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研究*

2018-07-31静,朱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6期
关键词:普通型生计宅基地

王 静,朱 琳

(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384)

0 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宅基地成为缓解城市用地矛盾的有效途径[1-2]。2005年天津实行“宅基地换房”制度,得到了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之后掀起了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热潮,嘉兴“两分两换”、重庆地票、河南“宅基地退出”政策相继出台,而近几年这些宅基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停滞不前。这样一个既能盘活农民资产,又能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缺的双赢政策为何出现了瓶颈。

农户是宅基地流转和制度创新的参与主体和基本决策单元,作为理性经济人,农户不仅要考虑流转前后资产价值的变化,更要考虑流转后农户家庭所面临的风险以及可持续生计。作为风险厌恶者,农户往往会夸大流转风险,降低流转福利,从而阻挠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政策,究其原因主要是农户生计资产匮乏、资产配置和转换困难导致农户生计的脆弱。因此,该研究将基于农户生计资产结构来探讨影响宅基地流转的因素。

国外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较早,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的有英国海外发展部(DFID)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我国在国外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革,建立了由人力资产、自然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组成的农户生计资产分析框架[3],但是该研究主要应用在贫困农户脆弱性分析以及扶贫政策制定方面。近几年,有少数学者将其扩展到宅基地流转的风险评价[4]和流转意愿领域[5]。该研究在量化家庭资产的基础上,对不同资产配置类型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使宅基地流转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

1 农户家庭生计资产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1.1 农户家庭生计资产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

该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6-7]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农户特点,将农户家庭生计资产分为人力资产、自然资产、物质资产、金融资产和社会资产5类、13个评价指标,具体如表1。

表1 家庭生计资产的量化指标

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1)数据来源。课题组于2016年1~3月期间,选取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团结街道前进村进行深入调研。该村地理位置极其优越,距离九台城区仅1.5km。2009年因九台医院扩建,已经将村庄近一半的土地征用,征地后,村庄东临小南河,西靠南山公园,虽然地理位置优越,但进村的车辆仅能行驶到南山半腰,造成了村中的工农业产品难以运输。由于受到村庄集中建房和征地拆迁的影响,部分村民已经进城定居,造成宅基地的大量闲置。基于这一现实,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的方法,掌握农户家庭资产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共发放调查问卷205份,剔除信息不完整或数据不一致等瑕疵问卷16份,留存189份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92.2%。

(2)描述性统计。第一,人力资产。家庭人口大多在3~5人之间,成年劳动力有1人的有11户, 2人的为81户, 3人的为70户, 4人的有22户, 5人及以上劳动力的为5户。其中11户家庭成员中有大专以上学历, 30户有高中学历,其余均为小学和初中学历; 第二,自然资产。征地后调查农户的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033hm2,造成村民自然资产普遍缺乏; 第三,物质资产。目前调查村民中有47户已经拥有城镇的商品房,但是其原有的宅基地并未退出; 有27户农户有2处以上宅基地,其余均为为1户1宅,住宅结构主要为1层的砖木结构; 第四,金融资产。100户金融机构的存款和有价债券价值在10万元以内,有53户在10万元以上, 36户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债,老年家庭和个别年轻家庭可以获得子女或父母的物质援助,家庭一般只能从民间借贷和亲戚借贷,很难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 最后,社会资产。该村由村委会为全体村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因此村民都拥有新农合医疗保险,此外,村庄对大病患者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村内绝大部分村民拥有乡镇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劳动关系,到退休年龄时以一次性补缴15年养老保险金的形式获得养老保险,这种有养老保险金的老人占到90%左右,其余的老人基本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因此,绝大多数村民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较健全,规避了农民的长远生计风险。家庭能从外界获得技术、食物和劳动力帮助的有62户; 其余127户农户无法从外界获得任何帮助。

