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
2018-07-30王要
王要
摘 要:公共艺术散布于城市公共空间的各个角落,兼顾功能与美感,融深刻的理念于现实素材中,与观众之間形成一种亲切互动的关系,影响人生态度和审美观念。本文针对公共艺术的弊端提出了以相应的管理办法为纲,考虑整体的城市设计,重视艺术家的个性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公共艺术;城市公共空间;介入;互动;发展策略
随着城市建设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的转向,城市空间的文化形态和精神价值被重塑,城市的品质、内涵和历史底蕴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城市的功能从物质生产和交易中心拓展到凝聚大众共同记忆、促进人文艺术交流、提供民主、多元、开放氛围的共生空间。在城市日益注重文化氛围的发展背景下,顺应市民交流、休闲、娱乐需求的聚集空间构成了城市沟通感性经验的场所,传达着城市人文形象的公共艺术也因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伊格尔顿在《文化的概念》中指出,有形的物质文化可以最直接和生动地展现出一个城市的面貌,通过各类城市空间的建设,来表达蕴含的城市文化。精神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的内涵,它一方面以思想、记忆、感受等无形的状态存在于市民的意识之中,另一方面则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得以保留、传达和体现。[1]公共艺术就是用有形的物质载体表达无形的文化意识,用空间上的形态连接情感上的互动,通过城市雕塑、环境景观甚至歌舞表演来记录历史文化,宣传风土人情,颂扬城市精神。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基本概念
公共艺术的含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方面。从广义上来看,公共艺术指的是所有设立在公共空间与大众交流的艺术形式,其种类包括绘画、雕塑、景观、建筑、园艺、摄影等传统艺术形式和声、光、电等新媒体艺术,还有现场的艺术活动和艺术表演等。狭义的公共艺术还需要具备“公共性”,即作品应该满足公众需求,符合大众审美品位,将公众的参与、互动和评价纳入作品展示的一部分。这种“公共性”不是浅显地迎合公众的审美眼光,而是承载了公众的利益,彰显了公益精神,成为了人与自然人文环境沟通互动、人与其他人相遇交流的媒介。城市公共空间广义上指的是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即大众交流、交往、娱乐、学习的空间,既包括公园、广场、街道、博物馆等公共休闲空间,也包括公众临时交流的不固定空间,狭义所指的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使用的室外空间。本文提到的是狭义的公共艺术和广义的城市公共空间。
二、介入的理念诠释
顾名思义,“介入”即艺术家介入特定的现场开展事件性艺术,通常需要观展者参与完成。艺术家需要结合现场环境的构建进行布景,用视觉、听觉、触觉的符号营造生动的对话与情节,表达植根于现实社会中的文化、哲学和美学观点。
介入是一种新颖的艺术理念。在形式上,它的新颖体现在艺术家采用丰富的媒介在现场、艺术家、观众、作品之间创造了多维度的对话环境;在内容上,它的新颖之处在于利用现场环境呈现批判性的公共艺术,从艺术的视角去剖析社会现实领域,成为连接人际交往的桥梁、增进大众交流的平台。在当代艺术的审美语境中,这种崭新的创作方式成了新路标,指示着艺术生成伦理的方向——融解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边界,创造艺术与社会共生的综合体。
三、当代我国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亮点
(一)美感与功能并重
公共艺术作品基于其本身固有实体的视觉上的美感固然富有感染力,但是其深层次的美感革新了我们对于艺术与空间的关系的理解,这种有深度的美感不限制于作品本身的形体内,而是扩展到了人与作品发生交互的领域。另外,作为公共空间形象的代表,公共艺术的功能是促成世界上的每个人和其他人相遇、和优美的空间环境相遇,传播历史意蕴和现代精神,唤醒人们内心深处对于艺术的共鸣——公共艺术因此而联系着城市的健康发展与居民的安居乐业。艺术家单增在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上的作品《天行健》向观众展示了三个浑圆的、缓缓爬动的蜗牛形象,呈现出一种饱满、真实、并富有自由运动和表现力的视觉美感。在观众与雕塑零距离的接触时又拾起了童年的记忆,感悟到蜗牛自强不息的精神美感。
(二)现实与寓意交融
公共艺术立足于现实素材,蕴涵精神寓意,丰富了大众对于视觉文化的解读。它在现实的素材和设备中创造出想象的艺术形象,用通俗的叙述传递了高雅的艺术追求,通过启发观众的感官来叙述永恒的概念。设计师匠心独运地用自己的艺术理念重塑空间的内涵,精心地将艺术融入空间,超越对艺术本身的关注,使公共艺术成为日常生活总体布局的一部分。公共艺术超越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外延,其触角延伸到情感与精神领域,它在流动的时间里谱写精彩的视觉形象与空间画面,给观者建构了多元的、自由的思想疆域。在“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大型户外装置中,艺术家徐冰以具有地域特色的山石为创作材料,精心营造出介于二维绘画与现实之间的“二维半”效果,将理想的境界寄托在现实之中,表达出自己对城市及社会责任的独特思辨。
(三)观看与互动兼具
公共艺术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事件,它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阻隔,将艺术渗入到日常生活中。它可以吸引大量的观众参与和互动,为他们营造一种全新的体验艺术和创造艺术的机会,这种艺术行为不同于往常的观看方式——它传达了主观的审美趣味又解读了个人和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在人际交往日益淡漠的当代社会,公共艺术的介入促进了交流沟通、增进了共同认知,对于修复社会交往的纽带是有益的。公共艺术通过“介入”社会和生活来摆脱掉再现社会的传统形式,体现了一种寻求突破、追求变革的进取精神,它创造了一个平等、文明的艺术交流氛围,引导建立一种更具参与性和创造性的社会结构。
