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便民设施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研究
2018-07-30周江坡宗晓萌
周江坡 宗晓萌
(南京工业大学,江苏 南京 211800)
0 引言
“便民”一词即为方便民众。随着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并为了满足现代市民的多方面需求,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型便民设施也在不断地改进及推广。其中,道路交叉路口是城市交通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此节点的非机动车道上放置遮阳雨棚,既可以降低恶劣天气的影响、缓解市民的焦躁情绪,又可以规范市民出行、保证交通安全。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部分新型便民设施已经在城市公共空间投入使用,如杭州,从2007年就开始在非机动车道红绿灯路口安装遮阳棚[1]。从其功能性、形式感和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给城市公共空间的新型便民设施的设计和运用提供了多样化和人性化的参考。
1 便民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
1.1 便民设施概述
便民设施属于城市公共设施,是能够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一般可以分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两类。在实际调研中,根据居民的需求现状及习惯用语,可以将社区服务设施分为三大类:生活服务设施(超市、菜场等)、市政设施(供电供水供气、道路交通、银行等)、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办公用房、养老院等)。一座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状况也反映了该城市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它的分布与运用则直接影响到该城市的布局结构及市民的生活质量[2]。
目前,诸多城市的部分便民设施存在闲置情况,比如:共用电话亭、共用座椅和公共凉亭等。导致这些资源浪费的原因主要有:1)市民受制于设施本身单一的功能性;2)市民由于自身的需求意愿有所滞后。从便民设施自身角度出发,这就要求其必须改变设计模式,让便民设施不仅从功能上便民、利民,还要给市民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自主选择空间,做到及时有效的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也就是说,市民从被动式接受慢慢地转变为自主筛选的交互使用模式,从而起到双方受益的效果,让城市便民设施做到以人为本、服务于民,转变为新型便民设施,体现出其真正的便民价值。
1.2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城市公共空间是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共同使用的空间,也是城市空间里促进市民交流、活跃生活气氛的重要场所,如街道、广场、公园、停车场、公用运动场等。街道中的非机动车道空间是市民日常出行的必经场所,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也是一座城市交通文化的形象象征之一[3,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机动化进程逐步加快,市区机动车、非机动车增长所产生的交通需求远远超过了基础设施增加所产生的交通供给,导致交通供需矛盾进一步激化[5]。就城市的非机动车道而言,市民在此空间的活动一般具有流动性,但在道路交叉口的节点处则会出现短暂的停留,面对红绿灯,少则需要几十秒,多则需要超过1 min。虽然时间不长,但如果遇到烈日或者雨雪等恶劣的天气环境,行人在等过马路,他们往往会缺乏耐心,甚至会产生烦躁情绪,抢在红绿灯交换前加速通行,或者对红绿灯视而不见,这就导致行人闯红绿灯、互相碰撞等交通违规行为频发。
单纯依靠人力来指挥和疏导非机动车道的交通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形势下的管理要求,这就需要新型的道路公共设施来为此提供安全保障。在这样的现状下,非机动车道红绿灯路口的遮阳雨棚便应运而生。
2 新型便民设施的特性分析——以非机动车道遮阳雨棚为例
较早期的便民设施而言,新型便民设施首先摆脱了功能上的单一性,除了给市民提供了相应的便利服务之外,还能发挥其他方面的用途。随着全球气候恶化的愈演愈烈,诸多城市频频陷入高温、雨雪等天气危机,非机动车道的行人相较机动车道的来说,在遭遇此类天气危机的情况下,极为缺乏道路便民设施的保护,导致非机动车道路口秩序混乱、行人出行延误等现象的发生。非机动车道红绿灯路口遮阳雨棚的出现,较好的解决了此类新时代环境下产生的部分社会问题。考虑其本身的设计,包括形式、空间、用材、安全性等方面,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进行改善和运用。
2.1 早期遮阳雨棚的特性
绿岛遮阳,行人受益。从字面上理解来说,遮阳雨棚的功能就是为行人遮阳蔽雨。试想,烈日当空,当行人站在空旷的斑马线前等红绿灯,有无遮阳雨棚必然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在遮阳雨棚内,行人享受阴凉,倍感惬意(见图1);暴晒在烈日下,行人酷热难耐,深感焦躁(见图2)。相关数据也显示:同样在室外,遮阳雨棚下温度明显较低。早期,遮阳雨棚的出现,基本解决了行人在红绿灯路口遭遇恶劣天气时的困扰。这一便民设施的投入使用深受市民的好评,已经成为市民出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些人称赞道:遮阳雨棚的出现,给行人搭起了一座“爱心绿岛”[6]。
