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 国是最大家
2018-07-31周传馨
周传馨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过去40年,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亿万中国百姓作为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亲历者,自身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回首中国的发展历程,40年前的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历史大转折,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从此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世界的面貌也为之一变。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推动了中国和世界的共同发展进步。40年后,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最美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洋溢着春的暖流,温暖着春节里的千家万户。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和万事兴。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心系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把千万个家庭的美好生活作为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正是这种浓浓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将脱贫攻坚摆在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
从太行脚下到大别山区,从陇中定西到吕梁深处………总书记身体力行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用脚步丈量真实的贫困角落,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
就在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又一路风尘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扶贫工作。在大山深处,在和彝族乡亲交流时,总书记的谈话掷地有声:“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这充满力量和信心的话语,如春风送暖,让亿万人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
我们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创造人类减贫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
解码中国脱贫攻坚的辉煌成就,根本就在于人民领袖家国天下的深厚情怀,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渝。
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古训,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担当,抑或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崇高境界,这种家国一体休戚相关的情怀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理想与信仰。家国两相依,“小家”与“大国”紧密相连。个体价值、家庭梦想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总是紧密相连。
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国家积贫积弱,再美好的个人梦想也是奢望。国家才是个人与家庭最大的“梦工场”,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唯有同频共振才能奏出最美的乐章。
从国内发展的维度看,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变了中国,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民始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始终上下求索、锐意进取,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深刻彰显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的精气神,是历史前进的大逻辑。我国经济实现腾飞的一件重要法宝在于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顺应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命运与共的大趋势,进一步丰富了对外开放内涵、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充分显示中国力量,为世界的发展积极作出中国的贡献,深刻印证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为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从世界发展的维度看,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无论是从G20杭州峰会,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再到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无论是从亚投行、丝路基金成立,到中欧班列开通,再到人民币顺利“入篮”;无论是从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还是到即将开启的“上合组织峰会”,中国从未像今天这样,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距离世界经济舞台中央的位置越来越近,在国际场合收获的“朋友圈”点赞数越来越多。今天,中国是全球经济重要引擎已成为共识,全球治理、结构性改革、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体系、气候变化……面对这些问题,国际社会都想聆听“中国声音”、了解“中国方案”。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既展现出中国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的决心,也点燃了世界走出经济阴霾、实现和平发展的助推器。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回首往昔,中国以40年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中国、深刻影响世界,书写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化传奇。面向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改革征程有艰险,开放之路不平坦,但认定的路就要毫不动摇地走下去。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我们就一定能实现亿万人民的伟大梦想,推动谱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彩华章。