雕塑家王中的郑州“1904公园”解读了如何用公共艺术激发空间的活力,让大众不再是艺术作品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活跃的参与者。其中的火车头雕塑完全由网架做成,孩子们可以钻进钻出,嬉戏玩耍,车厢可供大人谈天说地;铁轨的一端有一对手拉手轧铁轨的小情侣的铜塑,30米的铁轨刻有中国古代描绘爱情的诗歌,引导情侣进行爱情占卜;还有“铁轨上的轧道车”和“打信号灯的人”都接纳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参与互动。“1904公园”赋予了艺术以生命,让大众在言谈和运动之间回味一座城市的历史。
四、当前我国公共艺术存在的弊端
(一)未能深入人心
有些藝术作品的主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紧密,超出了大众文化判断素养的范畴,难以被大众理解和接受。或者,因为观众理解某些现象的方式与艺术家有差别,所以导致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不被认可,甚至被曲解。还有一些作品因为过于平淡无奇而容易被人群忽视,它们的活力在大都市庞杂华丽的大背景下显得微不足道,因此没有足够的力量来制衡于外在的环境。艺术品的好坏不能用物化的标准来衡量,其价值在于是否创造了人与人、人与作品相遇的故事。这些或曲高和寡、或索然无味的作品即使选用了精品的材质和的工艺,也不能给观者打动人心的体验,故而称不上成功地介入了公共空间的艺术。
(二)表现手法欠缺个性
在求快求多的范式驱使之下,当下中国的公共空间规划呈现出同质化的倾向,充斥着引人注目的几何形体和冷峻的材质。创作者们继承了之前的创作流派和风格,模仿着其他人的创意,将熟悉的语汇嵌套进千篇一律的叙述方式,艺术品不再闪烁着哲思的光辉,而褪色成了平凡的路边装置。创作不再有个性与激情,过程变成了道具,方法变成了目的。
(三)与建筑、环境、城市没有关联
由于“规划滞后,建设先行”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公共艺术家,但是在缺乏统一的前期规划指导的条件下,他们无法构建出和谐有序的整体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与相邻的建筑物、景观既没有形象上的联系,也没有深层次的关联,甚至与社会文化格格不入,成了所处的建筑、设施、城市的大背景中极不和谐的音符。
五、发展公共艺术的策略和方法
(一)制定合理的政府文化政策
以规范的、成熟的机制来指导公共艺术规划,可以克服文化建设的重复,避免空间分布的杂乱无序,以科学为基石将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城市公共艺术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需要行政、规划、交通、建设等部门的合作,如果只遵照单一部门的意愿就无法妥善地推进公共艺术项目的进行。公共艺术规划还应该贯彻公共性原则,在以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建立公开透明的评审制度,体现公民意志,还公众以话语权。
(二)将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城市的规划结合起来
发展公共艺术需要重视作品和所处的物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艺术家在创作公共艺术时需要注意作品与周围的建筑、设施、景观在空间上的抗衡、扩张、调和、穿透等关系,让作品不仅有视觉焦点或视线通廊的效果,还发挥情感交流中心和城市意象符号的作用。艺术家要善于在外形多样、制作精巧、意蕴丰富的公共艺术与几何的、庞大的、冷静的建筑物之间建立对比统一的关系,要巧于用自己的作品强化和丰富附近的景观设施的空间层次感,要敢于营造一种依托于城市精神的气势和氛围。唯有将公共艺术作品融入背后的环境,才能带来强大的视觉美感和精神力量,使人们在这种交互共融的空间中收获情感和价值。
(三)艺术家独立地探索艺术
艺术家在创作时应该拥有为了艺术而钻研艺术的纯粹,坚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以整个社会环境为视角进行观察,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自己个性的艺术家与创作对象之间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和谐的对话式的关系,艺术家会尊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并把自己的思绪、情感、理念都投射到对话的对象上,在心与物之间建立独一无二的联结。这样一来,艺术品就不再是其他佳作艺术风格的模仿了,它具有自身的感染力、行动力、思考价值以及讨论价值。发展公共艺术应该发起更多的公共艺术展览,邀请艺术家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才能。
六、结语
精心设计的公共艺术是人和城市公共空间联结的媒介,在视觉形象和精神世界两方面起沟通作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形态往往是抽象的,属于无机的艺术形象,而公共艺术用造型来叙述具体的精神内容。人栖居在天地间,自我的内在世界的塑造源于无机界也高于无机界,公共艺术可以给观者的心理起过渡作用,使人的意识从物质世界转换到艺术境界,再延伸到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里。
近年来,中国的公共艺术发展迅速,但仍然存在难觅知音、缺乏创新、建设无序等问题。要改变现状,就需要相关部门和艺术家通力推进公共艺术的规划变革,通过执行切实可行的规划政策、将公共艺术的发展置于整个城市的规划中、鼓励艺术家的独立构思来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美化谋篇布局。公共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需要一定阶段的磨砺,新时代的中国公共艺术将以崭新的姿态、精妙的情感和深邃的人文精神亮相于美丽的城市空间中。
注释:
[1][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概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2003.
参考文献:
[1]王旻.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文化建设的形式[D].江南大学,2013.
[2]曹武,郑卫民.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介入——浅谈我国当代城市公共艺术[J].中外建筑,2006,(03).
作者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