棚内驻足,井然有序。当行人身处遮阳雨棚内等候红绿灯,可以有效缓解因天气问题所产生的负面情绪,避免部分市民为躲恶劣天气急着赶路不惜闯红灯的行为,从而有效的降低路口的交通违章率。不仅如此,遮阳雨棚划分的空间,自然的形成了一个红绿灯等候区,将行人圈划在内,这也给交通部门减轻了人力维持秩序的负担。
2.2 新型遮阳雨棚的特性
造型方面:遮阳雨棚作为非机动车道空间的便民设施,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自然也要强调其形式美。分析早期的红绿灯路口遮阳雨棚(见图1),4根立柱置于地面,在形式上过于繁琐,并且占地面积较大,同时也与周边的公共环境格格不入,随着市容市貌的不断改善,遮阳雨棚的形式美也在提升。以宿迁市部分路段的遮阳雨棚为例(见图3),其采用双柱式,双柱置于路边,造型简洁,这样既做到化繁为简,又能减少遮阳雨棚的占地面积。立柱使用白色,棚身使用绿色,与周边的建筑和绿化进行了有效的融合,让遮阳雨棚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安全性方面:早期的遮阳雨棚,立柱直接安置于地面,如若遭遇强风、强降雨等天气,必然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新型遮阳雨棚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在材料、结构、安装工艺等方面强加注意,比如采用轻质钢材。也可根据地域的差异性做适当的调整:如沿海城市,风力较大,就可以采用双柱式来保障遮阳雨棚的稳固性(见图3);内陆城市则可以采用单柱形式(见图4),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做到适当的节约成本。
文化宣传方面:棚顶宣传,增光添彩。相较于前期功能单一的遮阳雨棚来说,近几年的新型遮阳雨棚在慢慢扩大其功能性,除了满足基本的实用功能之外,新型遮阳雨棚同时也具备了宣传功能(见图5):在部分雨棚的顶部,留出了大量的面积来做文明出行的公益广告,使遮阳雨棚成为交通法规和文化宣传的载体。这一改善,充分体现出新型遮阳雨棚功能的全方位性。
2.3 遮阳雨棚的前瞻性
当今社会在飞速发展,红绿灯路口遮阳雨棚从出现到现在不过10年之际,在这过程中,从外观、材质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善,可见其发展速度之快。目前,南京、徐州等地也正在筹划新型遮阳雨棚的设计及运用。随着遮阳雨棚使用率的提升,加上多媒体和当下人工智能的技术运用,今后的遮阳雨棚将会是集现代化、智能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便民设施。
3 新型便民设施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多层次运用
随着社会需求的日趋多样性,便民设施也在不断提升其设计标准,从原始的基础公共设施发展到现在的新型便民设施的运用,经历了从功能上由单变多、形式上由繁到简、理念上由物及人的过程。如今,新型便民设施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层面,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运用中,包含了基础实用功能性、造型上的视觉形式美以及理念上的以人为本[7]。
3.1 实用功能
“能用”是基础设施必备的实用功能,如今的便民设施早已满足这一功能要求,设计师们能做的就是扩大其能用面,从过去的单一使用,到现在的多功能使用。就遮阳雨棚而言,从前期单一的满足民众遮阳蔽雨的需求,到现在可以提供智能化的指示功能,这些都是对便民设施能用面的扩充设计。
3.2 形式美学
“好看”更多的是从视觉角度出发,随着民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以往“重功能、轻形式”的观念已经被淘汰,各地公交站台的更新迭代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便民设施而言,它们既是一座城市某一时期的历史缩影,又是现今装置艺术的代表,从视觉上就能直观地在空间里反映出其特征[8,9]。便民设施在造型上不断的推陈出新,从它们身上既能看到前期的保留,又能感受到当下的形式元素。
3.3 以人为本
“好用”是建立在前两者的基础之上,也就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好用是针对人和物两者而言,是相互存在的,只有两者交互共处,才能实现这一点。便民设施的主体使用者是民众,随着时代的进步,再实用的设施,外观上有所欠缺也会被淘汰,同样的道理,造型上再赏心悦目的设施,满足不了受众的实用需求,也会被取而代之,只有满足了能用和好看,才能成为“好用”的便民设施。如今,新型便民设施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运用,正在不断满足受众的多层次需求,只有从消费者出发,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交互设计理念,才能更好的便捷为民,服务于民。
4 结语
新型便民设施的不断普及给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像红绿灯路口遮阳雨棚、智能公交站台、道路指示牌等[10],它们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经不再是只为满足单一的功能性而存在。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使便民设施从功能、外观、交互等多方面展示其新时代的特点。但万变不离其宗,新型便民设施的运用始终围绕“便民”二字展开,因此,其设计首先要满足民众的使用需求,从而实现人和物之间的交互共荣。就大而言,新型便民设施犹如一座城市的标牌,能够展示不同地域的独特魅力,最终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