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社保费率调整政策减轻企业负担

2018-07-30黄海覃万平

重庆行政 2018年2期
关键词:社保费荣昌平均工资

黄海 覃万平

在经济增长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利润持续减少的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出台社保费率调整政策,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活力,促进更好就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其中包括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十三五”规划也提出,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费率,为市场主体减负、增加职工现金收入。

现在企业减负的情况究竟如何?还存在什么困难?还需要怎样的政策扶持?调研组以重庆市荣昌区为例,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调查,从如何进一步降低企业社保费率以减轻企业负担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荣昌区自2015年1月开始执行社保费率调整政策。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荣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及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调研组实地调查走访了荣昌区内30余家企业,涉及建筑、工业制造、餐饮、畜牧、医疗卫生等行业,并召集华森制药、中宗置业、昌元化工、荣牧科技等30家企业负责人座谈,收集社保费率调整、企业减负等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调查走访和座谈中,大部分企业表示,各级政府落实社保费率调整政策,减轻了一些负担,让企业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但是,企业也普遍反映负担依然偏重,主要表现在:社保费率仍然偏高,社保缴费基数年年攀升,企业减负红利不明显;降低社保费率后,社保基金的安全堪忧;困难行业企业的认定标准过高,申报难等。

一、社保费率调整及企业减负的现状

(一)社保费率调整情况

社保费率调整之前,按照社会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需要缴纳职工工资总额约32%的社会保险费(包括养老险20%、医疗险8%、失业险2%、工伤险1.2%、生育险0.7%)。中央2015年出台的社保费率调整政策,一些省市根据各自财力状况,在完成国务院“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还推出了降费力度更大的“自选动作”,有的省市甚至从2010年就开始下调参保费率。

荣昌区按照重庆市的规定,从2015年1月开始,执行小微企业和困难行业企业社保费率调整政策。小微企业及其职工参加重庆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时,单位缴费部分可比照个体工商户,按缴费基数的12%缴纳。困难行业企业费率调整办法为与荣昌区困难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不含劳务派遣工、外包工等)上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单位缴费部分可据实核定,但最低缴费基数不低于每人每月1500元。职工个人缴费部分,仍按不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确定。同时,按照[渝府办发(2015)80号]文件规定,所有参保企业从2015年1月起,职工生育保险费率由0.7%调整为0.5%;2015年3月起,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降为1%。

2016年起,以上政策不变,重庆市政府对所有参保企业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率再一次进行了阶段性调整。从2016年5月1日起两年内,凡荣昌区的参保企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至19%;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8%降至7.5%;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降至1%,其中,单位缴费比例、职工个人缴费比例均从1%降至0.5%。至此,重庆市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保费费率下调2.5个百分点,约29.5%。

(二)企业减负情况

从2015年执行小微困难企业政策以来,截至2017年12月,榮昌区共申报受理小微困难企业757户,涉及33698人。其中小微企业370户,12512人,困难行业企业387户,21186人。为全区小微、困难企业共减征社保费25985万元;困难企业减征17754万元,其中,2015年减征7730万元,2016年减征5380万元,2017年减征4644万元;小微企业减征8231万元,其中,2015年减征1331万元,2016年减征4452万元,2017年减征2448万元。以具体企业为例,2017年1至12月,华森制药减负386万余元,涉及938人,荣盾保安减负358万元,涉及943人,恩纬西减负约50万元,涉及147人。

实施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在原工伤、生育、失业保险费率降低的情况下,再次对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缴费比例进行了下调,分别下调了1%、0.5%和l%。

截至2017年12月,为全区企业减征社保费共计3028万元。其中2015年减征973万元,2016年减征1260万元,2017年795万元。

二、社保费率调整及企业减负存在的问题

(一)社保费率偏高,企业负担沉重

荣昌区企业主要为民营企业,多属于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多的风险,还要缴纳较高的税费,容易造成资金链的断裂,导致停产甚至倒闭。尽管社保费率调整后,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下降了2.5个百分点,由约32%降至约29.5%,但对于企业来说,仍感“不解渴”。在重庆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游洪涛提出的《关于降低企业社保费率减轻企业负担的建议》认为,在中小企业利润低下的时期,繁多的收费很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例如,一个1000人的企业,每人月均工资3000元,企业需为每人缴纳885元五险,合计人工成本每人3885元,企业全月则需支出约400万元人工成本,全年达4000万元。负担沉重,使企业转型升级变得困难重重。

(二)不断增长的社保缴费基数,让减负红利不明显

2017年,社保缴费基数上调幅度在10%左右,主要原因是与其相关的职工平均工资在逐年上涨。根据国家相关社保法规规定,社保缴费以上年度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60%至300%为缴费基数。这意味着月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下限的职工,需以下限基数缴费。下调养老等缴费费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成本,但随着此轮社保缴费基数上调,一些低收入职工群体与部分企业社保缴费数额不降反增,负担加剧。

2017年,重庆市社平工资由去年的62091元增至67386元,增长了5295元。用人单位缴纳社保基数的最低和最高标准分别由2016年的3105元和15522元增至3370元和16846元,缴费基数下限与上限分别上调265元和1324元。以市民王先生为例,2016年,他的税前月工资3200元,高于缴费基数下限,按3200元的实际工资额作为基数缴纳社保,企业需缴职工养老保险费944元。2017年王先生工资涨了100元,但因没达到规定的缴费基数下限,要按照3370元作为基数缴纳社保,费率不变的情况下缴费额度提高到994元。目前荣昌区餐饮行业服务员工资一般在2000元左右,近年来每年涨幅最多也就200元,都没达到缴费基数下限,即便企业缴费费率下调2.5个百分点,但缴费基数大幅上调,社保缴费依旧“水涨船高”,企业负担更加沉重。所以社保缴费基数的增长,导致社保费率调整的红利不明显,民众的获得感不强。

