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

2018-07-31唐代芬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年6期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

唐代芬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重庆 400041)

0 引言

十八大报告指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同时也是历史悠久、开发条件好、科技实力高及发展潜力大的区域之一。区域的发展不单单指经济,也包括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而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成渝经济区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成渝经济区的农业生态建设,促进区域的科学发展[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优先发展,东、西部区域差距日益显著, 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成渝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提到国家层面的战略高度。邹博宇等[3]通过选取不同指标分析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提出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有效地促进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马会杰等[4]提出大力发展成渝经济区互联网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产业链、学科链和技术链等的辐射效应,推进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的协调发展。成渝经济区是典型的内陆型经济区,是我国粮食、蔬菜、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但在产业、行政管理、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不协调性,因此应加强区域经济的合作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5]。此外王子天等[6]通过层析分析法探讨成渝经济区的15个城市间的辐射效力,发现城市间辐射效应与辐射效率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与辐射力差距相关性不显著。综上所述,有关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对区域经济影响鲜有报道。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能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人为因素等。因此,文章在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以成渝经济区为例,通过构建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分析生态农业总体水平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推动区域发展以及全国经济协调发展,同时保护区域农业生态,解决农业问题,以及为未来区域的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参考意见。

1 研究区域概况

成渝经济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西部三大经济带之间,年降雨量1 000mm以上,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包括四川省15个市和重庆市31个区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其中最紧密的区域指成都和重庆。成渝经济区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受联合国保护遗产最多的旅游资源富集带; 拥有巨大的水能资源,可发电1.03亿kW,占全国的27.3%; 有适合农作物全年生长的气候,水生生态系统类型和物种多样性,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良好,且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成渝经济区自2007年国务院批准重庆和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该地区的生产总值一直高于全国增长率,尤其是重庆市的GDP从2007年4 676.1亿元增长到2016年17.559万亿元,增加了3.8倍。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经济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用仅占我国1.7%的土地,创造了我国4.7%的GDP,且GDP总量占珠三角的50%以上,目前已建成集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国防高科技工业、冶金机械工业等为一体的现代工业体系,预计到2020年GDP达4.8万亿元,占我国GDP总量的7.8%。

2 研究方法

为了明确生态农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生态农业的整体出发,在反映区域经济现实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农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析分析法确定权重,结合线性加权和函数计算生态农业评价指数,最后通过相关分析法分析生态农业各个指标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该文数据来源于2016年《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1 权重的确定

生态农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获取某中效益,因此该文基于整体性、重要性、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从成渝经济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体现效益最大化为中心,建立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以及12个具体指标,其中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包括森林、水土、农产品和化肥等自然资源和要素; 经济效益是农业生态发展的最终目的,通过收入、土地和劳动生产率体现; 社会效益是农业生态发展的动力,主要受农业科技、农副产品、收入的调控[7]。结合层析分析法[8-9]确定指标权重,详见表1。

表1 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指标体系及权重

2.2 评价指数的计算

利用已知的权重值通过线性加权和函数计算评价指数:

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指数:

(1)

2.3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研究随机变量关系的统计方法之一,该文以成渝经济区GDP作为评价区域经济的指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区域经济和生态农业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其相关性系数,分析两者间相关程度的强弱,在此基础上确定生态农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程度。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态农业评价指数分析

表2 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评价指数

从表2可以看出,生态农业指标中评价指数均介于0.5~1之间。其中介于0.9~0.8是森林覆盖率C1,据重庆市林业局统计,重庆市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的42.1%增加到2015年的45.4%,目前为我国平均森林覆盖率的2倍多,而成都市的森林覆盖率达38.4%,因此评价指数较高。介于0.8~0.7的包括投入产出比C5、土地生产率C7、农业科技贡献率C9、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C11、劳动生产率C8、化肥施用量C4,其中3个指标属于经济效益,成渝经济区作为长江上游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随着国家的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以及重建的经济补偿,生态农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介于0.7~0.6的包括农副产品商品率C10、水土流失治理率C2、城乡收入差距C12和无公害农产品C3。而人均收入增长率C6的评价指数小于0.5,如成渝经济区域中2016年重庆市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的1.236 3万元。

3.2 相关系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3)可以看出,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中各个指标与GDP都正相关,其中森林覆盖率C1、人均收入增长率C6、农业科技贡献率C9和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C11与GDP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842、0.912、0.858和0.868。也就是说,该4个指标与成渝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密切程度较大。近年来成渝经济区的森林碳储量逐年增加[10],且在GDP为2.5万~5万元/hm2的城市增长最快[11]。相关研究表明农业科技及相关科技人员可有效加快产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12]。

表3 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相关指标与区域经济相关性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生态农业作为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现代高效农业,该文通过计算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评价指数可以看出,森林覆盖率的评价指数最高,而相关性分析表明,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中各个指标与GDP都正相关,森林覆盖率C1、人均收入增长率C6、农业科技贡献率C9和万人拥有的科技人员C11与GDP显著相关(P<0.05),对成渝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影响较大。但有关生态农业的指标众多,而该文仅选取12个指标,今后应选取更多的评价指标开展生态农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便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区域经济策略提供依据。

4.2 讨论

成渝经济区是西部最高城镇密集区,经济实力强,其中重庆市经济体较好地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成都市并没有对成渝经济区内其他经济体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有必要加强各经济体间的协调合作[13-14]。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发展,需要把握所有区域经济的影响因素,生态农业是新型综合农业体系,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甚至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该文结果表明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数较高,主要是因为经济效益是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合理的农业生态经济效益指标是进行农业生态系统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诱导有利于鼓励农户的积极性,更好地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成渝经济区GDP增长率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重庆和成都的差距也越来越大。2016年重庆市实现地区GDP较2015年增长10.7%,总量为1.755 9万亿元,成都市实现地区GDP较2015年增长7.7%,总量为1.217 0万亿元,均高于全国增长率。基于成渝经济区最初建设“合作试验示范区”的理念,实现城市一体化,协同并多点多极发展,在加强城市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制造业、生态农业等[15]。张强等[16]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计算出第一产业对重庆市区域经济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但作用较弱,今后要保障经济建设和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重视生态农业开发建设,加强环境治理和约束。裴玮[17]研究区域承载力体系指出,成都经济区经济承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较高,目前生态环境的建设有待加强。结合表3可以看出,生态农业的建设对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发挥着正面促进作用,而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成渝经济区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

成渝经济区的工业起步较早,主要依赖其资源推动经济增长,经过多年的发展,成渝经济区积累的问题较多,经济粗放型增长,资源过度消耗,但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生态安全的核心区域,在安全格局中占据显著地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规划了远期目标, 2020年将成渝经济区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成渝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该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而农业作为区域的发展基础和保障,应依托该地区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主要通过提升农作物品质,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发展生态农业,此外依托重庆、成都等中心城市,发展生态农业及相关产业,统筹生态环境建设,保持及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加强生态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推动生态农业的建造,保障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同时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成渝经济区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成渝双城到同城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
成渝两大经济新区区域规划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