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能源革命提升能源自主保障能力
——两会代表、委员共谋能源行业改革发展新思路、新举措

2018-07-30

中国煤炭工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煤炭能源

能源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石。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又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战略地位。未来30年,我国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确保能源安全是我们重要的工作任务。两会期间,就如何深化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能源转型升级,构建安全、高效、低碳、可持续的能源保障体系,许多代表和委员以及政府部门有关人士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提升我国能源的自主保障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把重点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下来

京津冀污染之所以重,来源还是排放,排放还是来自于产业结构。京津冀“2+26”个城市国土面积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但是3%的面积上排放着我们国家10%的二氧化硫,15%的氮氧化物,如果不在产业结构上做根本的调整,我们要从根本上治理大气污染还是一句空话。二是能源结构,还是要改变偏煤的能源结构,京津冀地方不大,但是单位面积、煤炭的消耗是全国的五到六倍,所以要坚持把重点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下来。另外在北京地区的冬季清洁取暖要稳步推进。三是交通运输结构。现在相当多的物料是通过公路运输的,要提高铁路货运比例,同时对重卡的超标排放要严加管控,当然大气污染治理还得有区域的联防联控,因为它是相互影响的。

黄润秋

袁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利用好关闭煤矿资源,间接推动煤炭去产能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煤矿7100处。预计到2020年,我国去产能煤矿数量将达到1.2万处,到2030年将达到1.5万处。煤矿关闭或去产能后,仍赋存多种可利用资源,比如地下空间、水、煤及共伴生资源、土地等。去产能煤矿普遍存在直接关闭、一关了之的现象,煤矿直接关闭不仅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和国有资产的损失,还有可能诱发矿山安全、环境和社会问题。建议将去产能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纳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统筹部署、科学规划,把握去产能矿井开发利用的挑战和机遇,实现资源精准开发、科学闭坑与灾害治理、去产能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恢复美化的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何满潮:用科技手段抢救浪费的煤炭资源

由于全国煤炭采出率平均不到50%,我国每年浪费煤炭资源30多亿吨,价值2万多亿元。我国目前普遍使用的长壁开采121工法,由英国人在18世纪初发明,后经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不断完善形成欧美技术体系。它是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改变欧美技术体系的技术条件,已经具备。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技术,可将矿井采出率提高到70%至90%。2016年,该技术被写入《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中。目前,该技术已在神东煤炭集团哈拉沟煤矿等50余家煤矿推广使用。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技术可一箭三雕:提高采出率,少打巷道,提高安全性。国家相关部门亟需联合出台规范,制定标准,出台资源税优惠政策,更新教材体系,成立每年100亿元规模的推广专项基金进行技术推广。

何满潮

严纯华

刘怀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应客观公正地评价煤炭

从中国的能源结构来讲,煤是不可或缺、极其重要的能源。过去,由于更重视煤炭开采、运输、使用等环节的效能问题,而没有重视开发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导致了大众媒体的批评。但是客观的来说,煤炭本身没有错,开采煤炭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以急功近利的方式对待煤炭,在开采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开采后的治理问题,开采成本的核算要一体化,要包括开采后回填及生态恢复的成本。在煤炭价格中,要留出这部分费用的空间,不要认为是无理涨价。我们要加强煤炭的高效利用,因为煤炭还是化工、制药的原料,是精细化工非常重要的资源。整体而言,要科学地、整体地、客观地评价煤炭,不是煤炭不好,而是我们人做的不到位。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科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加快开发清洁技术解燃“煤”之急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煤炭过去是、现在是、未来较长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必须要做好煤炭的清洁利用。除加强研发新技术外,还应加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产业化推广。结合地方实际,统筹推进工业重点用煤领域 “煤改气”和基于工业园区的“煤制气”。在天然气供应有保障的前提下有序推进高耗能行业 “煤改气”“煤改电”。对于陶瓷、玻璃、金属加工等适合园区集聚发展的行业,开展集中供气,将高耗煤企业低效、不清洁的分散用煤转化为集中清洁高效供气,将难于监管的分散污染源末端治理转化为可在线监测的前端环保处理。制定和完善工业炉窑、焦化等工业细分领域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和装备标准,规范各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华能董事长曹培玺:统筹新能源和煤电清洁开发协调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实践者和引领者。其中,发电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近年来绿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进入新时代的同时发电行业也开启了新的征程。发电行业将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发电行业转型升级。建议一方面可以统筹新能源和煤电清洁开发协调发展,加强电力需求侧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同时,创新有利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

曹培玺

曹志安

王宜林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电网公司总经理曹志安:推动能源结构优化,构建清洁能源发展体系

要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主动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努力提高非化石能源利用比重,加快构建清洁能源发展体系。我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清洁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最多的国家,但从2017年的情况来看,弃水、弃风、弃光现象依旧严重。针对如何加快构建清洁能源发展体系,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能源战略规划,二是提高电网大范围优化配置资源能力,三是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四是加强科技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天然气供需矛盾短期难解决,加强天然气储运基础设施建设

2017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旺盛,同比增长近20%,而往年增速普遍在5%以下,迎来爆发式增长,直接造成天然气供应形势严峻。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天然气产业发展的初期,管网储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而我国天然气使用具有峰谷差大、消费不平衡的特点,巨大的峰谷差对企业调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天然气供需矛盾在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2018年天然气消费增速约为15%~16%,预计今冬明春天然气供需矛盾仍将比较突出。建议要加强天然气储运基础设施以及国家战略储备和商业储备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永莱:建设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加快促进东北振兴

