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的可行性分析

2018-07-30杨巧芳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可行性优化策略

杨巧芳

【摘要】为进一步优化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初中生的体能素质,提出了将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建议。文章首先解读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其次从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量不足以及安全隐患问题没有完全解除等方面探究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现状,最后提出几点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初中体育 素质拓展训练 可行性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61-01

素质拓展训练作为专门创设的挑战性项目,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该类项目中,能够协助学生挑战自我、锻炼意志、树立并增强责任感,优化人际关系。初中是学生身心成长的“黄金时段”,将素质拓展训练应用到体育课程教学中,具有很大现实意义,教师应给予其一定重视,并施以有效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以素质拓展训练为论点,对其应用可行性、现状与优化措施进行探究。

一、素质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

(一)更新教学理念

体育课程教学助力于学生身心健康、体质与高尚道德理念与情操发展进程,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初中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能水平,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精神,并养成不骄不躁的良好性格。故此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主动放弃传统教学方法,协助学生端正良好学习态度,明确体育课程开展的价值与意义,树立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其参与体育活动积极性。在课程教学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围成一圈跳兔子舞,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知识学习的热情,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团结的力量。热身活动结束以后,教师不断增大训练难度,以促使学生学习热情处于不断提升状态中,并感受到共同拼搏、共同收获的快感。

(二)提升体育课程教学的趣味性

与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方式相比,素质拓展训练趣味性浓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兴致,帮助学生在动作演练中掌握相关技巧。这是单一性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

(三)塑造学生良好品质

从实践角度分析,拓展训练应用于初中体育教学教学中,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树立与增强团队精神为宗旨。在拓展训练中,每个学生均是“主人翁”,不分优差,学生共同参与拓展训练,均能彰显自身价值,提升自体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品质与毅力的方式,协助学生健全人格,并顺利融合到集体与团队中[1]。例如,在背夹篮球拓展活动中,随机将学生等分为两组,对气球进行搬运,可以采用手挽手、背对背等方式,将篮球从起始点运送至终点,若篮球在途中落下,可以捡起后继续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小组成员紧密配合,这是一项竞技性游戏,能够协助初中生树立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可见学生掌握体育相关技巧的同时,在思想上也有所感悟。

二、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拓展训练现状

(一)支持力度不足

当下,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其片面的认为学生只有学好学习文化知识,同时在各种考试中获得优异成绩,将来就一定会出人投地。并且,多数初中体育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化,没有重视培养与发展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未能有效挖掘与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拓展类课程项目。

(二)资金投入量不够

当下,国内多数初中学校没有足够的条件开展拓展训练教学项目,部分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为体育教学提供基本的教育资金服务,拓展训练项目在没有足够资金支撑下运行得步履艰难。例如,“野外穿越”等项目的开展势必需有特殊环境的支撑,资金需求量也会相应增加。在这样的情景中,很多学校不支持将拓展训练项目应用到初中体育课程教学中[2]。

(三)安全隐患

对于攀岩、天梯、背摔、高空抓杠、断桥等户外等拓展训练类项目,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难以做到面面俱到,以使学生的人身安全性受到一定威胁,因为害怕出现意外事件,故此很多教师对拓展项目的开展畏手畏脚。

三、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拓展训练效果的有效对策

(一)重视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

当下,将拓展训练应用于我国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依然处于发展阶段,需不断尝试与摸索。为推进拓展训练的应用进程,应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训练目标、程序等进行详细规划。拓展训练中很多项目汇集了人类智慧,若能将其巧妙的融合到初中体育教学中,在提升学生体质素质与心理素质,以及推进体育教学事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无疑是一个优良办法。比如,“信任背棒”、“百米障碍”“模拟电网”等拓展训练项目,均具备很高的教学价值,学生可以通过训练增强体能,并树立团队合作精神[3]。

(二)有效应用学校现有教学环境与资源

只有在一定教学场地。教学设备设施支撑下,拓展训练项目才会有效开展与运行,进而落实教学任务。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项目,无需对教学资源和环境提出较高要求,通常在一片宽阔的场地上进行即可。在教学器材的选用环节上,可以采用学校闲置不用的桌椅、板凳等设施,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或提供一些基本器材。当然,学校也应采购一些典型、实用的训练用品。在基本物资充足情况下,拓展训练项目才会有效开展与运行。

(三)不断完善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队伍

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是拓展训练项目运行的基础条件。但是,当下我國初中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偏低,缺乏有效承担拓展训练课程的师资队伍。故此,有必要落实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升其教学素质和理念,组织并引导教师积极学习拓展训练相关知识与技能,以促使拓展项目将优越性彰显出来,积极落实现代教育理念,提升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优化体育课程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综合全文,对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有所认识,其助力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进程。同时也掌握了几种提升拓展训练教学效果的措施,即重视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有效应用学校现有教学环境与资源、不断完善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队伍。体育教师在后续实践中应以学情为基点,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为目标,不断优化体育教学体系,充分彰显素质拓展训练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宜向.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价值和可行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483-483.

[2]策勒格尔.初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及意义解析[J].科学导报,2015(22):153-153.

[3]陈志江.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路径分析[J].科普童话:新课堂,2017(25):124-541.

猜你喜欢

素质拓展训练可行性优化策略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应用
大一学生开设素质拓展课的重要性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质控品作为室内质控品的可行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