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

2018-07-30施国友

魅力中国 2018年9期
关键词:班级环境班集体建设和谐

施国友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班集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和谐班集体”就是在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舒畅的心理气氛中通过多样的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自觉的主动活动,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获得健全、充分、全面的发展而创设的一个友善、民主、平等、相互理解、相互进取的班集体。本文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从多角度对构建和谐班集体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和谐;班集体建设;班级环境;师生关系

加强班集体建设,构建和谐向上的班风,是班级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要使学生尽快步入轨道,让班级工作运作和谐,而且成为一个奋发学习,和谐向上的先进班集体,班主任必须要有精湛的教育艺术,高度的责任心和慈母般的爱心来教育和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的心灵产生向上的动力,和谐向上的班风才能形成。在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生涯中,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要与学生为集体,为事业的高度责任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一种主度负责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重要教育手段。如果学生对集体的事情麻木不仁,不管不问,对于集体交给的各项任务总是敷衍塞責,那么,学生的集体意识也是培养不起来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教师要对学生经常性地进行“集体荣誉高于一切”,“为集体争光而光荣”等方面的教育,才能逐步真正地使学生增强集体的责任感。要抓住时机,创造成功。抓住时机,这是集体凝聚力升华的关键。如每学年进行的运动会、文艺晚会、诗歌朗诵会、各类比赛等大型活动等,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有利时机,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使之人尽其才,努力创造佳债,获得荣誉,这样班级凝聚力自然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成长。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是青少年终身发展的基础。用健康的心理塑造人,既是管理班级的手段,也是建设和谐班集体的目标。在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许多问题,如性格孤僻、承受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并不属于思想方面的问题,也无法用思想教育来解决,更不能靠制度来约束,这样往往适得其反,有时甚至酿成严重的后果。我们要认真调查,善于观察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既要重视共性问题,又要关注个别问题,开展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短期见效的集体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生动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个别的心理咨询,及时有效地解决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从而使同学们认识到集体活动的效力和集体协作的力量,获得克服困难、实现集体目标的信心;具备了较强的适应环境和承受困苦的能力。此时,再不失时机地提出创建和谐班集体的目标,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管理

班主任应协调各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一个班集体,大体上都是由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组成的。对不同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使他们在班集体中都能得到发展。如一些优等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帆风顺,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常深得老师的器重。而一旦遇到挫折,他们极易产生感情的波动,苦、忧郁,甚至受到很大的心理打击和心理损害。这也是造成他们将来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作为教师重点应培养优等生坦荡的胸襟,不断地提高其对困难和挫折的认识水平,提高他们抗击挫折的信心和能力。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四、建立平等的师生交流平台

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润滑剂,这要求我们在思想工作中必须发扬民主、广纳民意、集中民智,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长之间搭建民主、和谐的桥梁。老师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宽容学生,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爱,更要让学生享受到爱,学会爱,这是师德的根本。因为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才能“受其术”。具体说,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爱好、需求、创造、意见、权利,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情绪稳定,并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学生有丰富的情感,需要倾诉,需要理解。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成长,就要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的师生情感交流平台,使学生可以向教师自由地表达意见,教师则应认真倾听,仔细解读。

五、构建和谐班集体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集体要维护自己的统一,必须有一定的行为准则与判断标准,这就是集体规范。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同时还要以此为依据,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在全体成员的参与下,制订若干合理而且可行的具体条例与规定,如班级公约、课堂常规、学习纪律、卫生公约等,以引导和规范集体成员的日常道德和学习等行为习惯。在行为规范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几点:一是要使制度条例真正成为集体全体成员的集体规范。如果集体规范制度脱离实际,不切实可行,或者只是班主任或班干部等少数人的思想,而大多数集体成员不认同,就难以转化为全体成员的约束力,实施起来,效果肯定不佳。二是制度管理必须与学生的自我管理相结合。学生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进行管理的主体,只有当学生高度自理并积极参与管理时,才能达到班级管理的最佳效果。自我管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树立集体主人翁思想的过程,也是班集体凝聚力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三是要十分注重教育性。执行纪律和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维护集体利益,为每个成员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那种动辄处罚、以罚代教的管理必然是失败的管理。实践证明,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出科学的合理的行为要求,并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和训练,巧妙地运用形成规范的心理机制,就能够逐步将管理目标转化为集体的价值观和集体的习惯,进而形成训练有素的班风,为构建和谐班集体提供保证。

总之,加强班集体人文精神建设,构建班级灵魂,督促理论知识的学习,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使学生“成人成才”。

参考文献:

[1] 雷晓锋.学生班集体建设案例研究.思想教育研究,2009(增刊1)

[2] 李明.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学生班集体建设.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4)

[3] 董惠英.学生班集体建设刍议.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

猜你喜欢

班级环境班集体建设和谐
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提高幼师生的教学技能
例谈在环境创设中激发美与智慧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忽视也是一种爱
幼儿园大班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让孩子开拓自己的“天地”
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