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课堂的建构

2018-07-30施发湘

关键词:实验探究深度学习高中化学

施发湘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探究是重要的内容,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以及分析能力。当前实验探究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学习,这与新课程标准以及素质教育需要是相适应的。本文基于深度学习对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进行分析,更好的构建探究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深度学习 高中化学 实验探究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96-01

深度学习是深层思维发展的一种解析式学习方法,学生在对知识理解的情况下,通过批判性的思维对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解析,使其融入到原有知识框架内,并能够将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实现最理想的学习选择。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中应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实验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一、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特点

1.注重培养批判理解意识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教师经常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由于化学物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其产生的现象也是复杂的,所以需要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学习,并怀着质疑、批判的态度[1],对化学物质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科学的思考,更好的理解复杂的化学知识,防止学生机械性的学习。

2.注重统一整合知识

高中化学的发展与人类的进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深度学习注重对知识进行统一和整合,将多个学科的知识集合到一起,不仅有旧知识,也有新知识的理解,防止学生知识浅层次的学习知识。

3.注重知识的迁移

深度学习是让学生深入分析高中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性质,能够通过微观的视角对知识进行理解分析,形成高中化学思想意识,并在实际学习中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将化学基本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应用中。

4.提倡实践操作

深度学习能够将高中化学知识与自然、生活密切的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敢于提出问题,并有效的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从化学的角度看待问题,防止出现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化学公式的情况。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

1.明确实验目标,积极开展深度学习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在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活动中体验探究过程,提高学生兴趣,强化学生探究意识与科学素养。深度学习能够很好地与这一教学目标相契合。所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时首先要科学的设定目标,将学生已有知识作为前提,依据学生的实验水平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科学的设置实验目标。如研究《电解质》中“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验时,教材中的实验操作要求比较高,实验现象分析容量大,所以教师可以适当的调整实验,让学生使用纯水、硫酸、氢氧化钡溶液进行导电实验[2],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回答出三者导电性的不同,为之后的实验做铺垫。然后让学生进行课本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电流表的指针会不会变化,说明原因。烧杯中溶液会什么现象,说明原因。通过实验分析问题,教师在绘制出溶液导电性变化的图像,通过图像与实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在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结合已有知识分析实验,并主动探究,能够强化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2.利用实验内容,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高中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教师需要正视差异,使用不同的发展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实验中,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实验基础,整合实验资源,使学生的实验探究以及思维迁移能力得到提升。

如进行“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时,教师先让学生回顾元素周期律,然后比较钠、镁、铝原子核的半径大小,引导学生对这三种金属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进行分析[3]。学生一般会通过结构进行分析,也有学生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教材中的仪器以及试剂进行试验设计与操作,因为学生已经对金属化学性质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能够很好地设计实验并操作,结合实验现象对钠、镁、铝三种金属失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进行观察分析。实验中,教师整合知识,并建立知识框架,能够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自主设计实验并探究,明确同周期金属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规律,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化学知识的内化与应用。

3.科学评价实验,引导学生反思

深度学习主要是将认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进行处理,注重批判学习,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要不断地对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反思、评价,从而更好地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顺利实现深度学习。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制造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对学习探究进行反思,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比如在研究“中和滴定法测定强酸、强碱溶液的浓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中和滴定之后,再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实验,将0.1mol/L的HCL溶液作为标准液,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待检测液,将酚酞作为指示剂滴定。要求学生选取10ml待测液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的数据进行记录。学生完成实验后进行反馈,通过反馈可以看到相同学生在3次滴定中数据是不同的,不同学生的滴定数据也不同,学生会思考,到底哪个滴定的结果才是对的。对原因分析之前,教师选利用PH计对氢氧化钠溶液的PH进行测量[4],并换算成溶液浓度,依据测量得出的浓度让学生研究滴定数据不同的原因,进而得出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标准液的体积。然后引导学生哪些操作对影响标准液的体积。通过分析误差,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实验中规范操作是极为重要的。评价实验结果时让学生自己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回顾实验过程的同时实现深度学习与反思。

三、结束语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深度学习的方法,能够顺利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与反思,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更好的提升化学探究能力,顺利构建化学实验探究课堂。

参考文献:

[1]江合佩.高中化学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J].化学教与学,2018(02):5-9+20.

[2]林立豪,施建梁.基于深度學习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32):56-58.

[3]高志鹏,朱宏卫.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09):86.

[4]黄清辉,张贤金,吴新建.基于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化学深度学习——以鲁科版“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6(06):17-19.

猜你喜欢

实验探究深度学习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