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素养形成的有效策略

2018-07-30王晓芬

关键词:低段读物课外阅读

王晓芬

【摘要】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不断缩短,再也不是那个一次学习,终身受用的时代了。我们可以通过听、读来获取知识信息,但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才是最主要的手段。新时代人必须具有良好的阅读素质,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因此,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阅读素质越显重要。我从教二十余年的工作实践,慢慢地探寻小学低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素养形成的有效策略,引导他们逐渐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素养。

【关键词】阅读的重要性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95-01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提出:要教会所有低年级的学生阅读,阅读的能力应当达到自动化程度,使他们通过视觉和意识领会含义比发出声音早得多。前者提早得越多,阅读时思索的能力就越敏感,而这是顺利学习和整个智力发展的极为重要的条件。

前不久人民日报发表《小学欠下的“阅读账”迟早是要还的》一文中指出在阅读这件事儿上绝不能吝啬。对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生而言,“大量阅读”是实打实的学习需求!高考改革后,可以这样说:得语文者得天下。阅读更是在语文中占大半边天。反观过去我们的语文教材,提供的课文量很少,我们只是教课文、读课文。现在部编版的语文教材比起以往的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延伸了,但是阅读量并不够。不进行海量的阅读,再怎么花力气,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可能提升上去。尤其要从低段这个地基形如打稳打扎实,摆在面前的现实就是,必须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但要如何运用有效的策略让孩子在低段就形成一定的阅读素养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扩大课外阅读的阵地,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的环境,配备齐全的图书,提升学生阅读的欲望

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说到语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是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要打开这扇门,最重要的是制造与书接触的机会。“你可以牵马去水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可是,首先我们得确定那儿有水。当马儿到了水边,它终究会喝水的。当书很容易取得,当环境中充满读物时,阅读就容易发生。阅读“阵地”应该在学校里无处不在。

1.学校设立图书馆、开放式阅览室、班班图书角,还可再设立“校内共享书屋”,班班共享,人人共享。图书角中的书籍要置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老师准许孩子带图书角中的书回家。

2.家庭设立“图书角”。有条件的家庭有书房,没有条件的家庭也可设立一个专门读书的地方,空间上有一定的隔区且安静。父母允许孩子在床上阅读。

可以针对儿童的特点,将这些环境可以布置得卡通一些,温馨些;如童话城堡或者森林书屋、动画片里的形象……色调以暖色为主,清新明丽,还可以摆上舒适的椅子、沙发。

3.要给孩子提供孩子最感兴趣的读物。让孩子感受自由自主阅读的乐趣。读物可由孩子自己选择,轻松的读物几乎帮助所有人开始学习阅读。尤其是低段的孩子,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设立太多的障碍。如果你有个抗拒阅读的孩子,就让他接触漫画吧。如果他看起来有点兴趣了,就给他更多的漫画。因为看漫画可以增进阅读更多其他种类的书籍。

4.充分贯彻“图书漂流”理念,让学生学会定期交换自己的课外读物,在交流互动中进行阅读分享,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提高阅读量。

二、创设丰富多样的阅读方式,让他们爱上阅读

1.大声朗读

一开始老师可以朗读故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人念故事书。听故事内容会增加阅读兴趣,而阅读会提升语文能力。

2.树立榜样

这个榜样可以老师,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同伴。因为看到他人在阅读,孩子也会比较爱阅读。你别指望看到父母在玩手机或者玩游戏的孩子能坐下来真正地看书,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更爱模仿,这样他们的关注点只会在手机或者游戏上,而不是书本。

3.师生共读,“分享阅读经验”

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做一个忠实的读者,与学生一起围绕书中的问题展开交流探讨,既交流阅读的感受,又交流各人的读书方法;教师与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在阅读中教师通过巧设悬念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讲述书中精彩片段后嘎然而止,让学生带着疑惑主动走近阅读;教师向学生推荐自己曾读过的名著、经典篇目……还可以将故事以戏剧方式表演出来。在共读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感受,一起成长。

4.亲子共读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家庭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我们提倡大手拉小手,亲子阅读,让阅读真正走近孩子,走近父母,并渗透到他们的心灵。学校撰写《为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发出阅读倡议,为家长推荐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书目。

5.小伙伴推荐读物

同年龄的建议“可能是自由阅读最强的动力。”

6.不定时展示图书

用海报、布告栏等展示与童书有关的事物,增加孩子阅读的兴趣。

三、妥善有效的阅读指导方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将阅读指导课列入课表,在课堂上利用不同的课型指导学生和家长。阅读指导课分别从面向学生和面向家长两方面来进行。

面向学生的阅读指导课课型有:1.阅读导读课,如绘本导读、名著导读,同主题导读等,为学生寻找阅读的突破口与方向。2.课外阅读交流课,在质疑解难中把学生的閱读向纵深引进,提高阅读的质量。3.课外阅读分享课,引导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成果在班内展示,与同伴分享,相互借鉴、提高。

面向家长可开设阅读指导讲座。开展主题家教讲座,专题指导亲子阅读,帮助家长理清在家庭中的阅读思路,倡导个性化阅读。每次讲座和指导有针对地确定一个主题,进行以点带面的指导。同时向家长发放宣传资料,不定期地向家长介绍新的亲子阅读的理论、指导方法、好书推荐、近期的阅读信息和需要家校配合的事项等。

四、开展阅读评价,让阅读素养的形成落地

阅读评价在原则上要重过程、重激励、多形式(自评、师评、互评等)、多展示(开展读书交流会、各种阅读竞赛、布置阅读展板、制作阅读小报等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

1.评阅读兴趣。主要从学生的阅读态度与情感介入状况着手评价,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观能动性。

2.评阅读积累。坚持“上不封顶下保底”的原则,规定每个学期课外阅读的图书文章篇目、坚持阅读的报纸刊物,明确量化指标,考查学生是否完成规定的阅读量。

3.评阅读习惯。整合学生、教师、家长这三方面的共同力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价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是否每天进行课外阅读至少一小时;是否在课外阅读时动笔做笔记(笔记的形式可以是思维导图,可以是自己喜欢的词句等等);是否在课外阅读中勤动脑、多思考、多探究。

小学低段是阅读的启蒙阶段,通过各种策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素养,为中、高段打下扎实的基础,更有利于他们将来通过良好的的阅读素质有更大的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猜你喜欢

低段读物课外阅读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巧用绘本——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新路径
迈好从低段到中段的“坎”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