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连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成效

2018-07-30徐成荣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徐成荣

摘 要 2014—2017年,在云南省孟连县水稻上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配套技术,采用生态调控、物理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措施,使水稻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病虫害防治效果平均提高28.6%,水稻产量平均每667 m2增加64.8 kg,农药使用量平均减少2~3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成效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2.008

水稻是孟连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粮食作物首位。近年来,受气候因素、种植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水稻病虫害发生严重。在生产上,农民又主要依靠化学农药来控制病虫为害,导致病虫抗药性上升,病虫暴发率增加,天敌数量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和农田生态失衡等问题,严重制约孟连县水稻产业健康发展[1]。为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发生为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水稻品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2014—2017年结合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在孟连县娜允镇、景信乡、芒信镇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配套技术推广工作,建立示范区12片面积1 320 hm2,辐射周边面积16 850 hm2。在示范区推广应用生态调控、物理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概况

2014—2017年,根据孟连县水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水稻种植条件,将娜允镇、景信乡、芒信镇作为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该示范区交通方便、土壤肥沃、水利条件灌溉优越。种植水稻为1年2熟制,即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双季早稻以栽插为主,双季晚稻以抛秧为主[2-3]。常发性病虫主要有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稻飞虱、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瘿蚊等。4年来,共建示范区12片,面积1 200 hm2,辐射带动周边面积16 850 hm2。

2 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

2.1 生态调控

2.1.1 推广选用抗病(虫)品种

选用通过试验推广的抗(耐)病(虫)害的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虫)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较长的品种。2014—2017年,先后选用了抗病(虫)的冈优3551、Ⅱ优6号、宜优115、中优177、金优11、宜香9号、宜香725和德农203等品种,淘汰种植年限较长的冈优12、冈优305、冈优881、Ⅱ优63、Ⅱ优2186和Ⅱ优825等较感病(虫)品种。全面推广高抗优质良种,充分利用品种抗性优势,降低了病虫发生基数和为害损失[4-6]。

2.1.2 消灭越冬虫(菌)源

1)深耕灌水控螟。利用螟虫化蛹期抗性弱的特点,在螟虫越冬代化蛹期深耕、灌水灭蛹,灌水至淹没稻桩,杀灭越冬螟虫的幼虫和蛹,降低螟虫发生基数,双季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没稻桩,减轻晚稻螟虫虫源。2)清除稻田周围杂草。水稻移栽前铲除田边、沟边杂草,减少稻田虫源。3)打捞菌核。结合整田,处理田间稻草、稻桩集中销毁,减少稻曲病、纹枯病、菌核病等病源菌的基数。

2.1.3 健身栽培

1)培育状秧。采用旱育水管或覆盖旱育方式育秧,选择肥力条件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作育秧苗床,搞好床土培肥、消毒,均匀播种,培育状秧。2)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长,保持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增强光合作用。根据稻田肥力状况适时调整栽插密度。3)合理施肥。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强磷钾肥,注意氮磷钾合理搭配[7]。4)清沟排水。暴雨过后及时清沟排水,做到沟沟相通,防止田间渍水过深,影响稻株生长。

2.2 物理诱控

物理灯光诱杀是控制效果较好的一项绿色防控技术,具有杀虫范围广的特点,在多种害虫同时发生的情况下,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诱杀,起到一灯多控的作用。2014年以来,在示范区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每2~3.3 hm2

稻田安装1盏,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的成虫,降低了虫源基数,减少了为害。

2.3 生物防治

2.3.1 稻鴨共育治虫控草

水稻秧苗移栽返青后放养鸭子,每667 m2放养15~20只,稻鸭共育期60 d左右,水稻灌浆期赶出。从调查情况看出,稻鸭共育中,鸭子在稻田中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长,能显著减轻稻田杂草为害,同时鸭子的活动除去水稻基部的枯黄叶片和杂草,改善了水稻纹枯病的为害程度,而鸭子的排泄物又是水稻的最好的有机肥料,使水稻健壮发育。稻田放养鸭子还能取食稻田田螺,增加水稻根系活动[8]。稻鸭共育技术是绿色防控,减少农药用量,防控水稻病虫害的一种有效途径,实现了水稻、鸭子的双丰收,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生态养殖技术。

2.3.2 保护利用天敌

在示范区田埂种植豆科等作物,保护利用蜘蛛、寄生蜂等害虫的天敌,增强天敌对稻螟虫、稻飞虱等害虫的控制作用,4年来累计推广田埂种豆保益控害技术152.3 hm2。

2.3.3 生物农药防治

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防治技术,提升水稻品质的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当病虫为害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高效、环保生物农药防治。选用井冈霉素制剂防治稻曲病,农用链霉素防治水稻细菌性基腐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春雷霉素制剂防治稻瘟病和纹枯病,阿维菌素制剂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等。2014—2017年,全县推广使用生物农药面积1 965.8 hm2次,有效控制了病虫为害,保护了水稻安全生产。

2.3.4 推广应用有机抗性诱导剂

2014—2017年,分别在景信乡、娜允镇、芒信镇推广应用有机抗性诱导剂多肽保等。该有机抗性诱导剂可诱导作物产生系统抗病性,降低病害发病率,促进作物根系发育、生长[9]。4年来推广应用有机抗性诱导剂“多肽保”3 860 hm2次。

