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阅读一个美丽的空间—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8-07-30彭书慧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老师孩子教师

彭书慧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才能实现其自主学习。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要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好。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点燃学生阅读之火呢?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标极力提倡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让学生有—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先要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把他们引向书海,我们教师要像牧羊人一样,把他们带到最肥沃草地上让他们尽情地享受,如何走出这一步,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阅读的空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读的行列。因此,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箱,及时更换其中的图书;组建阅读合作会,由兴趣相投的三四人组成读写组、读画组或读演组等一起进行阅读活动。

(二)创设阅读的时间:

低年级孩子的时间观念不强,往往不能合理安排好课余时间。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们的及时督促指引。如在家设立“亲子共读”时间,既能保证阅读时间,又能增进一家人的感情。在校设立晨读、午读时间,老师也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阅读,创设充足的阅读时间。

(三)诱导阅读的渴望: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投其所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策略,充分挑逗孩子们读的意识,诱发阅读的欲望。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到多倾听孩子读书,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孩子,多向孩子朗读、推荐好书。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我每两周安排一次班队课举行“故事会”,每位学生准备1~2个故事,轮流讲,人人必讲,这样学生准备故事,必须搜集素材,有的从别人那里“取经”,但大多要看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方面的书,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学生书包中常可见到《白雪公主》《格林童话》等书籍,丰富了学生的头脑。还有一个方法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二、精心设计,激发阅读兴趣

带着精心预设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从容应对、驾驭自如,让学生潜心会文,有足够的时间沉下心来静静品读,细细思考,慢慢感悟,让学生收获着、品尝着文本的魅力,得到阅读的乐趣。

(一)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是上好每节课的前提,如果导语设计地好,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赢得“开门红”,为下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如在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师深情讲述)多彩的春天过去了,我们迎来了迷人的夏天,在一个美丽的夏夜,公园里静悄悄地──(多媒体播放夏夜动画,生观看。)就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边上演了一幕动人的童话剧,是什么呢?听!(师动情地朗读,讲述童话故事。)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一看二听的刺激下很快被故事所吸引,进入情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读,学生读来有情有趣。

(二)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小学生对任何事都充满了新鲜感,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表演等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那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

《太阳是大家的》是一首儿童诗歌,诗歌文辞简单,生字不多,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我思考怎样去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动力,让学生真正有兴趣主动地去背诵积累。我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朗诵诗歌。师:你们欣赏过朗诵的节目吗?生:欣赏过,有的节目是好几个人一起朗诵的。他们朗诵得很有感情,很好看。生:有的朗诵家会配上音乐和动作。师:那你们想不想当一回朗诵家。那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一次朗诵会,评出最佳朗诵奖。学生的热情很高,小组里推选出朗诵水平较高的同学当导演,在排练的过程中,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诵,而且进行了合理的安排,有的組里根据句式的特点,先一人一句,再合起来集体朗诵,有的组里加上了动作,像模像样的。他们在朗读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

(三)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如有位特级教师上《夏夜多美》,一位孩子的表现非常出色,但几个孩子的评价总是那几句“读得很好”“读得很有感情”。老师换个角度问:“你们猜老师心里怎么想?”一位孩子大胆地说:“老师心想也许自己也没她读得好。”老师故意反问道:“怎么见得?这时孩子们才细细道来,如“飞呀飞”读得轻轻的缓缓的,像是小蜻蜓背着小蚂蚁小心地飞过很多很多地方……你一言我一语改用描述性的语言从神情、动作等方面作了细致、具体、形象的评价,道出自己在别人的引发下的感受。此时,再来模仿他人朗读,不再是生搬硬套的,而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会。

三、拓展博读, 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首先要从教材入手,我们所使用的教材具有示范性,它是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科学实用的读物。教师在教授教材时,应抓住教材与课外读物中存在的联系点,全面辐射,博览群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读的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因此,教师在给学生推荐各种好书的同时,应注意拓宽学生获取书源的途径,让学生多读书。

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要尽可能地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比如:学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学了《悯农》、《锄禾》,我就向学生介绍诗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去查找哪些古诗也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悲惨生活,背一背;学了《司马光 》,就向学生介绍这我国古代机智少年急中生智的故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和爱心,引领学生去遨游书海,去感受一路书香,去品尝阅读的甜蜜和快乐。相信学生最终定能“学会阅读”,“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猜你喜欢

老师孩子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