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蔬菜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8-07-31应冬勤
应冬勤
摘 要 传统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及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对传统教学弊断的分析,回顾三十多年教学历程,阐述了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及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改革必要性 教改过程目标 教法多样化分析
1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1]
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在当今互联网飞速发展不断渗透人们生活的今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针对职业院校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玩手机等现象比较普遍,思维不活跃等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一些全新的教学手段不断地出现。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今天的多媒体教学、模块教学、精品课程的建立、微视频教学模式等。如只须安装一个软件,就能在课堂上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手机联动,既解决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玩手机等问题,同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课堂上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于课堂理论的讲解,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它完全是一种知识的复制和熟练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向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不注重创新。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不会学习,不会思考,只会死记书本知识,使理论和实践相脱离。这就导致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不到应用验证。当今教育要求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和个性化,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这就表明,改革教学方法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以前的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收知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不能促进学生创新创造力的培养,教学弊端显而异见。教师应把学生培养成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独立见解的人,在教学方法上,必须采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善于思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激励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勇气和信心,使学生成为有独立个性的人。
2 教学改革过程目标
回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刚踏上工作岗位走上讲台时,那时采用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 ,大量的课堂理论讲解,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没得到重视,不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法单调,教学效率低下。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理论的掌握比不上本科院校的理论系统性,同时职业院校学生的技能的掌握、动手能力都得不到加强,不能充分体现出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随着近年来职业院校教学的大改革,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走入社会竞争力得到加强。
2.1 以领班岗位技术人员作为培养目标[2]
作为一名处于“领班”岗位的技术人员,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有跨领域的综合知识及人际沟通能力,知识面宽泛,有钻研精神,敢于创新、大胆偿试。在身体素质方面要有健全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养。才能成为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从而胜任“领班”岗位。
2.2 配合领班岗位培养目标进行“1+N”课程包开发
“1+N”课程包,“1”为专业技术知识,作为蔬菜生产领班人员,具体可分解为以下主要技术模块:菜地改良、种子知识、育苗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收技术与产品加工技术。“N” 所代表的动态工作岗位技能知识及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岗位技能包括产后包装销售技术、新技术推广能力、当代信息技术及其资源环境采集利用能力、与人顺畅交流化解各种矛盾的技能、管理技能等;个人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包括如强调书目阅读,阅读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书籍,边阅读边做读书记录写读后感等,鼓励学生多参加技能比赛,一方面促进学习,一方面提升心理素质,积极参加高级别职业资格证书或国考、省考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获得证书,为以后就业增加机会等等。
通过“1+N”课程包开发,除了掌握本专业主要技术知识外,还兼具培养学生思维方式,通过活跃思维带动创新,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已有经验的总结,学习今后工作中面对问题如何采取方法克服及解决问题的指导,最终达到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实用人才培养目标。
2.3 加强专业集群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与社会各企业对接中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具体如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强;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准;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等;这些都是我们在课程建设上亟待解决的矛盾。
通过园艺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各位老师近几年的努力,我院园艺技术专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为我校重点专业,现代园艺技术实训基地获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立项,在系主任的带领下,积极申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
2.4 扩大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
(1)建立了完善的校企合作核心基地与外层基地。核心基地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内校企建企业职工培训和教育中心,侧重于教学和企业职工培训。外层基地以顶岗实习为主,侧重于实习。如与台州知名的“绿沃川智慧农场”合作,为园藝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快速适应工作环境都有重大意义。
(2)实施现代学徒制。园艺技术专业联合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改革,学校与企业共同负责对学生的培养,实现资源共享、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协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的无缝对接。
(3)利用现在平台,拓展社会服务,做好对企业在职职工的社会培训,不断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提升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2.5 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学生创业创新及就业竞争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培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要有创新竟识、创业能力。同时学习过程中,就要有毕业后走上社会如何去适应社会,针对自身特点早做打算,有针对性地学习。
目前,学校把学生创业创新及就业竞争力提到了议事日程。2017年9月29日,学校召开教师及班主任大会,就学生创业创新及就业競争力问题提出要求,指明方向,强调全校各部门单位携手共同合作的重要性。会上介绍了近几年毕业生中几例成功典范。如“玉环贵妃文旦”创始人汪恩峰、多肉达人“小武多肉”创始人张武,都是我院毕业生创新创业的成功典范。
3 教学方法多样化分析[3]
3.1 微视频教学
微视频是指一个简短的小视频,时长5~10分钟,讲解一个知识点,特别适合一个专业的操作技术环节,简短明了,听与看结合,可以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看后易懂易会。由于时间相对较短,学生也不易疲劳,注意力集中,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2 加强基地建设,重视实践教学
本校园艺技术专业基地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规模大设施好,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得到充分保障。有利于把所学理论知识在基地实习过程中得到良好的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好的强化。
3.3 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指把课程中主要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项目,学生针对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来学习。将课堂教学模似成实际工作场景,动手操作,体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培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标,最终能够胜任工作岗位,对职业院校来说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模式。
3.4 小班化教学
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自由选择,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目标选择相应的果树、蔬菜、花卉三个方向中的一个,作为自已的主修方向,兼学其它二个方向。主修方向加大课时力度,使学生学有所长,兼顾其它。在教学中,通过小班化后,针对性强,操作机会也多,有利于教学效果最大化。
4 结语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过程中,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作为一个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除了选择优秀而合适的教材、采用适合当前形势的新教法外,更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分析学情而因材施教,应尊重学生,多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已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相信不断优化的新教学模式不断涌现,职业院校的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宏林,丁占文,田立新.关于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13(2):74-76.
[2] 徐秀华,李祥华.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1.3(4):93-94.
[3] 潘俊.关于高职高专《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2.8.1(8):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