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之“苏工”
2018-08-01叶正亭
◎ 叶正亭
山水明意书房陈设
中国的红木家具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明清家具在红木家具里则属典范。明清家具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流派:苏工、京工、广工。这三个流派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不同社会环境及审美观念的影响,在用材、工艺、造型、风格等方面都有自己特色。后人将其概括为“文苏、豪广、奢京”。
所谓“文苏”,“文”是苏式家具的精髓所在,苏式家具之所以木秀于林,流行至今,可以说是深厚文化底蕴积淀下的结果。广工之“豪”则源于它是东南亚各国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港埠和通道,为家具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使得它在用材上不吝奢华。“京工”指的是清代宫廷御用家具,所用材质都精良无比,家具上镶嵌的珍宝也都是货真价实,真可用“奢”字概括。
“苏工”家具历史久远。早在明代,苏州香山工匠——蒯祥成为紫禁城总设计师,他被誉为“蒯鲁班”。斯时,苏州的明式家具产区已形成,技艺日臻成熟。至清代,苏作家具的影响已颇为深远。它所指向的不仅仅是功用性,更是创造了中国文人身心安放的载体,演绎的是中国文人对于东方美学的解读。苏工家具是吴地的文人与工匠共同创作的。
苏工家具具有“形制、线条、结构、气韵”四美之特点。形制精美。文震亨的《长物志》中说,椅子“宜矮不宜高,宜阔不宜狭”,天然几只可“略雕云头、如意之类”,书桌应“中心取阔大,四周厢边阔仅半寸许”。他还认为方桌可以供文人展玩书画,而八仙桌只宜宴请,并非“雅器”。所以,苏作家具的形制具有经典性。线条俊美。苏工家具之线条,远非用“流畅”就能概括的,线条是家具的一部分,增加了家具的美感,线条的俊逸秀美是苏工家具“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精巧。“榫卯”工艺是苏工家具的重要标签,从古至今有140种之多,常用的则有33种,很多结构是其他流派所没有的。例如制作屏风的冰纹、用十字榫头连接起来的海棠图形等等,都体现出苏工灵动的榫卯工艺。高雅气韵。苏工家具不重雕饰、强调天然材质的审美格调,表达着江南文人的文化旨趣。
鉴赏苏式家具的鉴赏,既要“鉴”家具的材质、工艺、器型,又要“赏”其体现的审美意韵。在苏州,我见过两件经典的苏作明代家具。一件是珍藏在苏州西园寺中的千拼条案。此条案三米长、一米宽,黄花梨材质。全案没有雕花、没有繁复,可以说是简单又平淡,却让人心动。那条案就是以线条优美见长,透出的就是一种朴美的大气,抑或可以叫一种令人敬仰的神韵。这张条案的经典之处就在“千拼”二字。千,自然是个约数,千余块巴掌大的、不规则的花梨木,用榫卯拼合得如同平镜,不见一缝。抚摸案面,如同触摸婴儿肌肤。我以为这千拼条案不仅体现苏工的工艺精湛,更体现了苏州工匠“惜木如金”的一种工匠精神。这张条案距今五百多年,不仅丝毫未损,而且纹丝不动。几乎每年都有各地文物专家慕名而来,称它是明代苏工家具的扛鼎之作。
苏工明代家具另一件经典原作是一张多功能棋桌,目前珍藏于苏州园林博物馆。我则是在网师园小姐楼里见过,是一张方桌,不大,80厘米见方,未见雕琢,只以清水素雅见长,棋桌的桌面是活动的,一面刻有围棋棋盘,四角有小抽屉;另一面则是中国象棋棋盘,刻线俊秀,也堪称装饰。明代苏州工匠的聪明智慧在这张灵动的棋桌上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