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编剧艺术家蓝荫海:《老北京叫卖组曲》来自话剧《龙须沟》
2018-07-30
“麻花儿烧饼呃麻花儿烧饼”“喂!买大小哎小金鱼儿来”“茄子咧黄瓜哎,架扁豆,还有点儿辣青椒哇”,2018年年初,一段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艺术家《老北京叫卖组曲》的视频,在网上、朋友圈里火热传播,很多朋友看后纷纷发出感叹:这才是国宝级的艺术珍品,这些艺术家才是国宝级的艺术大师!
日前,为了搞清楚《老北京叫卖组曲》诞生的来龙去脉,北京电台交通广播的制作人小强和录音师乐乐特别来到人艺宿舍大院,著名的史家胡同20号,采访到了当年的参与者——北京人艺著名编剧艺术家蓝荫海先生。通过蓝老的回忆,再来重温这一段经典节目的诞生始末。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艺术家,今年已经87岁高龄的蓝荫海先生,国家一级编剧,一生奉献给北京人艺。他是京味作家、平民编剧,笔底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浓郁的北京风情。曾创作过《旮旯胡同》《风雨同仁堂》等作品,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别看蓝老年事已高,但他对新鲜事物一点都不陌生,这不,对于《老北京叫卖组曲》年初在网络上的热播,他也同样感受其中。蓝老说:“最近这个热播,很多人看到后,都问我,这个《老北京叫卖组曲》,这人是不是你呀。哎,我觉得这个就很有意义,最近我也想写一篇文章,想说说这件事,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当年,从《龙须沟》最初的排演开始,导演焦菊隐先生就十分重视舞美和音响。为展现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焦菊隐让英若诚带领效果组去收集龙须沟附近的声响。舞台上,织布机的声音、打铁声、叫卖声不绝于耳,营造出真实、生动的老北京胡同风情。而蓝荫海蓝老也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去学习吆喝的珍贵细节。《老北京叫卖组曲》到底是怎么诞生的,作为最早的参与者,蓝老是最有发言权的。从蓝老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老一辈文艺工作者的传承与创新精神。演员们在《龙须沟》的基础上,将原有那些零散单调的吆喝声,经过认真梳理,分别放在老北京某一天从早到晚的规定情境中,按时序排列:如早晨出现卖菜的、卖早点的、卖报的……午间可以出现卖雪花酪的、卖冰棍儿的、卖小金鱼的、磨剪子抢菜刀的……晚上可出现卖臭豆腐的、卖卤煮炸丸子的、卖落花生葵花子的、卖硬面饽饽的……透过这些不同行业的小商贩,由不同时序中的叫卖声所组成的一支“组曲”来展现纷纭驳杂的老北京市井生活风貌……
追本溯源:叫卖组曲来自《龙须沟》
蓝老回忆,那是2012年,适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60周年,院长张和平率领老、中、青三代演员深入到京郊怀柔农村走基层,在露天广场为当地观众演出了自编自创的文艺节目。“我作为一名年逾古稀的‘人艺人’,这次有幸参加了《老北京叫卖组曲》的表演,心情无比兴奋。因为我是60年前曾参加该节目的编创和演唱者之一,我可以自豪地说:《老北京叫卖组曲》节目虽小,但是来头不小哦!”追本溯源,《老北京叫卖组曲》是来自北京人艺的保留经典话剧《龙须沟》,该剧的编剧是文学大家老舍,导演是戏剧大家焦菊隐。话剧是舶来品,剧院演员又是来自四面八方,创作方法极不统一,焦菊隐胸怀对旧的表演方法必须革新的理念,在《龙须沟》开排之初,就旗帜鲜明地向演员提出:要通过这次创作实践,学习和借鉴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为中国的话剧艺术探索出一套科学的表演方法。