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教学

2018-07-30刘小萍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对策

刘小萍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中,小学生并没有将所学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家长对这门课程也不够重视,导致目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很大问题,思想品德课程并没有如预期的一样,起到德育导向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对策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教授学生知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修养。评价思想道德品质课程教学质量的优劣,并非是看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课堂知识,而是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并且能够让所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影响自己的行为。

一、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教师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化的案例,也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中感受到生活化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改革

很多学校和教师对思想品德教学不够重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采用“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最终影响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一方面,运用新的教学理念。素质教育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要求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要贯彻实施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与该理念贴合。另一方面,生活化教学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了密切结合,课堂练习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教师组织开展生活化的活动,这完全展现了新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有趣的教学氛围可以唤醒学生内在隐藏的情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着手,构建生活中的情景,来引导学生学习,让他们参与到课程当中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增长知识,锤炼他们的思想品德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逛商场,教导学生在逛商场时,在与人交流时要有礼貌,从这些生活的细节方面,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尊重学生,引发情感共鸣

思想品德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极易使学生厌恶学习。教师必须转变这种教学形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尤其是现阶段处于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必须尊重作为个体的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向学生传递知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开展讨论,向学生提供“农民工对城市的发展是否有利”这一主题,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学习,将课堂交给学生。这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学生会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解,有的学生会用生活中的例子作为自己观点的佐证。在不断的讨论中,学生不断认识到农民工生活的不易和做出的贡献,在讨论中形成情感的共鸣。通过讨论学习,全班学生达成一致的观点:我们应该尊重农民工,让他们在辛苦付出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城市带给他们的美好。这样以学生的讨论为主的课堂,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农民工的辛苦,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和教師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尊敬农民工。

(三)注重为学生积极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选择部分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活情境的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能够从生活情境中切实感悟到思想品德教学相应的知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素养。这种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教材,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出现的相关现象,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社会观的形成。比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团结合作”这一节课程,教师在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的拔河比赛,一方团队是7个人,另一方团队是10个人,通过鲜明的数据落差,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团结合作的益处,让学生真正理解“团结合作”的含义,通过创建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组织教学内容中要体现生活化

对于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教学,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的重点与小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找到“情”通向“理”的路径,同时在情与理中促进小学生的“知”与“行”之间的统一发展。那么“情”来源于何处?“理”又从何处来?这就需要教师把教材中关于道德教育的素材以及道德范例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及时将现代社会中的信息加工成小学生的生活信息,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中将其转化为小学生学习的内容,从而实现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接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吸引力。尽管教材在每一课后面都安排了一些典型范例,以期达到激励小学生学习良好品德的目的,但实际上教师还要收集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以及能够经常见到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充实小学生对思想品德的学习。例如教材中“走进大自然”这个单元的教学,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使小学生充分地了解了大自然的美好,增加了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学习完这个单元之后,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拓展内容,例如学生在校园中,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花草树木,不能乱扔垃圾等,这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当前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许多破坏环境的行为,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越来越恶化这个反面案例,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大自然需要人们的保护,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相处。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一定要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用生活中实际的例子来引导学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参考文献:

[1]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王爱萍.浅谈小学思想品德的“生活化”教育[J].2009,6

[3]周健.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生活化路径研究[J].华夏教师,2014,7

猜你喜欢

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浅议新课改下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