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消极到积极

2018-07-30宫黎明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宫黎明

[摘 要] 早期关注“问题”和“障碍”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运行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以积极心理学为代表的心理学思潮不断涌现,它们对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生了转向,由消极走向积极。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消极模式;积极模式;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6-0073-03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現在不过三十几年的历史。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是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贫富差距拉大、竞争加剧、价值多元导致学生心理问题高发、校园极端事件频现而出现的。这一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使得早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以“问题”和“救火”式的消极被动模式展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心理健康服务的诉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关注“障碍”和“疾病”式的“消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运行中受到越来越多的批判,以积极心理学为代表的心理学思潮不断涌现,它们对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整个模式发生了转向。

一 消极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

早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源于“问题”和“障碍”。因有解决心理问题的需要而促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诞生。因此,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是先有实践,然后才有基于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再逐渐过渡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一)消极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我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早期,消极心理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其着眼点放在心理发展的消极方面,侧重于发现问题、解决异常;关注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识别、诊断与矫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防范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治疗心理疾病,将预防和救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得到不断优化和完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加强和提高。”[1]。建立在这一目标基础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发挥的功能并没有如预期所料,而是被大大窄化了。在实践中,通常的做法是对所有学生通过课程教学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相关常识,针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患的学生给予最大程度的关注,对其开展调查、测量,诊断、干预,避免极端心理事件的发生,可以说,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确实起到了“治病救人”的目的,避免了很多恶性事件的发生,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并未得到有效发挥。采用这种传统病理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注重矫治性功能而忽视发展性功能,缺少对学生自身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

在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其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除了这些被诊断出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学生,还有一些特殊群体,比如,贫困生群体、新生群体、网瘾群体等,真正从心理健康教育中得益于的人群是有限的。关注对象的有限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局限是紧密相连的,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学和心理健康基本常识的教育教学时,特别强调对病态心理、负性情绪、不良行为的介绍,通过大量消极案例或校园“极端心理事件”的分析,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了解自我和他人心理正常与否的知识,掌握自我诊断、自我干预和帮助他人的方式方法,以便有效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消极取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主要以课程教学为主,辅以案例分析、心理测量等,教学形式虽然力图多样化,但师生间互动不够深入,学生对于积极情绪的体验和感悟不足,对人性中积极的品质关注不够。相应地,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考核和评估也是浮于表面的,以问卷、考试或课程论文的形式来开展,主要是对学生所掌握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测查,而对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不能有效地反馈。

(二)消极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

自从心理健康教育诞生以来,其理论研究也随着展开。以消极心理学取向为主导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首先关注的是“健康”“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等概念的厘清。消极模式下对“健康”“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建立在病理学、生理学取向上(pathogenic/physiological)。“学者们普遍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心理疾病的消除,即没有心理疾病症状的心理状态就是心理健康。”[2]在生物——医学模式和“健康就是没有疾病”理念的影响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把精力放在对不同心理疾病的探索当中,这种研究取向至今在心理健康研究的发展中依然有深远影响。这一时期还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开展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说[3];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说[4];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论。[5]但均未全面地阐释“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

其次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对象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以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黄希庭[6]和段鑫星[7]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自我意识、人格完善、情绪调节、人际交往、友情爱情、择业就业、社会实践、挫折心理等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包括贫困生群体、网络群体、新生群体、毕业生群体等。”[8]另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形式也展开了研究,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依靠课堂教学,应该有更多的途径、形式来展开,如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途径,有学者建议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讲座报告;三是社团活动;四是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五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六是心理健康网站;七是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试。”[9]

消极范式下,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这些成果,但主题相对狭窄,研究的内容相对单薄,除了对一些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内容以及实施途径、方式方法等探讨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理论较少涉及,没有形成完整的学科理论研究框架。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心理健康标准”的厘清和分析上,心理学工作者花费大量精力来对各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进行分类,明确它们的诊治指标。这一做法让普通民众误认为心理学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跟心理疾病打交道,让人们丧失了对自我力量和潜能的关注。

二 积极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研究

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幸福、欢乐、宁静、欣喜、满意、入迷、仁慈、慷慨和友谊等人类行为的积极方面, 忽视了人类的美好禀性, 无视一个人具有超越疾病的力量。”[10]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功能;对象与内容;方法与途径;评价与考核等方面都存在着偏颇,背离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宗,亟须解决。在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关照下,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运动、积极心理治疗等思潮开始涌现,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直接渗透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换,从关注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的消极模式转换到关照人性内在潜力发展的积极模式。

(一)积极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汲取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精华,在积极心理学的关照下,心理健康教育改变了早期消极的病态模式,在教育目标与功能、研究对象与内容等方面发生了根本地转变。首先,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上与消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大地区别,它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着重点放在全体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上,通过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发挥自我发展、自我治愈的能力,增加对社会的认知领悟能力,适应时代的变化,学会体悟生活的幸福、学习的快乐,开发个性中积极的品质,从而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再局限于对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干预;它们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一小部分。

