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任务就是不断进化
——记“燕小唛”创始人陈轩
2018-07-31王璐
文/本刊记者 王璐
陈轩,一位典型的80后,相当有辨识度,主要源于他“独特”的逆袭经历:18岁中专毕业后,他做过月薪两三百的乡村教师、工厂保安、地板砖搬运工,后来实在无路可走,拼命考上大学,拿到了经济学学士,北师大管理学硕士,英法双语能力,成为年薪百万的创始人和CEO,现在又转型为独立营销人和天使投资人,简直是一个小镇青年逆袭成功的典型案例。
陈轩认为,大多数人的大部分人生,不是做漫无目的的布朗运动,就是做周而复始的简谐振动,无论振幅多大,总要回到平衡位置的。如果没有勇气去不断进化自己,真是浪费了无限可能的人生。
品牌营销达人
自2002年起,陈轩在品牌营销领域整整奋斗了13年。角色分别是:业务代表、销售主管、文案、策划助理、品牌经理、品牌总监、营销副总裁、创业公司总经理、天使投资人……,先后在家电企业、中药企业、营销策划公司、国外4A公司、饮料企业和创业投资公司反复打磨……13年来留下了或深或浅、但无比坚定和坚实的脚印。
“人生的任务就是不断进化”,这是陈轩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的标签。读大学时很迷茫,于是他大二通过面试去海尔集团卖洗衣机;大四又通过层层选拔、去同仁堂集团管渠道,大学毕业拿到了5个录用信,完成了学生时代的进化。
最终,他选择去民营企业做渠道管理,刚毕业就负责30多人的销售团队,负责半个北京。吃了一年麦当劳,将业绩提升了38%;后来发现渠道对于一个企业的作用已经发挥到了极致。于是自愿降薪一半,离开已经做得很舒服的渠道管理的位置,自降薪酬去营销策划公司,从头开始学习怎么做产品策划。这一做又是四年。完成了从销售管理人到产品人的进化。
“燕小唛”系列产品
产品策划做了两年,认识到广告和营销对企业的重要性,他又一咬牙拎着箱子去了上海,去一家老牌4A广告公司接受最正宗的创意训练,虚的东西掌握了,又脚踏实地,去一家以招商策划见长的公司负责商业策略、写文案、管设计、做品牌、打传播,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下来,一个仗一个仗打下来,13年100多个项目历练,让陈轩终于完成了从产品到广告人到营销高手的完整的进化。他不无自得地说:“我一个人就是一家营销公司!”
在与加多宝、民生银行、E人E本、圣象地板、云南白药等企业中的营销界传奇高手亲密合作,经历了上百个创业型项目的商战实践后,陈轩总结:“但凡能短时间、从无到有、成功打造出品牌的企业,在策略切入、卖点提炼和品牌塑造等营销核心技能方面,都有其精深独到之处。”他认为这些商业操盘手,对人性的理解之深、对产品核心信息处理之精妙,对传播和渠道的娴熟都有着过人之处。
从营销人到企业家的进化
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多年来与企业家并肩战斗的心得,塑造了陈轩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比如他对学习改变命运的坚信,若想理解本真的人生,陈轩的答案就是两个字:进化。
2015年8月,陈轩幸运地融到了2000万的天使资金,开始挽起袖子自己创业,成立了麦麦哒(北京)饮品有限公司,迅速创建了自己的饮料品牌—燕小唛,这是一款保留燕原汁原味和营养价值的绿色健康饮料。2016年3月正式推广到6月底短短三个月内,在一片血海的饮料市场中杀出重围,一出手就抢到了上千万的订单,同时吸引到多家嗅觉灵敏的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关注。
做燕麦产品也是因为机缘巧合,几位移居加拿大的长辈,之前高血压、高血脂、胃也不好,状态很差。到了加拿大之后,每天喝燕麦粥,不到半年竟然面色红润,气色极好,身体越来越好。面对面聊起来,对陈轩的震撼很大。因为这件事他对燕麦做了调研,感觉发现了新大陆。燕麦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10大健康食品”中唯一的谷物,其极强的保健功能得到全球公认,后来有了做燕麦饮料的构想。
对于陈轩而言,如何打造好一款好的产品是他每天都在琢磨的事情。在前期燕小唛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打磨产品。比如在原料选择上,燕小唛选用了世界公认最优质的燕麦原料——澳洲绿色认证燕麦;在工艺上,燕小唛联合德国科研机构,采用了世界领先的德国酶分解工艺,对燕麦进行整粒酶解,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燕麦营养价值,将燕麦预防三高、降低胆固醇、调理肠胃、控制体重的功效很好地保存下来,延续到这款饮料中;口感上,口味细腻柔和,突破了传统研磨技术导致的粗粝感和返生感,口味清香醇厚,保证了燕麦的原汁原味;在成本上,燕小唛为给消费者带来最优质的产品,绝不添加防腐剂、色素以及甜味剂,保证产品的纯天然品质,回归燕麦本身的味道,是真正可以喝的绿色健康燕麦饮料。
