴湖,至晋后至唐,西线(山阴县)的航线渐为西兴运河所取代,而东线(会稽县)鉴湖仍为主航线并延承至今。

鉴湖兴建后,会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同时又对水利、航运等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元300年前后,在晋会稽内史贺循的主持下,开凿了著名的西兴运河。它自郡城西郭西经柯桥、钱清、萧山直到钱塘江边,起初称漕渠,全长约50 km。

鉴湖和西兴运河的共同作用,效益不断显现。晋元帝对会稽殷实繁荣的景象赞叹不已:“今之会稽,昔之关中。”沈约在《孔季恭传》中称“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唐代:繁荣的海上丝绸之路

唐代,浙东运河航运地位更加突出。元和十年(815年),观察使孟简开运道塘,这是西兴运河南岸塘路合一的河岸工程,部分主要路段应已从泥塘改建为石塘路,通航和管理标准得到了很大提升。

唐代,由于鉴湖和西兴运河交通便利,使甬江和钱塘江通过浙东运河的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绍兴城成为浙东航运的中心枢纽城市,不但与国内各地加强了商贸交易,又由于明州港口的发展,与日本、朝鲜及南洋等国家的商来客往更加频繁。浙东海上丝绸之路进入较快发展时期。

五代时期,由于陆路及内河航运受阻,沿海便成为吴越国通往闽广和中原各地的主要航线,北上中原不仅贡赋常由此道,使者往来及贸易通商也“常泛海以至中国”,并在“滨海诸州皆置博易务,与民贸易”。当时的航道大致由钱塘江走浙东运河到明州,再北上,经山东半岛登州、莱州,然后取道东西两京(今河南开封、洛阳)。据记载,钱佐时“航海所入,岁贡百万”,足见其海上航运贸易之盛。

两宋:国家主航道

北宋中期,两浙路向朝廷所贡的粮食、布帛和赋税,已跃居全国第一位。至南宋,浙东运河航运地位更加突出,特别是由于宋室南渡后,“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

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赵构从杭州过越州驻跸州治。宋建炎四年(1130年)升越州为府;翌年,宋高宗以“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改元绍兴,又“仿唐幸梁州故事,升州为府,冠以纪元”,此为绍兴之名由来。绍兴二年(1132年)定都临安后,这条运河成为繁华富庶的绍兴府、明州和浙东运河沿岸其他城镇的水上交通枢纽。又因南宋陵园设在绍兴(今绍兴富盛镇攒宫山宋六陵),帝后梓宫迁运,全靠这条运河水道。南宋王十朋《会稽风俗赋》描述了浙东运河“浪桨风帆,千艘万舻”的繁华景象。

随着宋代经济政治中心南移,宁波成为东南重镇,大量对外贸易、贡使来朝等依赖宁波港作为国家级的海陆交通和贸易枢纽。瓷器、茶、丝织品、书籍、文具、铜钱等,成为宁波港对外贸易的主要输出品。同时,从岭南、福建等地以及日本来的海船,在明州驻泊后,改乘内河船,经浙东运河至杭州,与大运河对接,直达扬州等商业城市。

元明:功能提升

明清浙东运河示意图

元代,浙东运河地位不及南宋,但仍是海港城市庆元(宁波)联系腹地的主要航线,地位仍十分重要,政府多有建设、疏浚之举。

明代成化九年(1473年)戴琥任绍兴知府,对绍兴平原河网及运河集中进行了整治。明嘉靖十五年 (1536年)七月,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兴建了著名的滨海三江大闸,山会海塘连成一线,始与后海隔绝,山会平原完成了从鉴湖水系向运河水系的演变。浙东运河的主要段落,即由钱塘江南岸经过绍兴到曹娥的100 km航道,可以一直通航,不再有牵挽盘驳之劳。

清代:中国大运河的南端

清代,浙东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城镇繁华,运河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十分突出,运河塘路的建设标准也更高,古纤道“白玉长堤”于此时得名。康乾盛世中,两位帝王尤重拜祭大禹、游赏兰亭,在乘龙舟途经浙东运河时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南巡盛典》记载了当时为迎接乾隆帝整治绍兴运河的情况。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前后制作的《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第二部分绘制的是从绍兴府经杭州直至京城的大运河,足证浙东运河为中国大运河之南起始端。

杰出独特的工程技术

浙东运河沿线的斗门、闸、堰、纤道、桥及造船等工程技术是由浙东地区自身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也是古代浙东人民在水利、水运上的杰出创造。

