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节约型城市公园建设实践探讨

2018-07-30余素毅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节约型生态

余素毅

摘 要 莲庄公园创建于2010年,是龙岩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具有龙岩文化内涵及地方特色的生态节约型市树市花主题公园。该园以崇尚自然、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特点鲜明、生态节约为规划建设理念,苗木品种以乡土植物为主,建筑材料本地化,公园管理粗放型,硬景材料选择节能、环保的本地材料。基于此,介绍龙岩市莲庄公园的创建、规划和建设。

关键词 生态;节约型;公园建设;莲庄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2.039

龙岩市莲庄公园(市树市花园)工程是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具有龙岩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的节约型市树市花主题公园,苗木品种以市树香樟、市花山茶花为主;苗木要求自然、全冠、造型多样,特点鲜明、质量高。在绿化植物配植方面,既注重园林绿化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又考虑与该项目二期工程的衔接,同时要降低绿化种植的养护成本,以绿为主、造型为辅,顺应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进行植物配置。尽量少做植物人工化的修剪和造型,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配合高、中、低多层次立体绿化,提高绿化率;硬景材料本地化,以节能、环保产品为原则。充分利用原有的灌溉水渠,提高资源利用率,因地制宜,打造生态型、节约型、功能型城市公园。

1 项目概况

莲庄公园位于龙岩市中心城区后门前,西连莲花山公园,为莲花山公园东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临莲庄路一期,面对莲滨公园,与莲东人居板块隔小溪河相望;北临龙岩市林科所、天泉药业公司,公园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莲庄公园占地面积1.2 hm2,呈带状南北走向,地势为西高东低,原是一块临时搭盖拆迁后建筑垃圾弃置地,整个场地堆弃较多废渣,而紧临莲花山公园有一条贯穿南北走向的农业引水灌溉渠,水源从上游河水引入,水量充足。

2 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

原住建部仇保兴副部长指出,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1]利用周围生态环境的绿化模式,是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約各种资源,提高各种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莲庄公园的设计、施工指导思想是以建设具有地方性文化内涵的生态节约型公园,设计、施工要与周边环境(莲花山公园、莲滨公园、东山人居板块)协调一致,并注重考虑与该项目二期工程的衔接,平面布置与立体布置上充分考虑与莲花山公园登山步道、乌石庵、莲庄路等行道系统相贯通。合理规划园路走向和配置园林建筑,使它们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充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莲庄公园整体地形呈南北带状长条形走势,西高东低,高差较大。原场地内较低处弃置大量建筑垃圾,如果将这些建筑垃圾外运,既增加总体造价,又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同时会使原有地形高差更大。为此,采取将原有建筑垃圾就地堆坡造地形的施工方案。1)将园路控制点布设好,整个公园总体采用结合园路进行排水的思路(图1),即园路处标高较周边绿地低;2)在造地形时先将体积较大建筑垃圾埋在中间底层,较小的堆放在上层,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坡地;3)在表面覆盖80~100 cm厚的黄土进行绿化种植(图2),其中乔灌木种植处先深挖穴换成稻田黑土后再种植。通过这种堆坡深埋建筑垃圾的处理方法,既避免了大挖大填,减少了大量建筑垃圾的外运,又较好地处理了原有地势西高东低高差较大的问题,使整个公园地形地貌既有高低缓急变化,又能与莲花山公园平顺的衔接,使之融于一体。

在公园亭廊、水池、冰裂纹广场、仿生竹亭广场的布局上,充分结合原有的地形和高差,如亭廊布置在原先地势较高、地质基础较好的村道上,而水池则布置在亭廊前原有场地低洼处,这样亭廊与水景因原有地形就有了高低错落的变化,同时减少亭廊基础处理和水景挖运的费用。结合原有农业灌溉渠在水池附近建取水口,把渠水引入水池,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降低公园的运行费用。在冰裂纹广场、仿生竹亭广场的定位上,结合路网和高低错落的原则,将它们布置在原有的地形标高不同的位置,大大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挖填工作量。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既塑造了高低错落富有变化的地形地貌,又合理节约了施工费用。

3 生态节约型园林建筑和铺装的应用

成型的园林离不开建筑,生态园林也不例外,没有建筑的园林是有缺憾的园林。园林建筑不仅可供游人避雨雪、休憩、赏景,而且建筑本身也是景。生态园林中的建筑可以画龙点睛、显示意境,对植物景观点石成金的作用。莲庄公园的园林建筑主体是步追东山轩,轩的墙体用本当产的青砖砌筑,同时砌筑漏窗;屋顶用当地产的青瓦覆盖,柱子和天花板采用仿木纹装饰,而地面则用仿古透水砖铺装,配以匾额、楹联,体现出古朴的闽西特有的建筑风格(图3)。青砖和青瓦是本地农村拆除老房屋后的旧材料(图4),既节约了大量石材和木材的使用,又减少了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节约了建筑成本。

