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支架教学法在区域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2018-07-30陈芳

关键词:益智美食图形

陈芳

【摘要】支架教学法的思想来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时的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即“最近发展区”。教师的有效指导正是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水平之间的支架,它能帮助儿童分级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深入。在区域活动中,支架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对锻炼幼儿操作能力,增强自信心、发展同伴交往能力等十分有效。在将近一年的区域创设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支架教学法在区域活动中应用策略和大家一起探讨分享。

【关键词】支架教学法 中介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28-01

一、支架教学法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特点

1.有效观察,搭建合理支架

支架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其中重要一个元素,也就是说教师的干预是必不可少的。而区域活动提倡的是幼儿的自主性,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矛盾。所以在创设支架的时候,先要观察幼儿的区域活动,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创设出合理的支架,要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让他们自主地去操作材料,喜欢参与其中。

2.整合设计,打破区域界线

区域活动往往分为不同板块进行,有明显的界线,特别是区域性质差别比较

大的区域,通常隔离明显,如安静的阅读区和富有创意的建构区。但在支架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支架的创设其实是可以跨领域的。

如“同心美食楼”厨师经常操作的“荷叶鸡”活动,帮助幼儿有效练习了打蝴蝶结。然后可以作為支架活动,引入到益智区的“系鞋带”操作中。

二、支架教学法的基本过程

1.分析教玩具的意义,搭建支架计划

支架教学法的首要步骤就是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可以让幼儿独立掌握的组成环节,从而降低难度让他们可以逐一理解概念或者解决任务。

例如益智区的七巧板玩具,这项活动所包含的概念非常复杂。包括各种图形的认知、七块板不同的组合拼搭造型以及放回盒子时,七块板恰当地摆放方式等。

在支架教学法的理念下,笔者根据七巧板的特点搭建了支架计划,如下:

(1)引导幼儿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教师提供图形镶嵌板,让幼儿通过操作摆放,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能熟练辨认各种图形。

(2)了解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师提供图形分割板和等分板,鼓励幼儿自主摆放操作,从而掌握各种图形的分解及组合。如1个等边三角形能分解成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1个正方形能分解成四个或者2个三角形等等。

(3)运用各种图形拼搭出各种造型,如小鱼、小船等。教师提供各种图形的图片纸张、七巧板、造型成品图纸等,让幼儿可以模仿成品图纸,或者发挥创意自己想象。

2.结合主题活动,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

例如中班的教学主题《牛伯伯你好》,通过对牛体型的分解,让幼儿感知长方形、梯形、圆形等形状的主要特征。同时在区域中创设与牛相关的环境,如在益智区投放牛的拼图、图形镶嵌板等。

又如中班教学主题《热闹的超市》,活动开展后,教师在区域中创设了“同心楼美食”,制作了各种美食样品、投放收银台和厨房设备及厨师帽、服务员服装等材料。情境的创设,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十分投入。

3.成人合作、独立探索和同伴游戏

有些支架活动是教师的集体教学,如“同心美食楼”的收银台活动,在开展集体教学《逛菜场》、《参观水果店》、《商品价格调查》等,教师在活动中,引发幼儿积极地思考和探索,逐步让他们熟悉1—10元的交易。

收银台活动开展后,孩子们有的当顾客,有的当收银员,这个过程是同伴游戏,通过相互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操作练习1—10元该如何交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探索隐含其中。

4.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某一幼儿对于众多能力的掌握是有快有慢的,同样,全体幼儿能力的发展水平也是互不相同的。所以,教师在评价幼儿发展状况时,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

如“同心美食楼”区域中,当嘉怡已经学会了包饺子,但米宝还在练习摊大饼,她沉迷于如何把大饼摊得又圆又平整,这是为包饺子在做准备。但在益智区,米宝的图形认知能力却比嘉怡强很多。

面对米宝和嘉怡的状况,我们不能刻板地去评价谁的能力比较强,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总是有他们独特的个性,发展进度也是不平衡的。

三、小结

支架教学法在区域活动中的运用,犹如教师为孩子搭建了一个“支架”,让他们在区域中依靠着这个“支架”有效发展动手能力和思维力。

猜你喜欢

益智美食图形
益智故事会
美食
分图形
找图形
美食都被玩坏了
美食的诱惑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