1.系统的航道水位控制工程

港口码头

浙东运河最西端的钱塘江是著名的潮汐河流,而运河是内河,不能直接与之相通,因之必须设置港口码头和埭以供船只停泊、阻水和交通盘驳。《越绝书》已记载越国时期的“石塘”“防坞”“杭坞”等港口、码头、海塘设施。《水经注·渐江水》写道:“浙江又经固陵城北,昔范蠡筑城于浙江之滨,言可以固守,谓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固陵应是越国第一大沿海港口,在越国钱塘江航运及对外军事、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闸堰工程

越国在建设故水道时,利用开挖的土方建成富中大塘,并且为阻挡北部平原潮水侵入,控制上游洪水及排涝、灌溉之需,沿河岸必定会有诸多的闸、堰、涵洞一类设施,其建筑材料应是以木结构为主。

宋代浙东运河上所谓“三江重复”,是指把运河分隔成多段落的钱塘江、钱清江、曹娥江三条潮汐河流,横截于运河上,最后总归杭州湾;“百怪垂涎”是指运河沿途上游山丘河流众多,蜿蜒而下,变化多端;“七堰相望”则指西兴堰、钱清北堰、钱清南堰、都泗堰、曹娥堰、梁湖堰及通明堰;“万牛回首”指小者挽纤、大者盘驳,主要依靠老牛负重,盘旋回首,步履艰难,形成一条运河风景线。

水则调度

浙东运河在绍兴平原段河湖密布,东西又存在水位差,由于各地和不同季节对河湖的防洪、排涝、灌溉、航运有着不同的要求,因之对水位必须统一调度。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称:“筑塘蓄水,水高(田)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闭湖泄田中水入海。”这个控制入海的鉴湖枢纽工程便是位于绍兴城正北30里的玉山斗门,主要作用为挡潮和控制北部平原河网水位。宋曾巩在《鉴湖图序》中说得更清楚:“其北曰朱储斗门(即玉山斗门),去湖最远。盖因三江之上,两山之间,疏为二门,而以时视田中之水,小溢则纵其一,大溢则尽纵之,使入于三江之口。”是为鉴湖早期的水位调控,有明确有效的水位调控操作规范和制度。

针对鉴湖堙废后出现的用水、航运调度矛盾,绍兴知府戴琥在深入实地调查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创建了一座山会水则,置于绍兴府城内佑圣观前河中,观内立有“山会水则碑”,这是山会平原河湖网系统整治和有效管理的标志,也是绍兴水利史上的杰出创造。

明代浙东运河绍兴段调度运河水位的《山会水则》

2.举世闻名的纤道、石桥营建技术石堤纤道

绍兴运河古纤道

山阴故水道堤岸除涵闸设施采用木制外,基本为土堤。唐代观察使孟简在西兴运河南岸建运道塘,此为岸路合一的工程,部分路段从泥塘改为石塘,之后运河堤岸建设标准渐渐向石塘路发展。

浙东运河航船动力在古代主要靠摇橹、风帆、纤夫背纤。运河形成和保护要有堤岸,背纤要有道路,于是就形成了浙东运河闻名于世的古纤道。古纤道是行舟背纤和躲避风浪的通道,也是我国航运技术史上的杰出创造。主要地段位于绍兴柯桥至钱清一带的运河上,纤道可分为单面临水和双面临水两大类,根据地形和实际需要建造。

古代河墈砌筑由技艺高超的石工在水下直接用石砌工艺技术操作,主要采用定位、放样、搭排架、平整基础、打桩、放盘石、砌筑基础等方法。

石墩纤道桥,一名“铁锁桥”,在阮社太平桥至湖塘板桥一带的运河上。现存于纤道桥上的清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纤道桥碑记》云:“自太平桥起至板桥止,所有塘路以及宝、玉带桥,共计二百八十一洞。”这种纤道桥每隔2.36~2.75 m设一桥墩,采用“一顺一丁”法干砌,墩与墩之间用3块长3.37~3.51 m、宽0.49~0.52 m的大石梁并列搁成,通宽在1.5 m左右。有的还间以系石,以增加桥面的稳固。

各类石桥

在越国时期就建有载入《汉书》的灵汜桥,是为浙东运河第一古桥,今遗址可考。

运河南北行人往返有赖于横跨运河的石桥。据统计,绍兴古运河上有石桥40余座,其形式多样,多姿多彩。其中荫毓桥、融光桥、太平桥、迎恩桥、会龙桥和泾口大桥、高桥,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均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地位。