从蜗居到安居
“房子是一辈子的事,有的时候没啥事了,夏天开着窗户我就想还是这房子好,以前那个太脏了……”李淑琴的家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民生尚都社区的一个高层楼盘,门上贴着崭新的红对联,透着过年的喜庆劲。
丈夫吴广斌说,媳妇早就想着把老岳母接過来跟他们一起住,可实在心有余力不足。5年前有了这个新房子,才让他们有条件尽孝心。他说:“这个建筑面积是70(平)米,我算着一共花了九万多元不到十万元,太划算了。公交线路都在跟前,上哪都四通八达。”
民生尚都是哈尔滨市最大的保障房项目,也是最早启动拆迁、最先开工建设的棚户区改造安置项目。2013年,李淑琴一家和周边近4000户居民一起搭上了棚改的班车,从住了近30年的破旧平房换到这套70平方米的高层住宅。
乔迁新居的日子,李淑琴记得真真切切,2013年11月25日。她说:“搬家那天下了一场大雪,我们找了个小型面包车,也没多少要搬的东西,特别高兴。”吴广斌说:“心情不一样,赶紧就搬进来了。”
在东北的大雪天搬家,旁人想来该是何等的冷彻筋骨,可在吴广斌和李淑琴的心里,那一天漫天飞舞的雪花飘的都是暖到心的祝福。祖孙四代,在十几、二十平方米的房子蜗居了几十年,回头去想,恍若梦一场。吴广斌说:“最早在太平体育场那里住,那是我父亲的房子,三家合用一个厨房。那时候更苦,14平方米一个屋。爸爸妈妈、我们哥仨、爷爷奶奶就住这么大一个屋子。1986年结婚我俩就上外头租个房子住。大概是1990年换的平房。”李淑琴回忆说:“22.5平方米能多大?进房的时候不像咱这大门直接敞着,进去得耷拉着脑袋,抬不起头来,厕所在外面。冬天的水管子在冷天经常冻住,这样我们回来就吃不上饭,没有水。我们用小胶皮点着慢慢烤化了才能做饭。在那个地方住,有时候同学说上你家去,孩子不好意思往家里领。”
在两口子的记忆里,房子里面小得让人揪心,房子外面脏得让人闹心。李淑琴说:“现在想想平房也挺苦的,倒水、早起上个厕所什么的也得排队,是室外公共厕所。夏天还可以将就,冬天没法上。有时在家都不想上厕所,到单位上。家里要自己烧炉子。”
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近一半。长期低租金的福利分房制度,让国家和企业为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0年4月,邓小平明确指出,住房改革要走商品化的路子,由此开启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
周围很多人都买了自己的房子,李淑琴夫妻俩也动过心思,努力工作,自己攒钱买套房子。开始俩人都在工厂上班,收入不高,后来又双双下岗,要照顾老人又要供孩子上学,日子就一直紧紧巴巴,买新房子的想法也就成了梦想。李淑琴说:“那时候工资涨得很慢,1980年参加工作,当时38.6元,1990年左右也就600多元钱,一个月给孩子存200元,拿出来给孩子上学用。我是1993年下岗,单位一个月就给60元。”
2005年开始,东三省相继开展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程,计划利用3年到5年时间,让200多万名居民全部迁入新居,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最为庞大的安居工程。正是这项民心工程,让李淑琴和吴广斌看到了告别蜗居的希望。
根据政策,吴广斌家兄弟三人各得到一套房子。签了动迁合同,就能选房号;交了钱就能拿到新房的钥匙。吴广斌说,两口子拿到钥匙就迫不及待地去看了房子,当晚激动得一夜未眠,房子太敞亮、太漂亮了。吴广斌的弟弟在E区是个阁楼,二弟弟有一套在B区,都在一个小区。
数字统计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2012年的32.9平方米提高到2016年的36.6平方米,6000多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李淑琴、吴广斌和他们的很多邻居正是其中的受益者。
如今,李淑琴有一份退休金,又在小区做保洁员,有一份额外的收入,丈夫吴广斌也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儿子大学毕业也工作了。李淑琴觉得,家里的房子宽敞了,心里也亮堂了。
5年前搬家,李淑琴把老房子里的东西几乎都扔了,在新家的茶几玻璃下,留着几张她和爱人几十年前的照片。那是结婚的大喜日子,她穿着西服、戴着簪子和红花,和爱人站在破旧的砖瓦平房外留下的合照。照片里,是现在的她对青春的美好回忆;照片外,已是她曾经梦想的美好生活。
民生实惠看得见、摸得着
回头望去,在这激荡神州大地的40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7年的82.7万亿元,增长了226倍,根据世界银行标准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许多产业从无到有,许多领域赶英超美,可圈可点之处数不胜数。从你我的衣食日常,到远方的江河工程与高原天路,一直延伸至头顶星空,都洋溢着改革开放的气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家”,这是一个充满温暖的字眼。有房才有家,很多人都慨叹只有住进房子里才会有家的感觉。改革开放以来,房子的变化最为明显。小时候,杨琼一家人住在两间很小的土房子里,既拥挤又潮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杨琼一家人外出务工,收入也有了很大提高,前几年已经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过年不再是“过关”。改革开放之前,物质产品并不丰富。回忆起当时的生活,已经年过花甲的李大叔感慨万千。在他的记忆里,那个时候过年就是“过关”,不仅要借钱,还得骑着自行车走几十里地才能到镇上买一点点年货。而今生活好了,也有钱了,李大叔还买了汽车,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40年铁路发展到现在绝对是一个跨越。最初我开蒸汽车,(时速)60公里;然后开内燃机车,上海到南京(时速)90公里,那时候很开心;后来我再跑蚌埠,开时速160公里的,更快了。当时根本想不到现在能够开时速350公里的。”50岁的杨坚坚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务段的一名高铁司机。工作31年,从世界上最落后的时速40公里、50公里的蒸汽机车,到最先进的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杨坚坚都开过。
春节7天,杨坚坚5天都在车上,看着一车车乘客拖着大包小包急切回家的身影,内心十分满足。30多年前从绿皮车到现在的高铁动车,乘客们的脚步更加从容,上车的图景也截然不同。
“以前的春运,苏州站、无锡站,一停就是一小时,掉客,旅客上不去,都挤。站台上的服务人员只能通过推、挤的方式把他们硬推上去。脏乱无法形容,厕所都是人。但现在动车组不一样,总调度室看到今天買票的人多,会临时增开(列车),旅客都是井井有条上车,很顺畅。”跟火车打交道30多年,杨坚坚憨笑着说,他感觉自己从蓝领变成了白领,“白领、西装、大盖帽,精气神都有。现在我们和白领一样,上班穿白衬衫。以前蒸汽机车根本不敢穿白衬衫上去,人家会觉得你不正常。”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一直以来也都是党和政府最为挂怀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853万人。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脱贫减贫成绩举世瞩目,为世界减贫工作树立了标杆。
一圈一圈地数着年轮,一岁一岁地撇下青春,我们的记忆也在喧闹声中渐渐沉淀。而今房子越来越漂亮,环境越来越优美,生活越来越幸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就迅速增长,呈现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特点,文化消费能力大大增强,欣赏水平不断提高。
“二胎”不能再做留守儿童
根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为什么“全面二胎”政策开放的今天,孩子的出生率不增反降?