(3)基于家庭生计资产的农户分类。根据农户生计资产总值,将农户分为多元资产缺乏型、单一资产缺乏型、资产普通型和资产富裕型4种。根据样本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和非农化程度,结合国家收入五等分标准,确定多元资产缺乏型、单一资产缺乏型、资产普通型和资产富裕型4种农户的资产分值区间,具体如表2。

表2 农户生计资产类型划分及其分布

该村多元资产缺乏型农户并不多,仅有12户,占样本总数的6.35%,主要为人力资产和自然资产缺乏,多表现为老年家庭和单亲家庭。单一资产缺乏型农户为46户,占24.34%,主要为自然资产缺乏。资产普通型农户有87户,占46.03%。资产富裕型农户为44户,占总数的23.28%,主要表现为物质资产较多,其次为金融资产。

2 不同类型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

资产配置类型直接决定了农户宅基地流转所面临的生计风险,作为社会保障水平很低的农民来说,只有生计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才会考虑宅基地流转的收益与成本。然而,随着农户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户家庭生计资产配置差异巨大,所以,一概而论地研究宅基地流转意愿缺乏针对性,因此,该研究针对家庭资产配置类型探讨不同类型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

2.1 描述性统计

189户农户中选择流转宅基地的有132户,高达69.84%,选择不流转宅基地的有57户,仅占30.16%,其中58户资产缺乏型农户中仅有22户愿意流转宅基地,占37.93%, 87户资产普通型农户愿意流转的为71户,占81.61%,而资产富裕型农户仅有5户不同意流转,占88.64%。可见,资产缺乏型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明显低于资产普通型和资产富裕型农户。

2.2 研究方法

由于被解释变量农户流转意愿分为愿意和不愿意两种,为二分变量,可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8-9]、Probit模型[10-11]等,还可以采用结构方程(SEM)[12]、连列表分析方法[14]等。根据宅基地流转意愿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各模型的定量特点,该文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模型。

(1)

式(1)中,xi为解释变量;p为流转的概率。

由于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是非线性的,通过两边取对数变为线性回归模型。

(2)

式(2)中,宅基地流转意愿为被解释变量,愿意流转时取1,不愿意流转取0;xi为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ε为随机误差项;b0,b1,…,bn为待估计系数。

2.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12-15]的基础上,结合样本区农户特征,将宅基地流转意愿的评价指标分为家庭特征、农户非农化特征、宅基地特征、心理特征和生计资产特征5个方面,最终得到共12个评价指标,具体如表3。

2.4 估计结果与分析

该文运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共线性和显著性检验,然后根据农户生计资产配置类型及分布情况,建立3个模型,其中,模型1将多元资产缺乏型农户与单一资产缺乏型农户合并为资产缺乏型,模型2是资产普通型农户,模型3是资产富裕型农户。接着,对不同生计资产配置类型农户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回归结果见表4。

表3 评价指标与变量说明

表4 宅基地流转影响因素的估计

解释变量系数的符号与预计的结果一致,并且Sig.小于0.05,说明构建的模型总体运行良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能够较好地解释不同生计资产配置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从模型估计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1)非农迁移意愿、宅基地功能和家庭生计资产总值对宅基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农户进行宅基地流转决策主要考虑自身生计资产状况、主观的迁移意愿以及宅基地的功能。非农迁移意愿越强烈、家庭生计资产总值越高,宅基地流转的意愿越强; 而宅基地功能虽然对3类农户影响都很大,但功能间分化严重。资产缺乏型农户的宅基地功能主要为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心理功能,资产普通型农户为社会保障功能和资产功能,而资产富裕型农户则主要为资产功能。对资产缺乏型农户来说,宅基地赋予了养老、居住、生产和心理等多种功能,造成该类型农户不愿意流转宅基地。而资产普通型和资产富裕型农户对宅基地资产价值的期待更高,是否流转取决于宅基地流转的价格以及重新购房的成本。