茅以升 《绍兴石桥·序言》中称:“我国古代传统的石桥,千姿百态,几尽见于此乡。”唐寰澄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所选录的桥梁中,位于全国前3位的是绍兴、苏州和温州。绍兴石桥营造技术高超,其选址桥型设计和施工由实地放样、打桩砌桥基础、砌桥墩安置拱架、砌拱压顶装饰保养落成等组成,部分石桥(如八字桥、广宁桥等)的营造技术为国内罕见,形成了很系统的技术框架。

3.卓越的航船制作能力

根据文献记载,越国已有专门的造船工场,还有专事管理造船的船官司、众多的造船工。各类船只的主要形制有:楼船、戈船、翼船、扁舟、方舟、舲、乘舟等。

由于古代浙东运河水运发达,舟楫之行也就成为主要交通方式和习俗。宋代孙因有《越问·舟楫》予以歌颂,文中,越人不但善于操舟,并且舟船和越国历史上著名事件、众多名人联系在一起。船之大,数量之多,场面之大,十分惊人。又有竞渡之俗,使观者掌声雷动,欢呼雀跃。

宋元时期明州设有造船场,有船坊指挥等,其主要职责就是打造船只。造船场设在今姚江南岸江东庙一带,后来称之为战船街,其造船技术领先全国。其时,浙江民间的造船业也相当发达,主要营造商船、客船、游船及其他民用船只。

明清时期,宁绍航运和用于生产、生活的舟船不断增多,质量提高,形制也日趋完备。

博大精深的文化风情

绍兴为越文化的中心,浙东运河则从其形成的雏形山阴故水道起就一直是这里的文化滋生和传播之地。

浙东之地舜禹传说流传甚广。《水经注·渐江水》:“《晋太康地记》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此便为上虞“百官”地名之来历,亦为曹娥江古名“舜江”的由来。

浙东是我国大禹文化保护和传承最好的区域。著名传说和史书中记载大禹治水两次来到会稽,沿运周边流传着“禹得天书”“毕功于了溪”“诛杀防风氏”等传说,有了“会稽”地名,会稽山下也就耸立起历史悠久、殿宇宏壮的大禹陵。

绍兴大禹陵

《越绝书》还记载了句践习教美女西施、郑旦的“美人宫”,在东郭门外的山阴故水道边。

浙东“西则迫江,东则薄海”,潮起潮落,变幻莫测,于是越人心中产生了海潮之神,认为是神的意志主宰着这一自然现象,最著名的当属伍子胥和文种兴潮的神话传说。

曹娥江畔运河边还流传着一个凄美动人的孝女曹娥故事。曹娥庙中亦留有蔡邕和杨修“绝妙好辞”佳话。

魏晋时期,越文化的神秘,会稽山的高深莫测,古鉴湖的风光无限,古水道的悠远,吸引众多的文人迁客,于此挥毫泼墨、著书立说、吟唱咏诵、东山再起,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作品和故事。

唐代有众多文人学士闻名来越游览,这条线路大致范围为从钱塘江到西兴,之后一条经西兴运河到绍兴城;另一条从鉴湖到绍兴城,或至若耶溪,或沿东鉴湖至曹娥江,经剡溪到天台山。据研究,载入《全唐诗》的来浙诗人有278人,他们沿途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成就了“浙东唐诗之路”。

南宋诗人陆游家住西兴运河近处,从少小离家到晚年家居,常泛舟运河之中,多有妙篇佳作。明清文人在浙东运河歌咏之作不断,明袁宏道“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广为传诵,清齐召南“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脍炙人口。

唐朝时,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贡献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据赵朴初先生考证,鉴真第5次赴日,最后是从越州城出发,取道浙东运河东渡的。

北宋,日本僧人成寻在《参天台五台山记》里记录了乘船从钱塘江,过萧山经古运河,一直到曹娥、嵊州、新昌到天台的往返行程,记述了运河水道、山川风光、风土人情。

历史名人荟萃之地

浙东运河地处山川灵秀之地,重要的区域位置和水乡泽国主航道地位,使众多的历史人物荟萃于此。

秦始皇三十七年(210年)巡越,“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今绍兴运河边的东湖绕门山相传为秦始皇驻马之地。