焦先生的主张激发了剧组全体成员的创作热情,大家在导演的精心指导下,认真分析研究剧本,又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深入到北京南城龙须沟贫民区体验生活,每天都要将心得体会写在日记本上,交导演批阅,与导演沟通交流。进排练场后,每个演员都要编写角色自传,做生活小品,不断为所扮演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外部动作捕捉合理的依据。焦先生运用科学的“心象”学说,指导演员准确地把握对角色的内心视象与外部动作的有机结合,使之逐渐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功夫不负有心人,《龙须沟》上演后,轰动京城,受到广大观众好评。文艺界的专家们认为:该剧的演出为北京人艺现实主义民族化的艺术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话剧《龙须沟》在排练过程中,导演焦菊隐为准确展现北京特定环境中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他提出要在幕后营造出各种小商贩吆喝声的舞台效果。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组长就是后来成为表演艺术家的英若诚同志。他带领几位演群众的青年演员,走街串巷追踪各类小商贩,模仿他们的叫卖声调。回到排演场按照导演焦先生的要求,叫卖声不能单纯模仿,而是应该随着剧情的发展及人物思想行为的变化,起到烘托陪衬作用,经过反复练习运用于剧中达到惟妙惟肖的舞台艺术效果。
“1952年北京人艺去农机厂参观,工人们热烈欢迎演员们唱歌。可唱歌不是话剧演员的长项,事先又没有准备,唱啥呀?当时,还是那位素有‘英大学问’雅号的英若诚同志出了个主意,让在场的《龙须沟》剧组的于是之、英若诚、牛星丽、李翔、董行佶、蒋瑞以及本人等几位演员站在一排,由李滨指挥,大家齐声演唱《龙须沟》幕后小商贩的吆喝声。这临时拼凑的小节目,竟然得到了观众的热烈鼓掌和高声叫好。”
被“人艺博物馆”收藏,永远保留
“演出过后,剧组同志们从这次意外的收获中,得到了启迪。大家反复琢磨、研讨,对这个无名的小节目进行了艺术加工,再创作。为了加强组曲的音乐性,将吆喝声分成男女不同声部,有独唱、齐唱,有强音、弱音处理,并特邀剧院的效果专家冯钦同志配器,将老北京小商贩所使用过的响器‘惊闺’、‘唤头’、‘冰盏’、‘小云锣’、‘小皮鼓’、‘小梆子’等融入组曲演奏,起到增加行业特色的作用,使观众产生意外的审美享受。这个小节目纯属《龙须沟》的副产品,所以最初暂定名是《龙须沟叫卖组曲》,后来因增添了话剧《茶馆》和《骆驼祥子》的幕后叫卖声,又更名为《老北京叫卖组曲》。总之是北京人艺集体智慧的结晶。《老北京叫卖组曲》北京人艺的老、中、青几代演员都能演唱,成为人艺的保留节目。‘文革’前曾在各种晚会上表演,进过人民大会堂、首都剧场,也去过工厂车间、农村地头,很受各界观众欢迎。
“1962年应中央电视台之邀,《老北京叫卖组曲》参加了《笑的晚会》栏目演出,为广大电视观众增添了富有京城韵味的乐趣。不料,此次演出在‘文革’中却遭到点名批评,扣上了‘在三年困难时期,恶毒宣扬美化小商贩,为资本主义复辟招魂叫喊’的罪名。中央电视台1983年春节晚会,特在北京人艺设了分会场,此次导演恰是1962年《笑的晚会》那位导演许欢子同志,她当场特邀北京人艺于是之、英若诚、童超、童弟、朱旭、林连昆、李翔、黄宗洛、牛星丽、杨宝宗、孟瑾、田春奎以及本人等一批老艺术家登台演唱,由李滨持棒指挥,向全国播放,播出后引起观众热烈反响与好评。画家吴冠中观后在《北京晚报》撰文:‘春节之夜,在众多令人欢笑的电视节目中,我特别喜爱人艺合唱团的叫卖,腔调逼真,节奏组织得十分和谐。在美的享受中我被带到了几十年前,初到北京的回忆中,在街头巷尾处处听到的叫卖声,尤其是在寒夜、霜晨,这些叫卖声更感人心肺,声腔是美的,是智慧的创造,但大都诞生于苦难的生活。人艺合唱团的这个叫卖从一个新的角度展示了一幅解放前北京劳动人民的广阔生活画图,对生活的发掘是深刻的,意境深远!’更可喜的是这次强大阵容堪称绝唱的演出音像资料,后来被‘人艺博物馆’收藏,永远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