最切实的问题就是在当下的环境下养育二胎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就是,35岁以内的青年人都是独生子女,那么手足关系就不再是过去的自然关系,而是中国历史上即将诞生的一种全新关系。
二胎政策出来几天,就有媒体报道一个家庭18岁的孩子面对父母准备生二胎的情况,提出多分家产为条件。这个行为用古典伦理来衡量似乎是大逆不道,其实,恰恰是时代变迁中最大的进步:一个刚刚法定成年的人,就能在这样重大的人伦问题上具有当代文明的权利意识,如此迅速地做出脱离家庭的判断。他的行为也展示出了二胎在孩子的手足关系里的一种新情况,即断裂,完全没关系。
这个看似特殊的案例构成了一个全新的参照系,二胎重新开启之后,人伦的基础已经不再是过去的宗族家庭传统,而是个人主义。40岁左右的父母作为独生子女前的最后一代,天真地希望给大孩子找个伴儿,或者给自己的养老找个新的依靠。可惜一个年龄差悬殊的弟妹无法构成伙伴,新生儿也不会希望自己在未来学业工作的核心上升期只能守在父母身边。
在新的伦理中,二胎的真正价值在于希望,基于差异的希望。每个人的生命长度都是有限的,而每个人的生命质量与价值的可能空间则大得多,在个人生命价值的创造中,血脉相连的人们最重要的并不是彼此抱团取暖,而是各自的人生旅程中能有多少新的精彩。由于至亲关系的内在相似性,这种差异能够转化成为父母或手足那里的间接经验。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孩子间的巨大年龄差距才会转化成正面的动力,因为那必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家庭的责任和考验,在于如何化解内部竞争,让孩子们走向差异化的独自、有效果的探索。
例如,如果大儿子学习很好,小女儿能否不像过去教育那样的因此要向哥哥学习?相反,既然哥哥学习好,小女儿恰好不用紧张学习,培养情操,轻松自然的发展文学与艺术。历史上,维特根斯坦之所以能够成为伟大的哲学家,恰好是他的哥哥姐姐都是出色的音乐家,他便将方向转向了思想。
这样的价值取向也是对父母爱的能力的考问。我国的父母,往往错误的以为,将自己明确的夙愿寄托于孩子,并付出自己艰辛的努力与照料,便是伟大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期待孩子与自身夙愿接轨的这份牺牲,确实可怜,却并不可爱。这份牺牲,往往换来的是子女的罪孽感,和因此对自身生命的压抑来满足父母的愿望。这不是爱。
爱是对彼此个人价值同等的尊重,“都是为你好”往往是对孩子的摧残,孩子恰恰是在跟父母可能不同的地方,最需要父母的爱来进行探索。今天,剩男剩女问题已经如此严重,严重到可以构成一场光棍节狂欢。直接原因恰恰在于,独生子女的父母由于历史原因,第一次成了在成年阶段无法开始两性关系的一代人,也因此将早恋的帽子戴在了孩子们头上。可惜人的客观规律不因一代人的错误而变化,两性关系本就复杂,一蹴而就要么不可能,要么极容易崩溃。
2012年~2016年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5年间农村留守儿童减少544.78万人,减幅达23.99%。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所以在当下我们也要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问题,并且全面二胎政策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二胎”不能再做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不仅是农村缺乏照料的孩子,也包括那些由祖辈、亲戚或者保姆照顾的孩子。这些孩子,由于跟最重要的亲密关系的断裂,事实上成为了程度不同的孤儿。
人才回流加速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正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随之而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留学人员归国潮。从1986年第一波10万人次的出国留学潮到现在,已经过去了30多年。中国精英们从走出去到跑回来,见证了发展中的中国过去的努力和现在的辉煌。
10年前,中国每送出3个人出国留学,迎回1人;如今,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已从2006年的3.15:1下降到2015年的1.28:1,且呈现人才加速回流态势。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回流占比明显提升。
“我身边的多数朋友选择回国工作,我们都觉得中国目前发展潜力大、机会多。”2012年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求学的“90后”小伙儿戴稼本表示,能为祖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一件很开心、很自豪的事。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1978年~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累计达404.21万人。其中,126.43万人处于学习研究阶段,221.86万人选择学成回国,学成回国学生占已完成学业学生群体的79.87%。根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2015年中国留学回国人数达40.91万,较2014年增加4.43万,增幅为12.14%。
随着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中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愈发增强,显示出强大的“人才磁铁”效应。这正是此次最大规模海归回国潮的深刻时代背景。
“海归潮”的到来,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据统计,目前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海归”,大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都是“海归”。科技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大量“海归”人才释放出巨大发展能量。目前,全国共有留学人员创业园300多个、入园企业2.4万家,2015年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800亿元,6.7万名留学人才在园创业。
专家预测,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进大于出”的历史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吸收国,逐步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