(三)部分困难企业缴费基数申报不实

按照重庆市费率调整方案,申报审批后属困难企业的,单位缴费基数最低按1500元缴纳,职工个人缴费仍按不低于上年度职工工资的60%缴纳。企业为降低社会保险费成本,大部分困难企业在申报职工缴费时,职工工资均按1500元申报,远低于企业职工实际工资总额。一方面减少了社保基金收入,另一方面,造成企业参保职工保费的减少,影响企业职工将来的社保待遇,易引发新的信访及大量的解释工作,增加经办窗口工作压力。

(四)困难企业认定标准过高、申报难

按照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困难企业社保费率调整工作方案要求,申请困难企业需同时符合四个条件且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才能享受社会保险费率调整。实际情况中,大部分困难企业已欠缴社会保险费数月,特别是部分煤矿企业,养老保险费长达2年以上未缴纳,若按市局方案要求,大部分实际经营困难企业不能纳入困难企业范围,惠民政策不能落到实处。

按照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要求,申请困难企业先由企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并盖章。部分企业对其归属哪个主管部门不清楚,或是主管部门签署意见不配合,导致部分企业被挡在政策外,难以享受政府的减负政策。

三、社保费率调整及企业减负的对策建议

(一)保持社保费率只降不增,持续为企业减负

有人担心社保费率调低有可能会降低参保人员待遇,危及社保基金安全。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称,确保参保人员的各项社会保险待遇不降低和待遇按时足额支付,是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前提,各项社保待遇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再次,社保费率是逐渐降低,而非“一步到位”的,因此有承受能力。张义珍透露,阶段性降低社保費率“是在基金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据测算,在降低社保费率一个百分点后,仍可保持基金当期收大于支。此外,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社保投资管理方面的改进,都有助于扩大社会保险的“开源”空间,保证民众社保待遇。

社会保险涉及四大板块(2017年9月起生育险并入医疗险),之所以只选择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3个险种降低费率,是由于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费率水平本身比较低,进一步下降的空间有限;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费率水平相对较高,可操作的余地更大。而且这3个险种目前的基金收支情况较好,还有进一步下调费率的空间和条件。

(二)注入国有资本,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和充裕

目前,荣昌区企业总体上处在人力资源密集阶段,社保费率下调,无论是对用人较多的大企业,还是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都是一场及时雨。下调企业社保费率,不仅关于缴费高低,而且体现出当经济发展遇到严峻挑战的时候,各级政府设身处地帮助企业战胜困难的务实态度。

适当降低社保缴费,是为减轻企业负担作出的一项实招,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社会保障水平不降低和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充裕。有关部门应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制定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方案,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扩大保障覆盖面,让企业和民众均有更多获得感。例如山东省2015年就出台了《省属企业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方案》,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截至2016年底,已分两次将180.65亿元国有资本金划转至省社保基金理事会。

(三)改革社保缴费基数统计方式,回归正常水平

当前社保缴费与待遇发放都需要直接参考职工平均工资水平,根据职工平均工资调整社保缴费基数本身并没有问题,需要改变的是职工平均工资的统计方法,让平均工资能代表大多数职工的收入水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主任乔健表示,当前社保缴费基数年年大幅上涨,“不符合经济形势总体涨幅回落以及社会保险整体需要改革的现实。”所幸平均工资统计改革已启动,力求探索中位数取代平均工资。

相对于平均工资统计,用中位数更能体现出大多数人的实际收入水平。所谓工资中位数,是指将职工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排序,处于最中间的那位职工的收入水平。当工资水平较为平均时,中位数与平均工资相对接近,当工资水平差异较大时,中位数更能反映中间群体的工资水平。当前应加快工资统计改革步伐,实现私营单位职工纳入统计范围、全社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全国普及;试点探索职工平均工资中位数统计,并作为社保缴费基数调整依据,使社保缴费基数调整更能反映大多数群体的收入水平。

(四)减负举措更实,让企业“寒冬”也温暖

降成本依然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回暖的大气候下,企业发展依然处于“寒冬”。在社保负担又较高的背景下,降低社保负担,成为地方政府为企业降成本的一大实招。除了认真执行社保费率调整政策,我们还应该让减负的举措更实,让企业感到“寒冬”也温暖。要继续积极落实企业稳岗补贴政策,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稳岗补贴,力争稳定就业岗位15000个。2017年,荣昌区人力社保局已成功开展“服务进企业”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后,要将“五个一”活动形成长效机制,即:一是开展一次上门服务,收集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掌握企业发展动态;二是开展一次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对人力社保政策的熟悉程度;三是向企业赠送一批政策书籍资料,让企业更好地熟悉和运用人力社保的政策;四是召开一次交流座谈会,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倾听企业对人力社保工作的建议意见;五是建立“一对一”的长效服务机制,印制发放“联心卡”随时为企业提供服务。通过“五个一”活动,将优惠政策落实到每一户符合条件的参保企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责任编辑:胡越

猜你喜欢

社保费荣昌平均工资
No.6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皖江城市带社保费征管机制优化研究
全国首个荣昌猪数据标准体系发布
确保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荣昌大地上开创“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新篇章——专访中共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社保费征管:由“二元”迈进“一元”
欧洲国家社保费怎么征管
人类学视角中的荣昌陶艺——关于荣昌陶艺的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