创业极其复杂,对陈轩的考验是全方位的。从策略、产品、定价、品牌、渠道、人事、供应链、财务,完完整整地打了一遍,实现了从营销人到企业家的进化。在口味测试阶段,燕小唛团队尝遍了全世界的燕麦饮料,德国的、瑞典的、美国的、台湾的,“舌头都被喝麻木了”陈轩笑着回忆。没日没夜的工作,陈轩经常不小心被锁在公司里面,然后大半夜打电话请同事开锁放他出来。为了品牌命名,他有一天在展会上西装革履地转了20多公里做访谈,脚底磨出两个大水泡。回到家,整整睡了两天。在炎热的7月,地面温度接近50度的华东市场,他和团队一个市场接一个市场,一跑就是一个月。为了摸清市场的偏好,他白送出去20000多罐饮料,然后带着团队,一条一条地看消费者评论。就这样一款口味在3个月之内迭代了12次,创下了饮料行业的记录。
“燕小唛”的年轻团队
“以拙代巧,以慢为快。营销的本质是管理,燕小唛的发展,依靠的其实是产品、供应链、品牌和管理的系统支撑,如同汽车的四个轮子,单点突破后,一定要搭建系统,建立安全边界,脚底下踩踏实了,再往前跑。”
陈轩做营销多年,见多了品牌的生生死死,深知一个产品的旺销一定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绝对不应该是目标。所以,燕小唛不着急。“以拙代巧,以慢为快。营销的本质是管理,燕小唛的发展,依靠的其实是产品、供应链、品牌和管理的系统支撑,如同汽车的四个轮子,单点突破后,一定要搭建系统,建立安全边界,脚底下踩踏实了,再往前跑。”陈轩气定神闲。
营销人的“病毒”打法
采访时陈轩坦露心声,“人生就好像打牌,我们会因为运气而抓到不同的牌。无论好牌还是烂牌,我们都要尽心竭力打好。将好牌打好没啥,打好了,我们才有机会慢慢换到较好的牌,这个过程考验的是耐心,而耐心是最大的美德。” 燕小唛三年的创业经历,给了陈轩将十几年的所学得以施展的机会,使陈轩对营销、对技术、对管理和对资本的理解和感觉,更加深刻而真切。
陈轩认为,2015年之后的营销环境,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消费者的偏好变化的毫无规律令企业家头疼的要命。做营销多年的他敏感地察觉市场的变化,他观察到如今的90后消费者,极有见识又喜新厌旧,他们勇于尝试新事物,却对企业曾经赖以成名的品牌形象等技法嗤之以鼻。
专业的敏感令陈轩在饮料界开创了一条新的品牌营销打法。燕小唛借鉴了小米式的互联网思维,真正去迎合85后、90后的喜好,达到了“病毒式”的传播。陈轩介绍,所谓“病毒式传播”,就是通过制造“病毒内容”,比如产品包装上印有社交属性文字诸如“你好吗”、“你瘦了”,以此满足粉丝“炫耀、强调、猎奇”等需求,让自己的产品像病毒一样疯狂流行。公司的第一款产品,用拟人化品牌策略,放弃最初的高冷格调,原创了一个时尚、可爱、极具亲和力的卡通人物燕小唛。罐体上的小人儿冲人微笑,她头上的燕麦穗也让人忍俊不禁。“这就代表了一种情感诉求,能够拉近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陈轩继续说:“所以之后我们的每一款产品都去迎合一种人群,比如第二款就变得女性化了,粉色的瓶底颜色,瓶身是手绘插画风格,有猫的眼睛,还有扑克牌,又搭了一个大白兔,再来一个蘑菇,加上随风飘扬的燕麦,特别强烈的少女感。”
“燕小唛的‘病毒体’是靠我们团队在公司策略、职能策略的配合之下实现的营销突破。比如在整个产品定位策略上,“燕小唛”这个名字就是我们‘病毒式’传播的展现,把燕麦这个品类里加个小字,一下子就产生了一种情感化诉求,而且这个名字听过就忘不掉了。“陈轩颇为得意。
此外,品牌还运用视频、图片、文章各种形式通过创意内容的病毒式传播,同时充分利用社交新媒体,例如微信、微博、堆糖、豆瓣、时尚APP等年轻人喜爱光顾的SNS平台,展开与消费者的深层次多频互动,以此来增加曝光。
同时,陈轩和团队尝试以燕小唛的卡通人物为原型,推出了一系列生活漫画,还在15年9月,SCC在上海F1国际赛车场举办第四届中国极速赛车节上,带着产品高调亮相,积累了一批年轻时尚的粉丝用户。“我们希望燕小唛,不仅成为一罐饮料,更能建立一种和年轻消费者沟通的桥梁,用病毒营销玩转互联网+。”陈轩说。
陈轩对商业成败很痴迷。他像一个好奇的孩子,这么多年如同盲人摸象一样,他从销售管理、产品设计、品牌策划、招商规划、病毒营销等各个角度,开始摸索出商业的全貌,开始把握到商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兴趣的激励下,他不断学习,在理论实践再理论的过程中,陈轩不断深化自己的认知、不断自我进化、同时也开始赋能给企业家。2016年陈轩著作的《很毒很毒的病毒营销》,2017年著作的《财富自由其实很简单!》都获得了业内权威和读者的好评。写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因为女儿瞳瞳出生,陈轩才有了坚持将这本书写完的勇气。算作给女儿的新生礼物。
陈轩时常感叹,生命是一场未知的旅行,进化就是与藩篱的斗争,最需要的就是勇气。从乡村老师到CEO,这个理想的逆袭,其中的挣扎痛苦可想而知。陈轩回忆,当年必须每天对着镜子给自己鼓劲,才能坚持下来。想要理想化就得挣扎,而挣扎本身就是进化,唯有进化才能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