伴随着目标的转换,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所有人的发展和进步,每个人都有向上的愿望和成长的能力。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是积极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功能。通過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个体形成积极的认知观念,体验幸福、快乐的情绪,塑造积极的思维品质和人格特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阳光的心态,乐观、自信,能够感受生活的幸福,能够经受压力的考验,能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有远大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不断激发自身的活力和潜能,逐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心理自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自我不断得到发展、提升并逐步达到完满状态。除了发展性功能,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有预防功能。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类具有自我治愈的能力,这种能力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有体现;通过激活、培育人性中的积极品质,如,乐观、开放、自信、诚实、勇敢、坚韧、正直、理性等来缓解心理压力,改善、调节负性情绪和认知,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三个功能是干预和治疗。积极心理干预和治疗,旨在发挥人的潜能和天性,通过个体天赋向上的力量和善端推动患者去战胜心理疾患,而不仅仅是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和病态,从而构建新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取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将所有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还将教师、家长以及相关的人员都纳入教育的范围。在面对心理问题学生的基础上,对与学生有关的所有人,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积极的认知心态、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思维品质、积极的人格特质、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组织系统等方面入手,“增进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满意度、开发心理潜能、发挥智能优势、改善学习力、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加沉浸体验、培养创新能力、优化情绪智力、健全和谐关系、学会积极应对、充满乐观希望、树立自尊自信、完善积极人格。”[11]

教育活动对象的扩大以及内容的扩展,使得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积极取向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灌输以及病例的分析,而开始采用体验式教学,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团体辅导等方式加深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以及对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解,将知识与情感内化。积极取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还特别重视积极心理测查,采用各种积极心理品质测量量表,如,《生活满意度量表》《乐观量表》《人格优势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等量表,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在测量和评估的过程获得积极反应,从而对自我优、缺点有全面认识、把握。在对有心理问题人员的干预和治疗中,采用积极的方式,挖掘他们的潜能,利用人性中积极的力量,引导他们向上发展,从而治愈心理疾患。在心理咨询中,“对来访者给予更多的理解、接纳和无条件关注,善于发现来访者的优秀品质,通过激发其内在的正向力量来化解问题并使其积极力量得到升华。”[12]

积极心理学强调“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与理解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13]在考核和评价方面,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用发展性评价理念,对受教者在积极心理品质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评估,通过个体发展性标准,比较个体身上相关积极认知、情绪、思维、人格特质的形成发展状况,并将评价过程整合到教育教学中,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方面,监控、调整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将评价考核的结果反馈给学生,让他们不断地得到强化,自觉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

(二)积极模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

在积极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其理论研究也发生了转向。研究主题得到进一步拓展,研究的内容不断丰富,研究的重点发生了根本性的转移。

首先是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研究。我国学者孟万金在研究西方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并对这一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主观臆造,空穴来风,而是有特定的思想和实践基础的,他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在继承和整合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诸方面思想和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创立的以积极和发展为取向, 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和国民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4]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提出之后,有大批学者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成,尤其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了研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迅速由大学延伸到中小学,并扩展到警察、慢性病人等不同群体中。

其次是对心理健康基本理论的研究。广大心理学、教育学工作者开始对积极心理学涉及的人性积极品质,如,宽恕、感恩、幸福感、自信、毅力、睿智、仁慈、勇敢、公正、律己等展开实证研究,探寻积极人格形成的诸多影响因素。并且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基础进行了探讨,除了借鉴西方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精华,还结合了我国的传统思想,如,人性观中的性善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醫“治未病”与“养生”的思想等。

另外,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课程改革、活动课程开发方面也做了大量理论探讨。尤其是对积极的教师教育行为、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的课堂特征、积极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在理论研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厘清。可以说,在积极取向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学科理论研究体系。

总之,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打破了消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模式,带领人们发掘自身的积极力量,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快乐、幸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关注人的向上潜能和人性中的善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的引领激活人的积极个性心理品质,感受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组织系统,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达到自我人格的完善,幸福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李笑燃,陈中永,段兴华. 论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9):9-12.

[2]张大均,王鑫强.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9-74.

[3]陈家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吴汉德.大学生心理健康[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5]申荷永,高岚. 心理教育[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2.

[6]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段鑫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科学出版社, 2003.

[8]卢爱新.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9] 胡凯.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论[M].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4.

[10] 刘翔平, 新美. 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08(2):90-94.

[11][14]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41-45.

[12]刘燕,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校教育管理,2011,5( 1) : 82-85.

[13]Seligman M E P, Tayyab R,Acacia C P,et al. Positive Psychotherapy[J].American Psychologlist,2006,61 (8):772-788.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探索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