(2)对于资产缺乏型农户,影响宅基地流转的主要因素还有年龄、专业技能、住房的满意度、宅基地面积。资产缺乏型农户主要由老年、单亲、重病、残疾家庭构成,年龄越大,获得收入的能力越低,所以越不愿意流转宅基地; 另一方面,这类农户普遍缺乏专业技能,从事的是简单的低水平劳动,工资水平很低,且就业不稳定。生活的贫困使得他们对现有住房的满意度很高,并且宅基地面积越大,对住房的满意度越高,越不愿意流转宅基地。农户虽然知道村庄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得他们在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可以获得很高的财产收益,但是宅基地可以以极低的价格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作为理性经济人,在生存需求与资产增值相冲突时,必然优先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而放弃资产增值的机会。

(3)对于资产普通型农户,专业技能、非农收入比例、宅基地面积对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调研农户中,资产普通型农户的非农收入一般比例在40%以内,其专业技能主要表现为非农技能。有非农专业技能的农户,非农收入比例显现偏高,而且获得非农就业机会也越容易,所以对宅基地流转具有较强的正向作用。宅基地面积决定了宅基地流转所获得的财产收益,面积越大意味着流转收益越高,农户在城镇定居的能力也就越强,所以,宅基地面积越大的农户,越愿意流转宅基地。由于调研村庄地处寒冷的北方,冬季需要煤炭取暖,而该村交通条件造成煤炭运输极为不便,虽然这类农户资产配置合理、家庭劳动力较充足,但靠自身积累仍然很难购置城镇住房,所以一般冬天租住在城镇,夏季返回宅基地居住,成为了徘徊在城镇与村庄的两栖农民。因此,他们对宅基地流转有强烈的愿望。

(4)对于资产富裕型农户,非农收入比例、非农就业状况对宅基地流转意愿具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比例越高,就业越容易,农户越愿意流转宅基地。这部分农户基本甚至已经完全脱离农业生产,非农收入比例很高,家庭生计资产富足,其中一部分人从事高收入的技术工种,另一部分农户已经成为私营企业主,大多数已经在城镇购房,农村的宅基地基本处于闲置或废弃状态,形成空心宅。这部分人的市场化程度很高,对征地补偿和一些流转政策较为了解,而农村的宅基地虽然一直闲置,但占地面积大、功能完善,补偿数额较大。所以他们一般并不在意宅基地流转的形式,更注重流转的价格,只要宅基地流转价格合理,大多愿意流转宅基地,使闲置资源变现为可支配的家庭财产。

3 结论与建议

对于不同生计资产配置的农户,宅基地在家庭生计中的作用不相同,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也就不同,决定了同一流转价格对不同类型农户所产生福利改变不同。

根据这一特点,提出政策建议:(1)制定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制度。以往单一的“宅基地换房”“宅基地换钱”等流转制度,都无法改善所有农户福利水平。宅基地作为低成本的家庭保障,始终受到资产缺乏型农户的青睐,而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宅基地价值的唤醒和增值可以提高资产普通型和资产富裕型农户的福利水平。介于农户福利的多样化特点,可以制定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政策。应该实施“宅基地换房”“宅基地换社保”和“宅基地换钱”的多种组合政策,在制定“宅基地换房”政策时,可以选择高档、中档和低档3个小区,制定不同宅基地置换标准,让农民自由选择,从而满足农民的多层次的住房需求。(2)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方案。制定“宅基地换社保”政策时,设计高、低两个层次的社会保障方案,对于老年和残疾家庭可以选择高层次的社会保障方案,以保障长远生计水平不下降。保证不同补偿方案间,补偿金额相同。这样多元化的流转制度,虽然增加了政府制定和执行成本,但却降低了农户的抵制和投机成本。在现在农户宅基地流转投机行为盛行下,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政府的交易成本,还可以提高不同类型农户的福利水平。

猜你喜欢

普通型生计宅基地
县级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
BY THE SEA
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胸部HRCT影像分析
调峰保供型和普通型LNG接收站罐容计算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关于宅基地的几点法律常识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