2.4 科学用药

2.4.1 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选择高活性、高含量、对环境友好型的农药,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新型高效环保型农药和生物农药,在试验成功基础上示范推广新药剂。在农药剂型上,选择对水稻和环境安全性高的水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等新剂型。目前,全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量占农药使用总量的90%以上,其中生物农药使用量已达30%以上。

2.4.2 提高預报准确率、减少防治次数

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县植保植检站坚持田间调查,掌握田间病虫害发生为害程度,适时发布病虫信息,指导农户做好病虫害防治。2)严格按照防治指标进行防治。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与施药次数。3)推广精准施药技术。根据病虫标靶选用药剂,病虫为害程度确定用药次数,控制病虫的扩散蔓延。

2.4.3 专业化统防统治

化学防治是其他防治措施的补充,也是稻田病虫害严重时期的一种应急防治措施。在示范区内采用科学合理防控措施,实施统防统治。1)严格执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安全间隔期;2)坚持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使用生物农药;3)达到防治指标时适时用药;4)推广精准用药技术和讲究施药技术和方法。为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农药的不同类型交替轮换使用。

3 取得成效

3.1 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

2014年以来,通过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水稻主要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据调查,示范区稻瘟病、稻白叶枯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稻飞虱、稻螟虫(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在水稻全生育期均控制在防治指标以内,未发生较大为害损失,示范区防控效果达90%以上,为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辐射区防控效果达80%以上,病虫为害损失率在10%以内。同非示范区比较,示范区防治效果平均提高28.6%,辐射区防治效果平均提高14.3%。农药使用次数示范区平均减少2~3次,辐射区平均减少1~2次。

3.2 粮食产量明显上升

在示范区实施绿色防控,控制了病虫的严重为害,提高了水稻产量。据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测产对照数可知,2014年加权平均每667 m2增59.5 kg,2015年加权平均每667 m2增68.3 kg,2016年加权平均每667 m2增61.6 kg,2017年加权平均每667 m2增69.8 kg。即2014—2017年平均每667 m2增64.8 kg。4年来示范区增粮116.64万kg。按现市场价3.00元/kg计,增收349.92万元。

3.3 农民科技素质显著提高

在绿色防控示范区,对广大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防控技术综合培训,农民的科技素质显著提高,综合防治病虫意识显著增强。1)改变了农民防病治虫单纯依赖化学农药的传统观念;2)通过绿色防控示范区建立及推广应用,广大农民绿色防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由被动推广变为自觉应用;3)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带动了周边水稻种植户能简单应用该项技术。绿色防控示范区建立,对发展绿色农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3.4 农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绿色防控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栽培生态调控为基础,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物理诱控、安全科学用药等防控技术,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了农药生态环境,大大降低了农药残留,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绿色防控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有效促进了农作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从而保证了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4 问题与建议

4.1 存在问题

4.1.1 投入不足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既需要技术支持,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为保障。由于当地财政收入有限,在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及应用中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孟连县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进展缓慢,农户参与和应用的积极性不高。

4.1.2 绿色防控意识不强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和概率,保护土壤种植条件及水利资源,减少水稻作物的农药残留,提高水稻品质。但很多农户绿色防控意识不强,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和应用上表现得不够积极,部分农户在病虫害绿色防控中表现出敷衍了事的态度,这也是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进展较为缓慢原因之一。

4.1.3 部分高毒农药使用仍然存在

孟连县高毒农药使用现象依然存在,主要是个别农户只注重眼前利益,希望在短时间内迅速用较低成本扑灭病虫害,而使用高毒农药;此外,极个别农药销售商为了经济利益不顾相关管理规定仍在销售高毒农药,这是导致高毒农药使用现象仍然存在的重要原因。

4.2 对策建议

4.2.1 强化宣传培训

针对广大农民和水稻种植大户组织专项培训,使他们认识到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重要意义,同时科普一些常见的绿色防控技术知识,增加广大农民及水稻种植大户对相关技术的了解程度,为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4.2.2 加大防控投入

各级农业相关部门加大相关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和投入,为广大农民和水稻种植大户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尽量降低农户在病虫害防治上的投入,避免农户加大支出,提高农户应用相关技术的积极性。

4.2.3 加强农药市场监管

高毒农药在孟连县仍有使用,这主要是由于商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仍在销售高毒农药。执法和市场管理部门应加强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从源头入手,对于销售高毒农药的销售商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使农户无法购买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

4.2.4 做好病虫害监测

病虫害绿色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业技术部门应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病虫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提前预防,并向农户及时通报。通过农技部门和种植户的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虫害扩散蔓延,保障作物安全生长。

4.2.5 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

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推广作用,因地制宜建立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各种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和入户率。通过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区,辐射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普云,熊延坤,尹哲,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进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4):37-38.

[2] 夏敬源.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0):5-9.

[3]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意见》[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6):5-6.

[4] 杨普云,赵中华,朱景全,等.关于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几点思考[J].中国植保导刊,2011,31(11):51-54.

[5]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科学用药绿色防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6] 郑和斌.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及效益[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7):58-60.

[7] 叶贞琴.大力实施绿色防控加快现代植保建设步伐[J].中国植保导刊,2013,33(2):5-9.

[8] 涂云超.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2014(3):23-24.

[9] 赵中华,李春广,郭荣,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情况专业统计办法改进建议[J].中国植保导刊,2017,37(6):80-82.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
“激健”在水稻病虫防治中的应用效果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3年衡阳市早稻重大病虫害全程用药技术试验示范
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浅谈大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