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实验教学中材料准备的重要性

2018-07-30荣晓飞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严谨性充分性趣味性

荣晓飞

【摘要】实验材料的准备影响着实验的成败,是上好实验探究课的关键。只有将实验材料准备好,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亲近科学,提高探究兴趣,掌握探究知识方法,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验材料 趣味性 充分性 严谨性

记得曾经参加过的一次区级优质课比赛,笔者竭尽全力精心准备,踌躇满志,但是最后成绩却并不理想,笔者非常疑惑:自己究竟差在哪里?后来有幸在一次市里的学科会议上聆听了区冠军邵老师所执教的《蜡烛的变化》。还没等课开始,当邵老师在做课前准备——摆放实验材料时,笔者就已经知道自己优质课比赛失败的原因了,那就是实验材料的准备。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实验探究活动来说,我们的“米”就是实验材料。没有材料,我们的实验也就无从开始;没有材料,我们的科学探究便成了纸上谈兵。因此,我们要想提高探究效率,首先就必须准备好实验材料。本文就实验材料如何准备进行了研究。

一、贴近生活添趣味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进而操作、探究这些材料,从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因此,材料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生活,最好是随处可见,随时可得的。

同样是探究《蜡烛的变化》,笔者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们提供了课本上设计的实验材料,循规蹈矩地完成了笔者的课堂教学,自认为天衣无缝近乎完美。但邵老师大胆创新,设计了自设实验自选材料环节,有意识地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材料:蜡烛、橡皮、醋、雞蛋、气球……实验开始时,各小组迫不及待地来到实验材料桌前选择自己实验需要的材料,然后边实验边展开激烈的讨论。邵老师实验材料的准备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让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可以像逛超市一样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极大地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探究气氛十分活跃,笔者自然输得心服口服。

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还发现:除了教师有意收集之外,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不仅可以保证实验材料贴近生活,还可以让实验更具趣味性。

探究《有趣的沉浮现象》之前,在准备相关材料的基础上,笔者还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要研究的实验材料带到课堂上来。结果学生们带来了药瓶、牙签、注射器等许多常见用品,还有苹果、萝卜等食品,这些材料在水的沉浮中的实验效果比笔者精心准备的材料要精彩得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实验中,学生们发现小药瓶空时不会沉,装满水后又会沉下去;还发现,牙签干燥时浮在水面上,浸透水后就会沉下去;注射器装不同的水量,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也不相同……就这样,让实验材料贴近生活,在体现趣味性的同时,提高了实验的效率,也开放了学生们的“大脑”,巧妙地提高了他们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准备充足巧搭配

实验材料不仅要提供得巧,还要提供得多。分组实验探究时,小组人数不宜太多,材料的准备上尽量做到人人都能参与动手操作。

有些教师的实验课上,实验材料数量不足,组内人数太多,部分学生只能呆坐着看实验,听实验,没能很好地参与亲自动手探究的过程,小组的探究活动就难以开展,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就难以完成,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在《认识空气》的实验中,笔者给学生们准备了人手一份的方便袋、杯子;带领他们一起探究《声音的产生》时,还为他们提供了一大包橡皮筋、塑料小球,数学教具中的小鼓,甚至是音乐仪器室的队鼓都被笔者拿来供他们使用;在研究《磁铁》的实验中,我们的课堂上除了一些仪器室里的磁铁之外,还有许多学生们自己准备的磁铁,每个小组的实验桌上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磁铁应有尽有……充足的材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中来,他们用同样的实验材料设计出许多不同的探究方法,边动手实验边讨论,笔者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课堂教学效果。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中“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在用钢尺、皮筋、气球等做实验时,能清楚地看到物体在振动,但队鼓、音叉等物体在发声时的振动却不够直观。于是在教学本课时,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鼓、音叉等主要实验材料,还给学生提供了黄豆、水、泡沫小球等辅助实验材料。这样,学生通过黄豆在鼓皮上跳舞,音叉使水花飞溅等直观现象就能进一步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反复试做,屏避质疑

实验教师都知道:实验材料的准备必须严谨,不恰当的实验材料不仅不会对实验有任何帮助,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导致学生对所探究的知识产生疑惑甚至是误解。

与三年级学生一起探究《身边的科学》一课时,用漏斗吹蜡烛这个实验,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用喇叭口的一面吹气不容易将蜡烛吹灭,笔者设计使用的是课本上呈现的材料漏斗和蜡烛。气力小的学生做起来实验效果很明显,用细口可以非常容易地吹灭蜡烛,而用喇叭口一面却很费劲,蜡烛火焰摇摇晃晃始终不灭,但是气力大的学生用喇叭口一面也可以将蜡烛吹灭,而且自己感觉两种吹法同样轻松,这一结果令学生们十分疑惑。课下,笔者又将实验反复做了很多次,最后,把实验材料中的蜡烛换成了一盆水,用漏斗的两个口分别对着水盆中的水面吹气,效果非常明显:同样用力,用细口一面吹水面出现的水波很大,喇叭口一面吹水面出现的水波很小,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用喇叭口的一面不容易将蜡烛吹灭的原因了。

因此,包括学生准备的实验材料在内,为了保证实验效果,确保实验的科学性,上课前,教师应对每一个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进行试做,这样对学生在实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可以根据遇到的问题,积极改进实验设计及材料的应用,保证学生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并让学生知道:我们要严谨地对待科学。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实验材料的准备影响着实验的成败,是上好实验探究课的关键。只有实验材料准备好,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亲近科学,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探究知识的方法,真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作为实验教师,我们要巧用、多用、慎用实验材料,让实验材料真正成为学生们的探究科学实验强而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严谨性充分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直接有限环的新刻画
Liénard方程存在周期正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解析簇上非孤立奇点的C0-Rv-V(f)-充分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相关因素分析
高职院学生严谨性培养
试谈参考书例习题中的“严谨性”问题
关注解题中所设的隐患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