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后工业景观设计
——中国城市景观中工业区的可持续开垦

2018-07-31肖锦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杜伊斯堡遗产公园

肖锦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武汉 430070)

一、后工业景观的概念和特征

(一)棕地的概念

提到后工业景观就不得不提到棕地,也可以说棕地是后工业景观的基础,在尼科尔所著的《人工场地:对后工业景观的再思考》一书中对于“棕地”一词作出如下定义:

“那些由于现实或者可预见的污染而导致未来再开发变得极其困难的被遗弃或者未被充分利用的工业以及商业用地。”

(二)后工业景观的概念

后工业景观这个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于欧美,并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的一个新的设计范式,贺旺在《后工业景观浅析》一文中对后工业景观作出如下定义:“后工业景观师在景观遗存的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元素的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具有全新功能和含义的景观。”我认为后工业景观并不仅仅只是指在工业场地上重建的景观,而更多的是指对于工业遗址文脉的一种保留与延续,通过景观改造的手法将遗留下来的历史场地和设施重新给予新的生命,这种改造必须是以保留与再利用为核心,以场地历史和环境为基础,而不是全部拆毁重建新的工业景观。

(三)后工业景观的特征

在荒芜的工业区的开垦中,最重要的是明确后工业景观的景观特征,一旦明确了不同的景观特征就会有不同的方法进行可持续的景观开垦,我将通过三个不同的案例来说明后工业景观的特征,每一个都具有鲜明的设计战略,介绍这些知名的设计项目能够加强并强调这些设计特征的重要性,并为我国的后工业景观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图1 北杜伊斯堡的概念模型和鸟瞰图

二、案例分析

(一)保护和保存优质工业遗产——北杜伊斯堡花园

后工业景观一般是指一个现存的工业基地,而并非是设计师自主选择一个新的地址而“创造”出新的工业景观,这一点是后工业景观的根本出发点也是与其他景观形式最大的不同。北杜伊斯堡公园(图1)是鲁尔河旧工业遗址的一部分,这个公园最大的特点是充分保留旧有场地中的工业设施和工业结构,在场地留存的景观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拥有许多回收与保存工业遗产的例子,并且也没有消除工业遗产中的记忆。

1.IBA Emscher 公园

北杜伊斯堡公园最初除了其大量的工业遗产的回收工作之外,整个设计是不能被理解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德国的鲁尔地区,特别是Emscher地区是欧洲最大的煤矿和钢铁制造中心之一,然而这些重工业的衰落留下了大量的铁路床、烟囱、渣矿堆,污染的土壤和重新设计的水道的奇异景观。受到德国其他地区一系列“国际建筑展”(IBA)的启发,当地委员会为了振兴该地区提出了IBA Emscherpark公园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设计的杜伊斯堡公园成为反映IBA 计划众多项目的总体目标,并成为这个项目的基础。

2.设计概念

彼得·拉茨认为工业遗迹是一种巨大的物体的美学,它可以作为地标和滋养场地的天才地点,基于全面的现场分析和调研,设计人员最终能够保留和重新使用杜伊斯堡北部现有的大部分工业结构。杜伊斯堡公园由几层系统组成公园的运作结构,其中最主要的结构是由高架铁路和高架步道组成的铁路公园;连接公园各个部分的行人天桥和海滨长廊;最低层以水渠和储水池构成的水公园以及位于更多线性元素之间的植被、林地般的树木组合和草原草地。许多令人难忘的地方都独具特色,如考珀是一处开放空间,原来是堆集矿渣的场地,现在经过土壤的改良,上面种上了桦木。

(二)可持续、无污染、高效节能且对环境影响最小——上海后滩公园

后工业景观的基础就是对于城市棕地的改造,城市工业用地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如垃圾填埋场和煤渣储存场,场地的污染净化和生态再生是后工业景观设计的基础。

1.背景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在6340km的土地上包含了大约1100km的工业场地。在2000年,为了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当地政府开始将污染较高的工厂从市中心地区转移到郊区,其中大部分都是传统制造业。上海世博后滩公园是2010年上海世博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该场地原是钢铁厂和造船厂的工业废弃用地,紧邻黄浦江。(图2)

2.设计方法

上海后滩公园是在旧有的黄浦江沿岸1.7公里的湿地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在2004年一个此地的钢铁厂搬迁,留下了大量的工业设施,作为黄浦江边曾经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地区,这个项目面临着几大挑战:

(1)现有的被污染的湿地应该被融入到这个项目之中吗?如果不,那应该保留它还是毁掉它?

(2)怎样使这个地方的工业遗产和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3)作为原来的工业场地,这里污染物遍地且埋藏很深。

(4)场地在江岸边,要满足防洪要求。

但是设计师通过人工湿地和再生设计,将旧有场地通过瀑布和梯田的爆氧及多种湿地植物将富含营养质和杂质的水体净化,并且吸取造田技术与艺术,解决高差的问题,创造了工业、农业两种不同景观层次的交叠。上海后滩公园现在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生态用水、环境恢复、防洪等方面的设计典范。

(三)寻求社会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场所——阿姆斯特丹Westergasfabriek公园

在城市层面,后工业景观公园也是城市的一部分,工业历史也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后工业景观公园更应该成为一个以过去的成就为基础的面向未来的景观公园,并且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文化中,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场所。

1.设计背景

项目位于一个曾经受到煤气厂重度污染的基地,经过大约80年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功能开始出现在这个废弃的煤气厂。直到1981年,考虑到一些工业历史建筑物的存在及其与市中心的距离,该地点被重新划为具有高度文化用途潜力的休闲空间。1996年,区议会批准了发展计划,在这方面Westergasfabriek公园要达到两方面的使用需求,一方面是保护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另一方面是成为一个拥有各种室内外活动的文化中心。(图3)

图2 上海后滩公园的平面图

图3 Westergasfabriek公园的平面图

2.设计概念

在委员会选定的设计方案中,最终Kathryn Gustafson的题为“改变”的计划赢得了这个设计方案,该计划使用简单的布局提出了一个保证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各种体验的公园,满足原始意图保持公园内的文化活动。公园的独特性在于拥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结构,与每个地方微妙的细节在独特氛围中的结合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是通过部分利用遗迹来实现的,拆除工业场地旧有的布局,作为公园的结构。正如设计大赛评委所提到的,“改变”的概念非常适合在荷兰的后工业背景下突出景观,建筑师可以将严重污染的地方转化为诗意但程序化的后工业景观。事实上,恢复启用的工业建筑物是荷兰重要的工业遗产组成部分,作为公园绿地的入口,有助于发展出一个属于这个地区精神文化的独特的景观。

三、结论

后工业景观的研究对于中国未来的景观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后工业景观融入城市环境时,代表着我们很好的利用了不同层次的宝贵的社会资源,这种方法减少了废弃土地的扩大,被认为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的常用工具。并且对于后工业景观的分析和再发现会促使我们对一些工业遗产价值高的基地进行再评估,深刻考虑工业基地的艺术、历史及其使用价值,以重建和保护这些地区。当然,后工业景观也并不是十全十美,它也面临一些诸如后续维护成本较高、工业基础设施老龄化等方面的缺陷。希望笔者以上对于后工业景观设计特征的归纳与整理能够对未来中国的后工业景观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向。■

猜你喜欢

杜伊斯堡遗产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遗产怎么分
在公园里玩
千万遗产
一见如故
遗产之谜
遗产
德国钢都成新丝路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