公园的入口主广场和竹亭广场的铺装是采用本地的粒径大小不同的天然河石进行铺设,其中竹亭广场应用河石嵌草模式(图5、图6)。而贯穿整个公园的游步道则全部采用仿古透水砖结合透水基层进行铺设。通过天然河石和仿古透水砖的应用,提高了园林景观效果,降低了工程造价,又充分提高了雨水的回收利用率。

4 生态型市树市花园

生态园林的主要特点是突出植物元素,充分挖掘植物丰富多彩的美学特性和生态效益。在经济方面,生态园林造价低、生态效益高。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应以其生态学特性为第一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绿化建设首先必须遵循的原则,使园林树木达到成活、成林、开花、结实、树形优美的效果,形成的森林植物群落具生态稳定性,对间歇性的灾害因子影响有一定的抵御能力,而乡土树种具有对本地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在莲庄公园植物配置的施工中,苗木品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大量采用市树香樟、市花山茶花为整个公园的骨干树种(图7),且全部苗木采用自然、造型多样的全冠移植苗,特点鲜明,保证了植物的总体成活率和绿化景观效果。

4.1 苗木品种的配置

莲庄公园的乔木配置骨干树种是胸径12~30 cm的香樟全冠苗,其中以胸径12 cm的香樟为主,另外还种植了蓝花楹、木棉、红千层、台湾栾树、黄山栾树、凤凰木、玉兰、红花洋紫荆、枫香、红榕、柳叶榕、银杏、朴树以及无患子等20多种乔木,以常绿植物为主,又有落叶植物、色叶植物,同时点缀多品种观花植物。通过不同规格的树冠,不同表现形态的乔木搭配,结合坡地的高差,大大地丰富了公园的林冠线。灌木的主体树种是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和不同花色的山茶花,有五色茶花、红宝珠、铁骨牡丹、大红绣球、红露珍、六角粉莲、花露珍、状元红和香茶花等,还配置了紫薇、木槿、石榴、多花矮化红千层和黄花槐等50多种不同形态规格的灌木。在灌木配置上,充分考虑其生态习性,如茶花喜半阴,榴、紫薇喜阳,幌伞枫、巴西铁耐阴等,结合上层乔木进行合理搭配,做到随着四季变化形成四季有花,季相变化明显、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地被配置上主要考虑地被植物的生态习性及不同地块的光照量进行相应的种植,种植了巴西野牡丹、红花继木、毛杜鹃、八角金盘、肾蕨、合果芋、鸢尾、石蒜、麦冬、风车草、翠芦莉、双色茉莉和春羽等60多种不同地被植物。而在水池及其周边的植物配置上,以营造自然、野趣、生态为宗旨,种植王莲、睡莲、荷花、水生美人蕉、泽苔草和再力花等28种不同规格的水生植物。

莲庄公园的乔木、灌木、地被以及水生植物以乡土植物品种为主,而乡土植物由于其地域的原因,在长势、耐旱节水、抗病虫害、降低成本等诸方面都是很好的选择,同时对营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自然生态型的城市园林景观和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植物配置上,尽量少种需人工化修剪和造型的植物,总体以乔木为主,灌木为辅,配合高、中、低多层次立体绿化(图8),形成多层次、多色彩、多树种、多香气及自然优美的生态景观效果,提高绿化率[2]。多种乡土植物之间相生相伴、相辅相成,苗木自然生长,绿化持久,有效减少了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据不完全统计,园林绿化行业水费开支约占维护费的30%,因此,要降低园林绿化维护费用就要推广节约用水技术和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3]。

4.2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础

城市园林绿地重视生物多样性的应用,主要在于增加植物物种的丰富多样,以及生态系统群落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将观赏植物材料进行科学艺术的组合,充分展示乔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及水生植物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满足城市绿化美化等各种功能的审美的需求。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香气及自然优美的生态景观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5 结语

在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时要因地制宜,合理处理城市公园绿化建设和运营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做到变废为宝。在建筑材料选材上,提倡使用各种地产材料,推广节约型材料,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风格。在绿化植物配置方面,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兼容已长期驯化的外来植物。要根据生物多样性原则,做好乡土植物品种的选优和节水耐旱型新种群的引進,以及野生植被的开发利用。既要注重园林绿化与环境的协调,又考虑降低绿化种植的养护成本;既要体现城市地方特色,又要提高抗污、净污能力以及生态效益,有效地降低城市园林绿化用材。要以绿为主、造型为辅,以乔木为主,配以灌木、地被、草等高、中、低的多层次立体绿化,既提高绿化率,又能取得“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季苍翠”的绿化综合效益。

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人地关系,要从建设和谐社会和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 钟健.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要求全国开展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工作[J].城市规划通讯,2006(17):9.

[2] 古炎坤,庄雪影,陈定如,等.关于广州建设生态文明花园城市的思考[J].广东园林,2011,33(1):9-15.

[3] 李育全.浅析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J].广东园林,2009,31(2):70-7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节约型生态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构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实施策略
节约型高校建设初探
基于节约型的休闲农庄规划设计探讨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