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多媒体 上活新课堂

2018-07-30潘少美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潘少美

【摘要】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信息技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农村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45-01

一、借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原先只能引导学生看教材的插图,现在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儿歌: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青蛙8条腿……教学气氛显然不同。我让大家思考怎样用字母来表示青蛙的只数与腿数的数量关系。刚开始,有同学写错了,但他们自觉地对照屏幕上的儿歌进行验证,很快找出错误,写出了正确的关系式。

我校在校本研修时,我高兴地看到有老师在上《一个苹果》时,插入了两分钟电影《上甘岭》中激烈战斗的片段,作为新课的导入;在上《月光曲》前播放了美妙的《月光曲》音乐,老师们都为同学们创设了特定意境,為学好课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感想:借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所学的对象感兴趣了,你的课堂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二、借信息技术手段可让学生在观察失去方向时、在思维遇到困难时做适当引导,让学生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以前教学,在预设时,猜想学生可能在某一知识点上有困难,会直接用语言进行引导,这就不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使用上信息技术后我在教学《三角形按边进行分类》时就是这样做的。

情景再现:

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建生活用房,梁已经架好了,请从侧面看,屋脊是个三角形,请大家设计设计这个屋脊做成一个什么样子的三角形最好看!

(因同学们刚学过按角给三角形分类,有学生会说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教师听后分别在黑板上画下来,但不要画成等腰三角形。)

让学生欣赏黑板上的图案,结合生活用房想象一下,这样设计好看吗?

生:不好看。

师:显然,这里只从“角”的角度考虑,似乎不妥,那我们再从什么角度思考好呢?

(如果学生能说出从“边”的角度考虑那更好,若不能则电脑出示民居图,引导学生观察屋脊,还无人发现的话,再让屋脊的两边闪烁,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发现两边一样长这一特点。)

师:很好,说得非常对,这说明可以从“边”的角度给三角形分类,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取个名字好不好?

生:好。

让学生议论议论,教师倾听,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把它定为等腰三角形,并说相等的两条边就叫腰。

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买电器》时,出示情景图后,让同学们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同学们提得很多,预设时我制了张幻灯片,估计同学们提出的大多数问题上面都有,我请大家将它们进行归类。同学们很渺茫,一时不知按什么给它分类。于是我将每一题结尾的问题改成红颜色,引导大家思考。还有些同学没明白,我再选择其中的两个问题:“两件电器一共多少钱?电冰箱比电风扇贵多少钱?”让它闪烁了几次,这下同学们终于明白了我们提出的所有问题,其实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种可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一种可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感想:语言可从听觉上引导学生,而这一类教学课件的运用可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训练他们细心地看和耐心地想。学会猜想、分析、验证。尝试着从纷繁的个体中抽象出事物的共性。这方面训练好了学生会终身获益。

三、利用信息技术,师生互动,一起作图画图

传统的《旋转与平移》的教学,教师只能就教材讲教材。有了电子白板,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教师定点,画线段。让学生当堂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电子白板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包括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学生的学习热情随即提升,个个跃跃欲试,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架设一道桥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首先让学生思考:1.将正方体展开要剪开几条棱,为什么?2.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展开后形成多少种不同的平面图?自己动手剪一剪。

情景再现:

师:请大家回答:将正方体展开要剪几条棱?(7条)

有多少不同的剪法?请把你的平面图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生:拿出平面图。

学生拿出一个,教师让学生演示:先折叠成正方体再展开。教师点击触发器,屏幕上出现该平面图照片,教师旋转照片,学生同步旋转平面图,让学生明白同一个平面图有多种呈现方式。直到学生拿完为止。如学生有遗漏,教师再帮学生补充。

师:还有没有?看老师的!

老师全部补充完后,让学生观察分析,给它们分类。如果学生有困难,再用红色表示出关键位置,引导学生思考。共同得出:中间四、中间三、三个二、两个三的分类。在同一张PPT中排列出来,学生很快就会记住这些不同的形状。

师:让学生用规定的语言描述折叠过程,学生遇到困难时用PPT适时提示,学生还有困难再用FLASH模拟演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这一思维过程。

感想:动手操作与课件呈现有效地整合在一起,让在动手中获得的成果集中显示在屏幕上,经过再观察、再分析,将成果有规律的呈现在大家面前,使得知识更具条理性、系统性。便于理解和记忆,从而牢固地记在大脑里。PPT和FLASH在同学们想象遇到困难时适当地给予帮助,有利于帮助同学们在大脑中建立由平面到立体的变化这一动态过程,更具体、生动。

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收集有效信息,证明自己观点

在将西红柿究竟归类于蔬菜类还是水果类的分类时,学生争议很大。我要求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网上的资料也是各说纷纭,究竟谁是对的?这就要求同学们进行辨析了。大家查到了很多资料,从蔬菜、水果的定义谈起,甲方说水果应是木本植物的浆果,西红柿是草本,应是蔬菜。乙方立刻反驳:草莓为什么是水果呢?甲方又说西红柿可以做菜,没见过苹果能做菜,所以西红柿是蔬菜。乙方又说,苹果可做沙拉。甲方说苹果做的沙拉没经过烹饪,只是切好后和其他水果放在一起,浇上些配料,只不过是个拼盘。有的同学查到了西红柿在美国法院里打的官司,说法律认定西红柿是蔬菜。各抒己见……那我们该怎样分类呢?经过争论,终于得出都认同的结论:直接可以生吃的浆果就是水果。可以生吃,但又可烹饪的果实都属于蔬菜类。那么西红柿属蔬菜类了。

感想:我们羡慕国外孩子的学习方法,在信息化的今天,中国农村的孩子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自学到不少知识,获得信息,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在辨析中完善它。我们不必在意观点的严密,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样的学习方法。

信息技术为农村小学课堂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拓展了课堂教学容量,注入了新的教学策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的提升了教学质量。她像一扇窗户,透过她,农村孩子们的视野也开阔了。愿在她的牵引下农村的孩子们更好的融入社会,改变自己、改变家庭、报效祖国。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