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心公益,爱无国界

2018-08-01整理豆子

至爱 2018年7期
关键词:盖洛普澳大利亚人慈善机构

整理|豆子

公益活动是一种回报社会的行为,参与公益的人通常用自己的行动向大众传递一颗感恩的心。参与公益活动,可以说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既承担着社会责任,也使自身的价值得以提升。

西方的教科书里常常提及:“公益是一门实践的学 问。”

公益是伊斯兰教法专用语,马立克教法学派辅助立法、司法原则。阿拉伯语“伊斯提斯拉赫”的意译,原意为“公共利益”或“福利”,亦称“麦斯莱哈”(Maslahah),指法学家在创制律例、教法官在审理案件、决定法律适用时,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不拘泥于法律词句,而采取灵活变通的方法、原则,以求得更公正的结论或判决。

在国外,公益事业的实施权在民众的手中,商业、企业亦可加入其中。既能保证效率与质量,商业、企业也可通过广告收回利益,政府只是扮演组织功能的角色。

根据盖洛普研究咨询公司的研究显示,乐于助人的文化是积极经济因素的强力指标,包括GDP和长期的失业率,也包括其他各种好处,例如增加国民幸福感。

2015年,美国商业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曾对140个国家,超过145 000人进行一项调查,询问当地居民最近是否有向慈善机构捐款、为公益组织做志愿者或帮助有需要的陌生人。这份全球公民参与报告的调查结果令人振奋,报告显示:当时全球74亿人口中,有14亿人会在特定的月份向慈善机构捐款,大概有10亿个志愿者和22亿人帮助过陌生人。

另外,“世界赠予指数(The World Giving Index)”也是用于衡量各国捐赠、自愿性活动和慷慨程度的一个全球性年度指标。据悉,“世界赠予指数”是由慈善救助基金会依据盖洛普公司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的。2017年最新的“世界赠予指数”出炉,在139个国家中,最慷慨的国家和地区依序为缅甸、印度尼西亚、肯尼亚、新西兰和美国。缅甸连续4年获得第一名,不少非洲国家的行善指数上升,欧美国家普遍下滑,澳大利亚位列第六。

“世界赠予指数”排名

伊拉克人“最热心”,缅甸“最慈善”

英国非营利组织慈善救助基金会(CAF)曾发布一项调查结果,伊拉克是对陌生人最热心的国度,缅甸堪称“最慈善”的国家。

根据2016年盖洛普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伊拉克“活雷锋”比例最高,81%的伊拉克人在调查当月曾对陌生人施以援手。伊拉克和利比亚人民饱尝灾难和战乱之苦,反而最为慷慨热心。慈善救助基金会管理人员亚当·皮克林认为,这一现象说明“社会具有极大的弹性,大规模的灾难反而会激发集体人道主义反应”。

在捐款方面,缅甸排名第一,每10个缅甸人就有9个在调查前1个月捐过款;印度尼西亚排在第二,比例为75%;澳大利亚比例为73%,紧随其后。

越富裕越慷慨吗?结果显而易见。一些国民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也非常慷慨地参与慈善,超过九成的缅甸人参与过慈善捐赠,比例是一些国家的十倍以上。在斯里兰卡,也有近半数的人参与过志愿者服务。

澳大利亚—世界上最热衷于慈善的国家之一

澳大利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国家,澳大利亚人不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也经常慷慨解囊进行捐款,不光贡献了宝贵的时间,也贡献了不少财富。

根据Giving Australia 2016公布的数据,2015—2016年,澳大利亚有超过八成的成年人,即1490万人,向慈善机构或非盈利组织捐款,总捐款额达到了125亿澳元。数据显示,在此期间,澳大利亚人均捐款额为764.08澳元。

根据澳大利亚政府的统计,参与志愿者活动同时又捐款的澳大利亚人,平均要比不参与志愿者活动却捐款的人,捐献多了近一倍。数据显示,有43.7%的澳大利亚人参与了志愿者活动,平均每人每周参与2.5小时,每年平均参与134小时的志愿者活动。其中,65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间最长,每年平均参加193个小时;而25—34岁的人群参与时间最短,每年平均仅参加98个小时。

这个数据并不是非常令人意外,25—34岁的年轻人通常是刚步入社会,忙于工作的年龄段;而到了退休的年龄后,人们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更多,也少了工作压力,更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志愿者活动。

澳大利亚传统募捐方式

到现在为止,澳大利亚传统的募捐方式依旧被沿用了下来。电话询问是当下最普遍的募捐方式,有近65.2%的人曾在电话上被询问是否捐款,特别是年纪稍大的人群。但实际上,这些传统的募捐方式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数据显示,接到电话询问募捐意向的人中,有超过3/4的人都表示不喜欢这种方式,仅有1/4的人依然会通过电话的方式进行捐款。同样的,大多数人都不喜欢街头募捐,仅有不到20%的人会进行街头募捐。

可见传统募捐方式的有效性在逐渐下降,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很多慈善机构都进行了科技投资,让捐款者可以更加便利地通过线上或数码的方式进行捐款。不过有人认为,尽管科技、社交媒体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建立的关系也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澳大利亚的调查公司(AMR)公布的2016年最新慈善信誉指数(The 2016 Charity Reputation Index)显示,尽管公众对慈善机构一些网络的筹资方法仍抱有质疑,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本土的慈善机构的信任度达到了6年内的最高水平。

在澳大利亚人最信任的s慈善机构名单中,澳大利亚皇家飞行医疗机构继续稳坐第一宝座,该机构已经占领榜首长达6年;第二名是圣约翰救护中心;第三名则是心理健康类慈善机构(beyondblue)。

公益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公益可以成为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有心公益,爱无国界。

猜你喜欢

盖洛普澳大利亚人慈善机构
基于盖洛普Q12的高职辅导员队伍敬业度研究
快速阅读理解专练
为什么澳大利亚人不爱吃辣
如何结合盖洛普满意度分析有效提升客户满意度
美国2008年度十大慈善机构财务支出排行榜
Dwyane Wade—Super Swing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