加快黑龙江及东北地区特高压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建议将哈尔滨东至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纳入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把黑龙江及东北电网融入全国统一大电网,在全国范围消纳黑龙江及东北清洁能源和富余电力,促进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黑龙江及东北振兴。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

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打造新一代电力系统,构建统一电力市场,完善市场机制,是推进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能源清洁转型的战略选择。建议:一是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推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二是加强电网互联互通,构建统一的全国电力市场;三是提高电网智能水平,加快我国再电气化进程。

李永莱

舒印彪

马永生

卢晓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马永生: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逼近70%,国家应加大财税政策激励

近年来中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屡创新高:2017年石油表观消费量达到5.9亿吨,增速为2011年以来最高;全年石油净进口量达到3.96亿吨,同比增长10.8%;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67.4%。预计2018年石油表观需求量将首次突破6亿吨,达到6.15亿吨,对外依存度将逼近70%。石油资源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因此,一定要坚持“立足国内、开拓海外、多元供给”的方针。尽管中国油气剩余资源总量较大,但要实现效益开发却面临严峻挑战。建议国家通过财税政策激励,使企业敢于向未知领域进军。经预测,2025年以后,中国油气新增储量的主体为致密油气、页岩油气和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这类资源规模大、经济效益差,需连贯性的财税政策支持来刺激其产量快速上升。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副主席卢晓光:建立电代煤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北方冬季清洁取暖

根据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到 2019 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到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0%。为推动电代煤加快实施、有效运行,建议研究出台支持清洁取暖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现有可再生能源发展、大气污染防治等资金渠道,加大对清洁取暖的支撑力度,对电采暖配套电网、储能蓄能等设施建设给予政策补贴;完善价格与市场化机制,出台发电侧峰谷电价政策,将清洁供暖用电纳入市场化交易,降低电供暖成本;尽快出台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撑电网企业在偏远地区做好电网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市长龚明珠:煤炭城市可从三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可从延长资源型产业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减排等三个方面出发,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换挡升级。转方式需要同延长资源型产业链相结合,加快煤炭资源转化增值。煤炭城市一方面可着力推进煤电组合、煤电一体化,让煤从“空中”走,另一方面可推进煤化组合,让煤转化走。

转方式需要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破解“一煤独大”局面。煤炭城市应探索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从而提高非煤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转方式还需要同节能减排相结合,煤炭城市应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推动高耗能行业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

龚明珠

陶光辉

张琳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陶光辉:不让资源型独立工矿区成为区域发展的“孤岛”

资源型独立工矿区因矿产资源开发而兴起,以资源产业为主导,工矿区远离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功能相对独立,沿袭着“先生产后生活”的发展模式,但大都走的是 “发现—兴起—鼎盛—衰退—枯竭”的路子,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问题。要从国家和省市两个层面建立完善资源型独立工矿区企业的产业支持政策,把资源型独立工矿区纳入当地城市发展规划。引导和支持所在地城市在推进产业转移工作中,优先考虑、综合利用独立工矿区现有设施和资源,推进发展教育、养老、培训等产业,为资源型独立工矿区产业转型提供路径和空间。扩大资源枯竭城市各种税种分成比例,调动资源型城市培植税源、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增加中央转移支付投入,成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基金。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尽快出台矿山生态修复标准

由于目前全国和各省都没有统一的矿山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直接影响到各地矿山生态修复的成效。建议一是国家要制定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和验收技术标准。但要区分各类不同气候地区(如南方或北方)、不同采矿方式(如露天采矿或井工采矿)。包括矿山地表复绿率、森林或草地覆盖率、树种、草地种类;水质、水量恢复程度等,都应有明确的量化标准。各省可根据国家标准、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二是按标准收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或生态修复保证金。主管部门在审批采矿权时,应当要求矿山申请企业必须根据同类地区矿山生态修复标准,编制矿山生态修复规划、并收取保证金。待矿山生态修复工作验收完全达标后方可退还保证金。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推动能源化工成套技术装备出口

我国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在能源化工领域开发的一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因此,将能源化工技术打造成为我国海外技术输出除高铁和核能外的第三张名片,对促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能源化工技术的出口不仅能够创造外汇,取得经济收益,还在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开拓和保护国外商品市场、带动产品和设备出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对于高度依赖进口的我国石化产业而言,实施能源化工技术出口,对拓展我国油气资源进口通道,助力中国石化企业海外战略升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刘中民

周鸿祎

马兴瑞

全国政协委员、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互联网+煤矿大有可为

实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国之重器,立国之本,应高度重视。现在互联网应该为实业服务。实业现在面临一个很大的弯道超车的机会。如今很多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甚至区块链技术,都需要找到具体的场景。比如如何利用物联网来监测传动机构,很多煤矿利用传感器感知矿井是否安全,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对煤矿进行安全预测等等,有很多可做的事情。如果这些技术和传统行业相结合,恰恰是传统行业技术升级的关键点。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马兴瑞:要实施珠三角煤炭减量管理,加强推进海上风电建设

广东省去年的用电量全国第一,其中30%来自西气东输,70%是本地发电。现在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压力巨大,下一步要实施珠三角煤炭减量管理,加强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并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现在天然气用电的主要问题就是太贵,如果民用天然气价格能降到每立方米2块以下,就可以大规模普及开来。

猜你喜欢

煤炭能源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我家换了绿色能源车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第五章 红色警报——煤炭
煤炭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