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

2018-07-29魏强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魏强

摘 要:随着生态与经济平衡性的发展推进,我国的林业种植得到了极大的支持,扩展了种植的规模与空间,在新型的态势下,林业的种苗管理愈发受到重视,在导入先进的科学化技术手段后,林业的种苗已经不再适用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需要提前针对林业种苗的风险做好处理与预防,缩减林业的种苗死亡率,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种苗;管理措施;生产技术

林业种苗目前仍旧没有直观的办法来保障林业的种苗的存活率,其生产技术只能大范围的提高存活可能性,还需要进一步的钻研分析,了解林业的种苗性质,针对性的做出生产的技术处理与管控,同时在科学化的技术渗透下,应同步化的关注林业的科学化管理,以往的管理模式过于墨守成规,应结合林业种苗的实际情况,掌控其水分、地形、土壤、种苗性质等多重条件,规避病害综合性考量利于林业种苗发展的相关因素,维护林业种苗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在林业种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技术人员。在林业的种苗问题上,我国目前仍旧缺乏专业型的人才,针对不同地势与资源条件下的种苗,还没有摸索清有利于种苗成长的科学方式,在生产上或者管理上还处于随意化的模式,一些种植人员本身对于林业种苗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定期的管理操控,让林业种苗自然生长,出现的问题自然也较为频繁,一些生产技术聊胜于无,在技术的干扰下,对于大面积的植株死亡仍旧束手无策,难以针对现场的地形地貌做出合理的分析,使得林业种苗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低下。

2.缺乏市场分析。林业的种苗中,无论是品种的选择还是技术的推陈出新,都应摸索市场的需要,受到不同气候环境的影响,林业种苗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差异来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幼苗,使其茁壮成长,在缺乏市场的考察下,就盲目的选择经济效益较为客观的苗种,或者并没有做出系统的统计,收集的幼苗过量无处消化,造成严重的成本损失,还有的幼苗选择较为谨慎,数量不够,再次的运输中又徒增了费用,一些林业在种苗管理对于前期的准备不够重视,准备中自然也就出现了漏洞,选择的苗种材质较差,或者本身的耐受能力较弱,很容易在外界的干扰下造成死亡,降低整体的种植品质。

3.存在资金短缺情况。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林业发展与种苗管理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改善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投资周期比较长,风险大,短期内很难获得经济效益的提升,故此这也是林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资金短缺。因资金不足从而导致种苗管理方式落后,人才缺乏且素质相对比较低。尤其是近年来,对林业种苗投资管理出现了极大的误区,导致资金大部分得不到良好的利用,進而不能改进树种研发的创新模式及种苗栽培方式,因此林业很难获得长久的发展。

二、怎样解决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加强质量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与改革,林业发展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依据市场环境进行相应地改变与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以市场环境为指导,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集中化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及经验,结合我国林业种苗发展现状,从而实现林业种苗管理的数字化发展模式。

2.加强信息渠道沟通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并推动其行业的发展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讲,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协作一定意义上加快了现代化管理体制的建立,且相互之间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的管理与监督。改变了传统方式上对林业种苗管理方式的测试方法及检测手段,提升了林业种苗管理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了林业种苗满足于市场需求的发展,有利于林业种苗信息的传递。

3.以因地制宜为指导。在林业种苗发展过程中,传统林业发展都是以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进行建设发展的,这就导致大部分苗木种植技术都采取单一的技术发展模式进行林业种苗的栽培,很多林业种苗不能依据实际种苗环境进行技术改善与加强,从而导致市场占有率过低,严重制约了林业种苗的发展。对此,必须因地制宜加强对林业种苗的管理与研究,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进行栽培,进而提升种苗的市场占有率。

4.加强种苗质量的管理。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充分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加强对优质种苗的审查与推广,利用其自身优势进行目标栽培及树种选择。第二,改变传统的林业种植管理模式,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及方法,对于树种的选择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做好各项审查工作。

5.完善种苗科研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对种苗科研人员要加强其专业知识培训及在实践种苗研究检测中的相关经验分析,确保做好相关检测工作。针对稀有树种及防护林要采取多种鉴定形式进行选育保护,进而推动种苗科研工作的发展。

三、林业种苗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1.种子管理。种子经历采收购买过程之后要进行贮藏工作,在这之前要对种子进行充分的脱粒,净化筛选工作。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全面的消毒,催芽之后还要在种苗上覆盖一层草,保持温度的稳定。在催芽时要对播种的种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工作,当种苗的出芽率在7%左右时就可以将覆盖在种苗之上的草清除掉。种子在发芽之后进入苗期,就要对种苗在早晚时间进行浇水,夏季时要避免幼苗阳光直射,可以在种苗之上覆盖一层遮阳网。种苗在秋季到来时生长就开始放缓,这时候就要做好越冬准备,施足够量的肥以便在冬季中能够更好的成长。在冬季如果准备不足就会造成种苗的死亡,所以在冬季中的种苗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的出现,并且可以通过点燃草料使种苗周围的问题提升促进种苗安全过冬。

2.造林管理。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要对林地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创造更加适合种苗生长环境。对林地进行开垦,保证种苗的根部舒适的生长。种苗培育期间要做好抚育工作,对种苗进行及时的松土,将周边的杂草进行清理,使幼苗能够得到充足水源健康茁壮的成长。安排专业的护林人员对种苗进行看护工作,防止牲畜对种苗随意践踏,给植树造林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幼树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出现发育较差的枝条,这时候就需要人工进行修建工作,这样能够促进树木长势高壮,还能够预防冬季火灾的发生。

四、结语

林业种苗是林业事业中的重要一环,林业种苗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技术直接影响林业事业的长足发展,为了能够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要对症下药,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出台优惠的政策。加强林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只有运用先进的管理措施和生产技术,才能提高林业种苗的质量,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颖. 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浅谈[J]. 中国林业产业, 2017(2).

[2]郭献忠. 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研究[J]. 北京农业, 2014(21).

[3]江淞涛. 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 2013(21):59-59.

[4]崔鑫. 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 山西农经, 2016(7):90-90.

[5]胡小军. 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10):141-141.

猜你喜欢

生产技术管理措施
刍议现代木质门窗生产技术
马铃薯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研究
无公害芝麻生产技术
高支高密织物的品种及其生产技术
浅谈变电站变电运行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