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厨房”系统中的新闻编辑角色重塑

2018-07-29席小超

青年时代 2018年13期
关键词:中央厨房新闻编辑

席小超

摘 要:中央厨房模式改变了媒体内新闻部门工作方式,也带来了新闻编辑角色的重塑,对于其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工作方式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立足于中央厨房工作方式,准确把握角色重塑导向是新闻编辑能够获得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此,该论文将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系统解读中央厨房工作模式中的新闻编辑角色重塑导向情况,为编辑人员更好地进行专业训练和业务创新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中央厨房;新闻编辑;角色重塑

2014年3月,《人民日报》率先成立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中央厨房”的名称,系统整合和运营报社内的技术、运营、资本三大平台。随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广州日报社、新华社等一大批媒体单位,率先成立“中央厨房”运行机制,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媒体发布”的运作模式,大大提升了新闻采、编、播工作质量和效率。2017年,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将“中央厨房”界定为“龙头”和“标配”。这充分彰显了我国新闻领域“中央厨房”工作时代的到来。新闻编辑作为新闻采、编、播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理应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开展角色重造。

一、协同新闻生成要求新闻编辑承担综合与协调性角色

“中央厨房”的核心特征表现在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形成了“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媒体发布”的运作模式。新闻编辑不在局限于传统的处理新闻信息内容的角色,而是模糊了个人业务边界,朝着综合性、协调性的方向发展,诸如《人民日报》的“中央厨房”正式上线后,在2016年“两会”期间,从12个部门抽调了47人,组成内容制作、运筹推广、可视化在内的运营团队,新闻编辑人员也需要承担运筹推广与可视化方面的工作,对于其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6年10月,报社内的“中央厨房”组建起跨部门媒体工作室,报社编辑担任负责人,展开与媒体技术公司、单位内技术部门之间的沟通,实现线上与线下联动循环机制。这充分彰显了新闻编辑人员业务综合性、工作协调性的角色特征,不仅如此,中央厨房工作还实现了跨组织、跨行业的资源整合,从而进一步强化了对新闻编辑人员综合性、协调性的角色要求,诸如2017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迎来了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等六省市媒体联合推出的H5作品《您又有6位亲友来电》,新闻编辑人员在此过程中发挥着综合业务处理和组织关系协调的作用。这要求新闻编辑人员既要提高个人新闻采、编、播各个环节的专业素质和运作能力,能够灵活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沟通、交流、管理能力,迎合中央厨房工作模式中的人力整合、部门整合、组织整合、行业整合的需要。

二、新旧技术交融使用要求新闻编辑承担技术主导角色

当前,我国新旧媒体领域正经历着一场轰轰烈烈的技术主导下的业务形态与运作模式的创新活动,技术的持续升级既促进了传统新闻运作模式与节目形态的创新,而且也催生出一系列新的新闻节目形态。新闻编辑在延续传统业务过程中,则越来越突显出个人技术处理、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性,也即是在担负着选题决策和产品设计过程中,越来越注重高端多媒体技术对于新闻素材的再创作,实现新闻产品形态的创新与产品价值的升级。诸如《人民日报》内部“中央厨房”运作模式推出的《我的两会秘密花园》,由“一本政经”、“麻辣财经”、“半亩方塘”三个工作室联合制作完成,通过H5游戏的形式推送两会新闻信息。编辑人员首先要为该视频提供创意和文案,随后全程与媒体技术公司、美编、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协同完成作品的创作。这要求编辑人员不仅具有策划新媒体新闻内容的创新精神,而且还需要具有高水平的技术效果认知与处理能力,对H5动漫、音频视频技术有着清楚的认识,由此才能提高策划质量,并且联合美工、程序员、技术员一起完成高质量的新闻作品。这充分突显出了中央厨房工作模式下,新闻编辑人员在新闻制作过程中的技术主导性的角色特征。

三、临时与常态机制促使其在报、网、端、微承担多元角色

中央厨房工作模式的核心特征表现在对新闻生产机制的重构,形成了“战役性临时机制”和“常态化运行机制”两套融合性的新闻生产工作模式。“战役性临时机制”主要是在两会、春运、春节、运动会以及各类突发事件中,临时整合各部门工作人员,形成“一次采集、多次加工、多媒体发布”的工作模式,增强对专题新闻报道的全面性、深入性,形成规模效应。“常态化运行机制”则延续传统的部门制、节目组制的工作模式,而采用统一的新闻采编队伍,将新闻素材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根据各个部门节目定位、风格特征、目标观众兴趣情况,进行深入加工。无论什么样的工作机制,新闻编辑的工作崗位与业务内容都在报、网、端、微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或者是承担着报纸媒体新闻内容的策划与制作工作,或者是在网络新闻节目组进行新闻素材采集、处理与传播工作,或者是在客户端进行节目资源的整合、处理与传播工作,或者是微信公众号之类的平台上制作和传播即时简讯等。这也即是《人民日报》中“中央厨房”负责人所提到的:“希望通过中央厨房机制改革,进一步突破部门壁垒、节目组壁垒,统筹报、网、端、微的采编资源,实现人才的动态流动、资源的动态流动,激活媒体内部节目组‘一盘棋效应。”这要求新闻编辑人员承担着多样化的角色,具备丰富性、综合性的业务能力,能够灵活适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工作要求。

四、整合传播模式下突显出新闻编辑把关人角色重要性

中央厨房工作模式改变了媒体内部各个节目条块分割、独立运行的工作状态,而实现了对不同部门、不同节目组人力与设备资源的整合使用。在此情况下,新闻编辑的“把关人”角色将变得愈加重要,其个人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将直接决定着整个媒体节目的风格情况,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舆论氛围、公序良俗环境、公众思想道德观念。这要求新闻编辑人员必须进一步提高对“把关人”角色重要性的认识,能够以高水平的职业道德、新闻专业精神、政治理念、党性要求,来严格监督、审查、处理、传播新闻作品,避免出现为了速度不顾真相,为博眼球不顾操守,无原则地迎合用户,无底线地推送内容,以致不少缺乏理性思考、精神营养和审美趣味的低俗有害内容行销一时。诸如当前极度泛滥的反转新闻,极大地扰乱了公众视听,破坏了社会思想道德、公序良俗氛围,虽然其根源在于网络媒体不良用心的个人和组织,但部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媒体人潜在地“消费”热点话题的意识和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反转新闻的发展,甚至有不少反转新闻便是由传统媒体记者、编辑人员为了提高收视率、发行量而“策划”出来的,给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中央厨房工作模式更是突显出了新闻编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而由此也体现出其“把关人”角色的重要作用,需要新闻编辑加强新闻监督、审查、处理、传播方面的“把关”能力。

中央厨房式的工作模式已是我国新闻制作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其既改变了新闻采、编、播机制,同时也对于新闻编辑人员提出了新的角色要求,包括协同新闻生成要求新闻编辑承担综合与协调性角色,新旧技术交融使用要求新闻编辑承担技术主导角色,临时与常态机制促使其在报、网、端、微承担多元角色,整合传播模式下突显出新闻编辑把关人角色重要性,因此新闻编辑既要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尤其是提高个人技术水平、沟通能力、领导能力,也要提高个人职业道德、新闻专业精神、政治理念、党性要求。

参考文献:

[1]吴飞.全媒体新闻编辑案例教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版.

[2]蔡雯.从“中央厨房”建设看新闻编辑业务改革[J],编辑之友,2017(6).

猜你喜欢

中央厨房新闻编辑
全媒体时代高校宣传工作“中央厨房”建设探索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论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浅谈报纸新闻编辑的新闻策划意识
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