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设的思考
2018-07-29焦琳
焦琳
摘 要:由于已有的教育资源,教育内容、学习方式不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拓展青少年学习场所,推动青少年学习社会化,学习资源多样化?如何创新体验式学习方式,拓宽青少年终身学习路径,满足青少年多层次、多元化、便捷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設就显得尤为重要。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是指通过自建、改建、扩建教育系统内的资源或整合社会优质资源而建立的以体验式、互动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为青少年学习平台。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实现了学习场所的变换,变社区学校内的教室为社会活动场所;实现了教学模式的转换,变班级授课制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化,变被动地学习为自主探究;实现了社区教育的丰富性和鲜活性,大大拓展了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设;思考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在组织课堂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探索团队学习、体验学习、远程学习等模式。通过开设学习超市、提供学习地图等形式方便社区居民灵活自主学习,推动各地建设方便快捷的居民学习服务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精神,甘井子区全面试行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我们要深度思考如何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与学校、街道、社区合力做好工作,继续扩大影响,创建品牌,从而推动我区校外教育工作。由于已有的教育资源,教育内容、学习方式不能满足青少年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会资源,拓展青少年学习场所,推动青少年学习社会化,学习资源多样化?如何创新体验式学习方式,拓宽青少年终身学习路径,满足青少年多层次、多元化、便捷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的内涵
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是指通过自建、改建、扩建教育系统内的资源或整合社会优质资源而建立的以体验式、互动式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为青少年学习平台。与传统学习方式相比,体验基地实现了学习场所的变换,变社区学校内的教室为社会活动场所;实现了教学模式的转换,变班级授课制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变化,变被动地学习为自主探究;实现了社区教育的丰富性和鲜活性,大大拓展了社区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形式。
二、上海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设的启示
(一)整合了社会资源。体验基地建设,激发了社会活力,更多社会组织包括民间组织,非公企业参与其中,共同开展青少年体验基地、体验站点建设,实现了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合作机制。
(二)弥补教育资源不足。青少年体验基地、体验站点本身教育的教育元素被挖掘,并在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办公室的指导下,注重体验内涵,逐步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特色体验品牌,满足青少年的多元学习需求
(三)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社区教育的课题课堂教学已经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学习需求,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学习方式实现变革,而体验基地的出现,就是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体验基地的教育服务功能,实现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三、我区体验基地建设构想
(一)在实验探索中推进
发挥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的优势,与学校、街道、社区合力做好工作,继续扩大影响,创建品牌,从而推动我区校外教育工作。为了实现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专业管理;提供社区教育专业服务;了解青少年学习需求;注重成就感受;搭建学习体验平台,探索学习管理模式。要重点推进 “四个一”工程:
打造一个基地特色,形成一基地一特色。通过上学期到各个基地的调研,发现每一个基地都有其各自的地域特色,教育资源也各自不同。本学期,我们要深入研究各个基地特色,充分发挥其优势,让他们的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能。以短片的形式来呈现这些基地的特色,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召开一次素质营交流展示会。在展示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基地活动展示,使各个基地特色得以呈现,让各个基地互补互学,共同提高。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考虑师资、资源共享。
孵化一个素质营基地。少年素质营,重在通过项目的推进使学生校外教育活动不断丰富,从而提升小营员的综合素养。我们将在辛寨子街道书香门第社区建立少年素质营基地,结合当地校外教育实际,针对全国学生核心素养相关要求,挖掘辛寨子街道校外教育的亮点、打造特色,专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体验能力的提升。从而以点带面,在辛寨子推广少年素质营项目,总结经验,抓住资源。
打造一个家长学习共同体。终身学习是当代的主题之一,我们学院本身就是终身学习的示范基地。通过以往的了解,家长也有学习的渴望特别是育子方面的知识的学习,是他们极为渴求的,我们可以考虑在这些方面做一些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在内涵建设中完善
推动“三输出小学生课后服务”活动。所谓三输出,即“输出教师”、“ 输出体验课程”、 “输出体验项目”。青少部将在辛寨子街道蓝城小学开展“三输出”活动。依托蓝城小学托管班时间开展体验活动,青少部首先要了解蓝城小学托管现状,根据学员需要,按需设计体验课程,其次扩大青少部的师资库,如:老年学员、志愿者、大学生等,为今后素质营活动提供有力的师资保证。最后做好 师资的培训、管理。在此基础上,编写青少年校外活动教材和教案、设计制作体验微课,使各个基地的课程和资源不断丰富、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多方联动,积极推动甘井子区青少年校外教育发展。
四、我区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设时间表与工作清单
2017年:体验基地建设的论证、考察,挂牌4个体验基地,召开启动仪式和研讨会。(已经完成)
2018年:
——认定体验基地3—4个,重点打造1个,使体验基地数量扩充到7-8个;
——初步开展体验课程和体验活动;
——初步拟定《甘井子区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设指导标准(试行)》和《甘井子区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设评估指标(试行)》,将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纳入学习地图。
2019年:
——扩充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数量,确保每个街道均有体验基地;
——形成一定的体验课程和体验活动开展体系。
2020年:
——在扩充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数量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特色建设和内涵建设;
——形成一定数量的、稳定的、成熟的线上与线下结合的体验项目;
——具有甘井子特色的体验基地“群”建设初步形成。
青少年教育体验基地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处于探讨和试行阶段,但是社区教育的发展已经到了内涵发展阶段,在实现“弯道超车”的同时,一定要做好“直道竞速”的准备,只有把握最佳时机,脚踏实地,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青少年教育领先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武俊儒;叶海兵;滕凌志;;体验式教学模式在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探索与实践——以温岭市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为例[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年08期
[2]杨春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切实服务素质教育[J];吉林教育;2012年12期
[3陈桃;;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