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柯达伊音乐教育法在扬琴第二课堂中的运用

2018-07-30蔡蝶

关键词:集体教学

蔡蝶

【摘要】自扬琴传入我国开始,扬琴就一直在不断的发展演变,通过几代扬琴艺术家的接棒传承,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扬琴的模样,并且中国扬琴已在国际扬琴界渐渐的自成一派,成为了世界三大扬琴体系之一。扬琴这一具有民族性并兼具世界性的乐器的教育传承上,除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授扬琴外,我们还应该思索怎么兼顾扬琴的世界性,运用世界上的一些有价值的理论来指导扬琴的启蒙教育,改变扬琴与世界多民族音乐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本课题将对国际上享有盛名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在扬琴启蒙教学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柯达伊音乐教学法 扬琴启蒙 扬琴弹唱 集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J632.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232-01

一、扬琴弹唱的训练作为扬琴启蒙教育的手段

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城市繁荣,商业发达。随之音乐文化也拓展了发展空间。随着明清各地方戏曲和说唱艺术的盛行,扬琴作为其伴奏乐器留下了生命轨迹。许多剧种、曲种将扬琴延用至今。如:山东琴书、四川琴书、徐州琴书、贵州文琴等等,它们都直接把演唱形式冠以扬琴称谓。扬琴的音域宽广,音位排列规律固定,适应人声的音域,既可弹奏旋律又可兼顾打击节奏的功能,这些都使扬琴比其他乐器更加的适合弹唱。只是在现在的教学中,尤其是儿童启蒙教育中已经难觅扬琴弹唱的身影,这是中国民乐传统文化流失的一种表现,不得不让人感到痛心。

在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理念中,歌唱是作为音乐教育的最主要手段,也是柯达伊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柯达伊认为,音乐之根在于歌唱,他说:如果通过歌唱练习音乐的识谱,儿童能够在这个时期和伙伴们共同演唱许多二声部的简单的歌曲名作,可以获得成百次的音乐体验。可见柯达伊认为歌唱对于儿童的音乐学习大有裨益,而传统扬琴中也是有扬琴弹唱的,那么两厢结合,在扬琴教学中加入歌唱也不是那么不可实现的事情了。

在学习扬琴之时,先让初学者学习乐曲的歌唱,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可以提前对于音准和节奏具有一定的认识,在头脑中可以形成对于乐曲的大体框架的认识,不至于在学琴之时对于乐曲感到陌生,尤其是一些对于儿童来说非常熟悉的歌曲,在练习中更加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现今的许多幼儿扬琴的教材中乐曲和练习曲的所占比例分别为1:1,即一半为乐曲一半为练习曲,但是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因为练习曲的旋律性趣味性与歌唱性的欠缺,弹起来也是枯燥无味使得小朋友们对于练习曲的学习显得积极主动性不高,对于家长来说,因为大多数家长对于练习曲的作用不很清楚,他们也认为练习曲听起来没有旋律感并不能登台表演,所以练习曲并不讨学生与家长的欢心,至于练习曲的功能来说,在启蒙教育的初期,尤其初学者大多是学龄前后的儿童,对于基本技巧的训练并不是那样的迫在眉睫,当务之急应该是让初学者感受到扬琴的魅力和音乐的美妙,进而喜爱上扬琴这门乐器坚定学琴的信心。当然练习曲对于乐器基本技巧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不可忽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认为可以使两者相结合,把乐曲融入练习曲中,或改编一些简单的乐曲,使之既有乐曲的旋律性,又有训练基本技巧的实用性。

通过学习易于歌唱的乐曲,可以使学生在能够自如的弹奏乐曲之前提前感受到乐曲旋律的音乐美感,初学者可以首先从他自己的歌唱中涌动出对于音符的想象与情感,而仅仅是从依靠外部视觉的读谱,或者是机械地按照谱子去移动他的手臂,他的内心是得不到听觉的发展,也难以对于这门乐器产生发自内心的喜爱。

二、集体教育在扬琴启蒙教育中开展的方式

柯达伊曾说过“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关注集体活动,在音乐发展的最初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器乐学习只适合以个别授课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因为“一对一”的授课方式能够增加教学的机动性,同时还能够充分的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但是,单独授课方式在体现了它独有的教学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了一些不足,比如:“一对一”的授课方式因为每课只能教授一人,这样不容易提高授课效率;而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易处于强迫接受的被动状态,并且没有对比,无法了解别人的上课情况无法进步,就好比在跑步运动中,有一个跑步较快的人在一旁陪跑对比,反而可以让跑步较慢的人超常发挥,这就是对比的作用,这种方法用在乐器学习中依然有效。

“集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其有利于学生心智与技能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德育方面,集体性教学可以使学生的集体观念得到加强、又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让孩子们可以相互交流学琴的心得,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类似于“社会情景”的教学环境,这种富于人性化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也可以有学生之间的对比与参照,起到一个树立标杆的带头作用。

提到“集体教学”我们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更为典型的代表——铃木镇一,铃木镇一是日本著名的小提琴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由他所创的铃木教学法也是国际上著名的音乐教学法,他打破了小提琴教学的传统一对一的单独授课形式而采用“集体教学”的授课形式。并在日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统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通过铃木教学法来学习小提琴的学生人数已经超过20万”,这个数据可以告诉我们“集体教学”在器乐教学中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的。

下面我会简单介绍几种“集体教学”的形式。

一、由于一些地方条件不够成熟,无法使几个学生聚集在一起上课,那么集体课程就由老师与初学者共同完成。

可以尝试用一台扬琴老师与学生共同弹奏,乐曲分为高低两声部,分属不同音区,由老师弹奏较难声部,学生配合弹奏较为简单的声部,让学生在还没有高超的演奏技术的时候能够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种较难乐曲的演奏,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同时提高他们对于扬琴学习的兴趣。

二、同辈群体对于儿童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在心理学研究中同辈群体是除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对于学生心理影响较大的一种外部因素。

我们可以借鉴合唱的分组方式把扬琴学生也分为二到三个声部不等,在上课之前的基础技能的练习中,把学生分为d、s、m三个声部来弹奏,每四个或者八拍之后不間断的转换声部的练习,这样可以在练习枯燥的基础技法中,加入学生对于和声的听辩、节奏的训练、更加增加练习的趣味性,同时加入了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无形让学生在自觉的技法练习中能坚持更长的时间。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音乐基础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曹理,曹理音乐教育文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4][日]铃木镇一,大炜译,幼儿早期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集体教学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学指导语策略分析
只为更生动、 有趣的集体教学活动
自由游戏与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幼儿绘画表现比较
《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再思考
自由游戏与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幼儿绘画表现比较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教师提问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