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发展背景下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究

2018-07-29朱攀博

青年时代 2018年13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

朱攀博

摘 要:为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俨然到了对未来发展做出抉择的关键时刻。现有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正在积极探究自身转型发展之路,转型或转设涉及到诸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是对教育教学的改革。思政课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科学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从而实现独立学院内涵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近期,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也提出了“要整体推进思政课建设,基于创新总要求,大力推动教学改革”的思路。当前独立学院正处于转型发展或转设的关键期,在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案都需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必须课,对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素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科学的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是众多独立学院和学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在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其思政课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对提升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由于受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的影响以及独立学院办学过程中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面临不少挑战。

(一)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相对不足

独立学院为了在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纷纷迈出了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的步伐,于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对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这场“重实践,轻理论”的变革中,思政课不可避免的成为了“牺牲品”,理论课时被大量削减而实践教学却无法得到保证。一些独立学院为了节约办学成本,在学科建设中舍不得投入,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仍是采用大班教学的方式。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单一

一些独立学院在思政课的教学中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主,“老师讲,学生听”为授课的固有模式,教学中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这样的教学形式和方式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导致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师资力量薄弱难题亟待解决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引进人才的难度较大,因而导致了师资力量薄弱。在独立学院担任思政课教学的大多为硕士研究生一毕业就登上了讲台的年轻教师,因其自身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规律缺乏充分认识,加之担任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所以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尽管一部分年轻老师在经过几年的历练后,在教学能力、科研水平、职称等方面都有了提升,一段时间成为了独立学院思政教学的中干力量,但由于受独立学院固有条件的限制,随着其工作年限的增长,个人的发展很快就会遇到瓶颈,于是他们最终都流向了公办院校。

二、独立学院转型发展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

教育部日前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要把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教学管理,更加重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故独立学院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明晰办学定位,加大投入的力度,科学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一)加大对思政教学投入,完善师资力量,改善教学条件

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独立学院要加强专兼职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建立一支充满活力,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要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积极推进思政课的教学环境建设。如:设置专项经费用于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学术交流、实践研修、改善办公条件等,同时要立足于独立学院的实际不断完善薪酬待遇体系,構建符合思政课教师特点的激励机制,以达到提高思政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是为了切实解决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这一问题,因此思政课老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可以积极借鉴清华大学的“导客为主”的教学模式,即教师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将教学活动和研究的重点从教转变到学,引导学生从教学对象向教学主体转变,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良好态势。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外,还得积极尝试使用适合95后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专题式、互动式、案例式、启发式、翻转课堂等,以确保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充分利用好网络思政教学平台

“互联网+”时代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和契机,当前,网络已成为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独立学院应在充分认识到网络化思政教学模式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前提下,切实利用好MOOC、网络教学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思政教学平台,将其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有力补充,从而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模式,最大限度的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探索丰富多彩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

独立学院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如:通过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红色革命圣地,加深他们对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要积极开展暑期“三下乡”和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学生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独立学院思政课的开设,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有着非凡得意义。思政课教学改革并没有固定的模式,独立学院应该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新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柴艳萍.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再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9):115-119.

[2]王瑶琪.以创新带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J].北京教育(高教),2018(03):38-40.

[3]张珍.甘肃省独立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及问题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3):170+172.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