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等风来,不如逐风去

2018-08-01徐以立

至爱 2018年7期
关键词:茶人品茶茶道

文、图|徐以立

欢迎扫描《至爱》杂志官方微信二维码

之所以参加这次上海橘子树传统文化交流中心(以下简称“橘子树”)的“吃茶去”剧场活动,一开始完全是被活动的文案所吸引: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遗憾中度过。很少有人真正地享受生命被激发所带来的幸福感。但是,当发现生活的自然之美时,你将听见看见这个世界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现你的面前。

撞击世界,发现自我。通过剧场发现生活的另外一面,你敢于尝试吗?

逐风

“橘子树”是一家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以期帮助年轻人“挖掘心的力量,探索生命的路”的公益组织,成立已有8年之久。以五四青年节为契机,每年“橘子树”都会开展长达一个多月的五四青年文化月活动。今年是第二届,主题为“每个人都是生活的艺术家”,活动分为15个剧场,名为“吃茶去”“只要去倾听”“六一儿童剧场”“一切皆有可能”等,从不同角度,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打造独有的人生剧场,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活法。

相较于去年带领年轻人深入领略古文化之魅力所在,本次活动更着重于妥帖安放身心灵,达到三者的完美契合,意图在城市人荒芜的心灵荒漠中,种下一朵名为“宁静致远”的花朵;待开放时,将余下的生命过成一首不可取代的散文诗。

与其颠倒梦想,沉溺在俗世起心动念而无法自拔,不如清醒明觉地活在当下,寻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而且,“吃茶去”三个字,从语素的组合上看,倒是颇有些一呼百应的欣喜感。我不禁内心窃喜:与其等风来,不如逐风 去。

坐禅

晚上7点30分,幸福文殊院万籁俱静,偌大的1400平方米的开放式空间唯留十余盏蜡烛照明。这让刚从灯火通明的户外踏入室内的我,颇为不习惯。

待眼睛适应昏暗的环境后,“橘子树”的志愿者将我导引到一间禅房,房间里已有十几位参与者在静心坐禅。台上的指导大家坐禅的老师叫明安,是“橘子树”的发起人,也是特色课心茶课的专职老师。

禅不可说,但可以表现,可以传达,可以感受。无论是拈花一笑的玄妙,还是坐禅的静止都能让人开悟。正身盘腿而坐、闭眼,配合深呼吸,坐在榻榻米草编凉垫上,倒是颇为安心。通观呼吸、出入息,在呼吸吐纳间,我能明显地感到从心浮气躁到能够逐渐宁静,并沉淀下来。

坐禅完毕,睁开双眼,顿有“驾一叶扁舟,看湖水悠悠,赏万象听鸟鸣”之遗世而独立的平和感,我向明安老师微微欠身,表达敬意。稍后,志愿者将我引入活动大厅,此刻里面正在进行禅茶表演,这是“吃茶去”剧场的重头戏。

《大学》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静心之后再次感悟平日里看似寻常的事物,实在令人期待。

禅茶

一杯茶中禅意盎然,有人生的三昧、有生命的感悟、有茶人的心情与品味。“禅茶”表演是“橘子树”不可不提的独有的节目。在禅意表演中,可以体会中国传统的诗词婉约与豪放,安心于禅的意境;在品茶中,可以在静默中深刻体验茶道的静美;在茶人步步莲花的行走中,可以感受安心之心法……

心中有道,倒茶就是茶道;心中无道,茶道就是倒茶。

温壶、拨茶,玉指如兰,我端坐在茶人面前,看茶叶随着他宽厚的素手,缓缓落入杯中。在忽明忽暗的烛光中,他的动作都轻柔缓慢。我的心也随着着泡茶的慢动作而慢慢地愈发沉静。

茶,灵性之水。若不懂,它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若懂它,它便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端起茶盅,闻味,掩袖,入口,果然是“一盏香茗浮清趣,口齿噙香满甘”。

茶人只是在表演吗?不,我更愿意说他将赤子之心融于这一盅有灵性的水中,奉与品茶之人分享。一盅茶品毕,我问他:“若是喝茶之人,与您不似伯牙子期般惺惺相惜。没有如您所愿感知您的情感,牛饮一般喝茶解渴,您会不会因此而失 望?”

茶人沉吟半晌。为我新泡上一壶茶,也对我说了一个故事:“每一次喝茶时,林清玄先生会升起一个念头:好好地喝这杯茶吧。因为这辈子再也不可能喝到两杯一模一样的茶。如此,他便能体会这杯茶的真正滋味。用一颗出离的心品茶,便可以从容地享受飞云过天、绿水无波的静美,只因整个身心融入了那一刻当下。品茶人得身心轻安,如获禅悦,这或许也是茶人的心之所愿。”

当我再品第二盅茶,身边的男士一把举起茶盅,一饮而尽。若放之于过去,我必因想起妙玉“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的论断,而内心轻嗤如此粗陋之法饮茶。但是想起与茶人之前的对话,顿觉用一颗俗世的心品茶,难免执着于色、香、味等诸相,难觅饮茶当下的喜悦。与其这样买椟还珠,倒不如不执着于相,好好享受当下生活给予的一切,品味当下最本真的味道。

幽幽,这边厢,有茶人吹起了尺八,苍凉辽阔、空灵恬静;那边厢,有茶人念起了古诗,意境隽永。我想起有人说过:“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念一声茶名,读一句诗行。拈茶微笑,素而不淡,清而不妖。”果然诚不我欺也。

仰头、掩袖,品一盏属于岁月的禅茶,冷暖顺着咽喉直达于心。生命亦当如此,过去不可追,未来不可得,不如安住当下。哪怕是一颗狭小的心,亦能承载起万物起灭。

觅得

最后一盅茶之后,自是到了离别的时刻。没有想象中的依依惜别,所有人都是面带微笑、心生欢喜。正如“橘子树”在活动文案里所写的:“年复一年的生活,有的人过得很麻木,有的人过得很焦虑,有的人过得很伤心。所以在剧场里,我们希望遇见‘橘子树’的人都突然被幸福击中,发现一种全新的活法。”我想他们是做到 了。

回味起当天的“吃茶去剧场”,我很容易地想起了陶渊明那首著名的《归园田居·其一》,细细品来,其中的一些诗句倒也非常契合这次剧场的主 题: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而“橘子树”的存在,也让疲于奔命的普罗大众,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过上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山居悠然生活。

如此,当知甚好。

猜你喜欢

茶人品茶茶道
在最美的四月天跟着老苏州品茶、赏花、做美食……
寻迹万里茶道
李阳 让品茶成为视觉艺术
论新时代中国茶道精神
品茶养生 千年万亩古茶林——普洱景迈山
冬品茶梅
一个金陵女子与世纪茶人的邂逅
一位福建茶人的普洱情怀
茶道人生
“百变茶人”刘仲华:立志要让“中国茶”重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