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研究及实践探讨
2018-07-30王冠群
王冠群
摘要:由于生物多样性具备存在价值、选择价值、间接价值、直接价值及巨大的无形资产,同时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生存的前提,由此可见,生物多样性对社会、人类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研究及实践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实践
我国属于生物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虽然在北半球排名第一位,但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却受到巨大的威胁,使得高等植物和动物面临灭绝的危险,而就地保护可以最大成效节省物力、人力,使得动植物不需要使用新的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一)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地方部门存在的矛盾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域的管理人员只能通过奖励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变得极其被动,造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及人员职权有限[1],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员和机构针对有争议的资源没有真正的支配权利,例如:当地政府与同级机构之间的资源矛盾,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处于行政边缘区域或者行政较差区域更能体现地方部门之间的矛盾。
(二)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经费短缺
任何保护事业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但是现阶段我国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区大部分处于贫苦、偏僻的地区,使得保护成本额度过高,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资金不充足、抵达不及时等情况[2],再加生物多样性保护人员工资薪酬较低、素质良莠不齐,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差强人意,长此以往,就会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因为保护经费短缺、工作人员责任心欠缺等原因,将本该受到良好保护的生物多样性区域遭到大量的破坏。
(三)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使得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各地区的管理水平存在差异,没有一个标准化保护规范,再加上各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也存在差异,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四)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法制体系不健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从而颁布并实施动物保护法,但是却没有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法规[3],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成效不高。
二、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实践措施
(一)完善现行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管理制度
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在一定区域内与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物种遗传变异与微生物、植物、动物的复杂性总称,同时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因此,在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工作过程中,保护区管理人员应该牢记分散管理、统一协调的原则,并创建统一管理协调的领导机构,并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合合作,从而制订实施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并对相关领导人员定期展开交流、培训活动,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管理人员作出正确的保护决策;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应该对机构内物力、人力进行整合,并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积极与国家级或者国际级的生物保护机构进行沟通交流;生物保护区域在国家统一规划基础上,发挥社会各界人士、各企业、团体、非政府组织、各级政府部门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实现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去。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应该建立有效的管理评价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推动保护区建设的发展。虽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发展迅猛,但是保护区的管理评价机制却没有跟上保护区的发展,使得有些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管理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甚至有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仍然使用粗放型管理模式,使得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达不到预期的成效。基于此,生物多样性保护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管理评价机制,从而定期对本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进行评估、检查,评估过程中需要根据各个保护区实际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严格、合理的考核,还可以设立一些模范保护区,增加竞争辐射范围,从而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质量。
(三)完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传统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管理模式是通过孤岛式管理观点制订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这一管理模式早已不能符合现代社会生物就地保护区的需求,基于此,相关机构应该按照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的发展可以地区发展相互促进;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为导向,制订出新的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从而有效提高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成效。
(四)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融入自然保护区
生态环境建设与自然保护属于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此,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在进行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决策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建设自然保护区,并坚持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措施;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建设之后,相关部门应该重点关注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建设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因为生物多样性关系着人类的行、住、食、衣等方面,还包括人类发展及社会生存,基于此,我国应该采取就地保护措施:增加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的资金,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有充足的资金支撑,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专款专用,提高生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及成效;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区需要积极进行国内外合作。
参考文献:
[1] 郭玉荣.东北虎迁地保护研究及自然保护区野化训练场构建策略[D].东北林业大学,2014
[2] 方志强.森林更新策略對林下植被结构与维管植物多样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4
[3] 沈利娜,侯满福,张远海等.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珍稀濒危和特有生物物种多样性及保护[J].中国岩溶,2014(1):9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