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浓度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防治效果研究

2018-07-31郝永丽胡海波王雪洁史树德

中国甜菜糖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褐斑病调查结果甜菜

郝永丽,高 博,胡海波,王雪洁,贺 磊,刘 畅,史树德

(1.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2.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

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之一,病原为甜菜生尾孢(Cercospora beticola Sacc.),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该病是甜菜种植过程中的长发病害,一般使块根减产10~20%,含糖量降低1~2度[1-2]。目前防治甜菜褐斑病的主要方法是选用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但抗病品种不能完全避免病源菌的侵染[3],因而化学药剂防治褐斑病仍是主要手段途径,但化学药剂的连年使用,使病原菌抗药性不断增强,导致用药量越来越大[4],不仅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也加大了甜菜中农药残留的风险。本实验本着减少农药用量的目的,对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几种防治甜菜褐斑病的杀菌剂进行不同浓度配比的比较实验,以期筛选出防治甜菜褐斑病更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及浓度配比,为生产中防治甜菜褐斑病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在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果园试验地进行,前茬作物为大豆。供试甜菜品种为德国KWS9147,40×60大小垄全膜人工穴播,每穴3-4粒,株距20 cm,于2016年5月6日播种。供试药剂及浓度见表1。

表1 不同种类及浓度杀菌剂配置表

1.2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不同种类及浓度的杀菌剂设置10个处理, 以清水为空白对照。小区随机排列,3次重复,每小区14行,每行35株,小区长7.5 m,宽7.0 m,面积52.5 m2。于7月初注意观察发病情况,在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开始喷施杀菌剂,每隔10 d喷一次,喷药后1周进行发病情况调查。

1.3 调查方法

于每次喷药后1周对发病情况进行调查,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5株全部叶片,记录发病株数和病级。根据甜菜褐斑病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以甜菜叶片为单位进行分级,分级标准见表2[5]。

表2甜菜褐斑病病害严重度分级标准

1.4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DPS7.5统计软件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初期施药后病情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处理2和处理5这两种施药方式对甜菜褐斑病发病初期的防治效果尤为显著,分别为55.05%和42.58%;防治效果稍次之的为处理3和处理1,防效分别为29.0%和26.49%。处理1与处理10的发病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调查结果详见表3)。

2.2 发病高峰期施药后病情调查结果

数据表明,处理10、5、1的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本次施药为甜菜褐斑病的高峰期,上述三种处理的相对防效较好,分别为50.59%、36.53%和34.19%,其中处理10的防效明显高于第一次施药,也就是说4.0 mL/亩的氟硅唑(400 g/L,乳油)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效相当明显,达到50.59%(调查结果详见表3)。

2.3 发病中后期施药后病情调查结果

本阶段调查发现:除处理6、处理7外,其它处理的发病率与对照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所有处理的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都存在显著差异。数据表明,各种方式的施药处理,通过连续多次的喷施,防治效果均比第一次施药后有显著提升,本阶段的相对防效与对照相比,效果最为突出的为处理2、1、3、4,防效分别为43.51%、42.08%、40.83%和40.63%;效果相对较好的还有处理5和处理10,防效分别为37.62%和35.96%,其它处理防效相对次之(调查结果详见表3)。

表3 不同种类及浓度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田间防效

注:每列平均值后面的小写字母表示0.05显著水平差异。

3 讨论

3.1 试验发现,苯醚甲环唑(37%水分散粒剂)6.67 g/亩,在甜菜褐斑病发病初期和发病中后期的防效达到55.0%和43.51%,在所有处理中表现最为突出,但在发病高峰期阶段的防效表现一般,仅为9.41%,同一种药剂对同一病害的防效相差较大,也考虑施药方法、风力、雨水等因素的影响。该处理总体表现为用药剂量较小,且在发病初期这个关键阶段防效相当突出。

3.2 克菌丹(50%可湿性粉剂)41.67 g/亩,在三个施药阶段防效表现较突出且稳定,防效处于36.53%~42.58%之间,在甜菜褐斑病发病高峰期及中后期病情指数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本处理的药剂施用量为厂家和农户正常施用量的2/3,大大减少了农药成本的投入及环境污染,建议实际生产中考虑应用。

3.3 处理10为三种药剂在三个阶段轮换施用(详见表1),其中第二阶段选用的4.0 mL/亩的氟硅唑(400 g/L,乳油)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效相当明显,达到50.59%,建议生产中可应用上述浓度配比的该药剂与其它药剂交替使用防治甜菜褐斑病。

猜你喜欢

褐斑病调查结果甜菜
苹果园褐斑病防治正当时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当食物成为艺术创作的燃料
高温多雨 注意防治苹果褐斑病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及其防治措施
楚雄州桑树褐斑病发生规律研究
甜菜咋喂猪
甜菜丰收
芷江西路社区助老志愿者居家护理知识调查结果分析
闽北方言生存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