东汉会稽太守刘宠为官清廉,甚为百姓爱戴,离任时,乡间5位老人各背一百大钱送作盘缠,宠仅收一枚表示感谢,在途经西小江时将钱投入江中,致江水变清,从此西小江又称钱清江。东汉学者蔡邕曾浪迹会稽,在今绍兴柯桥一带的竹亭中取竹椽制成长笛,后人在柯桥运河边重建柯亭以纪念。又相传晋代竹林七贤之阮籍、阮咸在西兴运河河畔的阮社嗜酒如命,文章风流。今柯桥运河边的荫毓古桥有楹联:“一声渔笛忆中郎,几处村酤祭两阮。”

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群贤由运河会集兰亭,留下了举世无双的《兰亭序》;谢灵运在会稽的山水诗开一代风气,在运河之畔多有佳作。

孙中山乘“烟波画舫”拜谒大禹陵,引绍兴民众空巷迎观。周恩来在抗战危急关头,乘舟回绍兴宣传抗日,激励民众。辛亥革命前后,绍兴更有徐锡麟、秋瑾、陶成章、鲁迅、蔡元培等人的光辉业绩功垂史册,是浙东之骄傲。毛泽东有诗曰:“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风光名胜卓绝之乡

“浙东之郡,会稽为大。”浙东运河中心城市绍兴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全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已有2500年历史,以越国文化、山水风光、名人故居卓然于世。

古代浙东运河穿越绍兴城而过,绍兴水城可谓镶嵌在浙东运河之中的璀璨明珠。越王句践时的小城“陆门四、水门一”,“山阴大城……陆门三、水门三”,城内河道四通八达。隋代,基本形成了内为方格形,外加环形的城市河网格局。唐代,越州刺史元稹用“会稽天下本无俦”来赞美这座美丽、繁华的水城。宋代,《嘉泰会稽志》中绍兴城内正式有记载的桥就有99座。清代,有记载的桥达229座,在城中每0.03 km2就有一座。府城东运河支河上的八字桥,是绍兴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之一,始建于南宋嘉泰以前,宝祐四年(1256年)重建,既是我国石桥梁之特例,又是一尊精湛的艺术珍品。民谚云:“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写尽五湖四海;小江桥,桥洞圆,圆如镜,照见山会两县。”

清代,全城7.4 km2范围内,有大小河道32条,总长60余km,约占全城面积的20%。有“一河一街”“一河两街”“有河无街”等布局形式。交通有水陆平行、一河一路、两岸夹河,亦有仅存水巷,仅可通舟。

宁波老城是依托宁波港建设起来的,其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经济发达,海城风光闻名已久。公元前482年,句践为发展水师,增辟通海门户,在其东疆句余之地开拓建城,称句章。句章是甬江流域出现最早的港口,是会稽的海上门户。句章古港在6世纪逐渐衰落后,甬江流域的港口开始东迁三江口(今宁波城区)。公元821年,明州州治从小溪移至三江口,是年,刺史韩察“易县治为州治,撤旧城址,更筑新城”,这就是后来宁波的子城。公元892年,建造罗城。

宁波三江口

宁波城发端于姚江、甬江、奉化江交汇的三江口地区,西塘河、南塘河等人工运河引入,为诸多水系交汇的核心城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唐代,随着明州城的崛起,对外交通贸易日趋繁荣,成为全国四大港口之一。宁波老城东门外的三江口一带,历史上是对外贸易的繁华港埠。至今城区还保存有古海运码头、使馆、会馆等众多体现港口城市特色的文物古迹。运河还促进了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众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至今宁被城内保留有诸多宗教性文物古迹与历史建筑。

曾为绍兴府的余姚秦时置县,东汉建城,临姚江而立,是曹娥江通过虞甬运河沟通姚江的重要节点城镇。闻名于世、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便生发此地。余姚城与运河息息相关,姚江使这个城市有了对外航道,带来了繁荣发展和名人辈出。“一水双城”格局在诸多运河城镇中是十分罕见的,独特的城市形态与格局表明了运河对其发展的直接影响,展现了独特的运河水乡风貌。

浙东古运河形成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航道尚存,并且依然航船辐辏、效益显著,这在全国运河水系中并不多见。我国文物界已故老前辈罗哲文先生有诗曰:“千古浙东大运河,至今千里泛清波;江南鱼米之乡地,众口同称赖此河。”

猜你喜欢

鉴湖绍兴运河
绍兴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绍兴大闯关
找回鉴湖
人文绍兴
女侠与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