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有效性

2018-07-31黄伟锋

好日子(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核心素养

黄伟锋

【摘 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现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现状以及发展程度直接与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相关。小学生一直是我国道德建设与法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尤其是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社会主义道德和依法治国建设的方针策略,为了满足党及国家对于未来人才的需要,本文就主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加强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教学有效性

引言:道德与法治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小学生中的普及意义日益重大。道德与法治的培养过程是将人的道德与传统法治观念向现代社会主义道德与法治观念改变的过程,是人的现代化法律观念与意识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形成。小学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正确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当学生知道了道德与法治的各方面的重要性,知道了自己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尊重别人的权利。这样小学生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作出行为之前能够分析行为的性质、将产生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从而树立道德与法治意识。只有小学生将法治准确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才能真正享受到国家法治建设的成果,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能力

新课改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一旦对所学知识感兴趣自然也会主动参与其中,这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道德与法治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都对促进教学,知识的开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一些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导致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失去学习信心,教学方式改进后,学生还是对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本身就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学生对教师的偏见,不喜欢教师,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主动穿插与他们年龄段相同的事物,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他们对教师的好感,认同教师,进而调动起他们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兴趣,一旦采取了这种方式后,教学质量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二、提高家长道德与法治信仰水平

一些学生对待事物态度冷漠,性格怪癖,不喜欢与人交流,也不善于与人交流,独来独往;还有些孩子性格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这些学生的家庭有的是离异家庭,有的是父母的溺爱,有的是家长本身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简单粗暴,还有的只强调学习是重要的,忽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导致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应有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这就说明我国家庭中,家庭的和谐、家长的道德文化素养,科学文化水平,以及法律知识、法治素养的具备、家长的家庭道德与法治观念、家长的各方面行为是影响到学生的。所以在家庭教育中,要不断渗透道德与法治教育,树立良好的的三观,为孩子真正做到榜样作用。

三、改进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

小学课堂往往以“灌输”教学为主,也就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学生被动式地接受新知识。被动式教学法往往忽略学生本身的情感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改革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师生间特殊的交往活动,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对课堂师生互动本质缺乏深刻的理解以及一些教师习惯以灌输式的方式讲解,已经不符合课改要求,不能合理进行互动教学,具体表现为师生关系不平等、互动机会少、互动方式单一、互动内容理性化以及互动过程形式化。

(一)创作情景模式,营造愉快氛围

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充分有效的进行充分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师生共同学习,创设某种情境模式,营造出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样互动交流式的教學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合作式学习,提高团结学习能力

在教学当中,小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团结意识强,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当中应用这种模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发展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发散式的思考,最大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的参与度。

(三)案例探究教学法,增强理解力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往往使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案例教学法的产生是顺应时代趋势的,案例教学法必须是在教学目标和学生目标,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选取当下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时事,再加上上述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最终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模拟法庭

模拟法庭实录,是新课程改革下非常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也就是说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法庭是怎样的审理和判决的一个过程,联系实践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经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其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五)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

在目前的教育之中,很多的老师其实并不怎么样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违背了教学的初衷。老师需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可以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在讲诉《道德与法治课》的时候,很多的老师使用的教学方式也是不够合理,这也是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并未得到很好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德育课程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其也是不可忽视的。老师要意识到,德育之中的核心素养对于学术的将来还是现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老师在德育的教学之中,除了自己要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之外,还要不断的帮助学术认识到这一方面的重要性,不断的将核心素养渗透到相关性的教学之中,将学术培养成为更好的人。

四、强化学校道德与法治师资力量

首先,增加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当进行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必须自己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教师在进入教师行业前,要进行严格的选拔,参加国家的教师资格考试,不仅笔试要过关,面试要着重。教师在进入教师行业前,要学习我国规定教师应该学习的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自己进入《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前就有了足够的能力。教师还要提高自己的应急应变能力,要有较高的心理素质,例如,当学生在参与防火救灾演习时,学生在下楼梯时不慎摔倒,你会如何妥善处理?身为《道德与法治》这样的一门特殊课程的教师,教师还应该关心身边的国家大事,将学生关心的热点引入课堂;充分利用教育对象身边的材料和人生体验,这样才会使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真正的与国家大事相结合,才能让学生渐渐地具备主人翁的国家主人意识。

五、结束语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之中,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这门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老师首先是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到学生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还要不断的改变其原来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之中的主体。此外,在课堂的教学之中,可以不断的利用新媒体等教学工具,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还可以给学生创造出实际的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之中。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之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得到非常大的提高,这也达到了《道德与法治课》这门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7(8).

[2]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教师,2017(22):19-19.

[3]沈莉伊.基于核心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以浙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7(1):18-20.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核心素养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