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8-07-29辛丹

青年时代 2018年13期
关键词:资源整合实践社区

辛丹

摘 要:由于社区教育师资短缺,专职教师凤毛麟角,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的教师资源严重短缺,成为社区教育基本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瓶颈,制约了社区教育的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甘井子区通过推进“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一方面,充分融合社会优秀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教育服务民生、增强百姓福祉和服务社会治理的社会功能,真正让社区教育融入了社会,反哺了民生。

关键词:资源整合;教师;社区;实践

“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是指通过行政手段,每年助推百余名区域内教育系统学校教师走进社区,成为社区教育志愿者,以此来充实社区教育教师队伍、提升社区教育品质和内涵的活动。由于社区教育师资短缺,专职教师凤毛麟角,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高水平的教师资源严重短缺,成为社区教育基本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瓶颈,更加制约社区教育的品质提升和内涵发展。近年来,甘井子区教育局管辖的区域内100余所中小学、幼儿园,有着优质的教师资源,同时,许多学校教师愿意走进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充分融合行政资源和教育资源助推社区教育发展,满足供需双方需求,“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就应运而生了。

一、“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的理论支撑

(一)整合资源的理念

社区教育的独特属性和现阶段发展特点要求,社区教育务必整合甚至融合区域内各种人力、课程、场馆和地域文化等相关资源,以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是整合、融合理念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最好运用。

(二)资源共享的理念

当今社会,是共享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时代的显性标志。社区教育要适应并利用这种社会发展特点,共享一切我们可以争取到的优秀资源,为我所用。同时,社区教育也会敞开怀抱,共享我们的优秀资源给社会,开门办社教。

(三)大社教的理念

教育人要有大教育观,要将教育工作融入到全民终身学习的体系当中。社教人要有大社教观,要将社区教育融入到学习型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体系当中。“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是将大教育和大社教理念充分融入社区教育的典范。

二、“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的基本步骤

(一)规范运作

自2013年开展 “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以来,我们不断摸索,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方案和制度。2013年,甘井子区出台了《推进“百名教师进社区”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百名教师进社区”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 2016年,甘井子区又出台了《甘井子区关于进一步推进“百名教师进社区”的实施意见》,明确“百名教师进社区”工作的形式、内容、时间和待遇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并加强指导、考核与评价,以制度规范工作,以规范促进工作。2017年,区教育局对进社区的教师考核纳入学校总体考核体系,各学校把教师进社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完善了机制,调动了教师参加社区教育的积极性,大大推进了社区教育品质的提升。2018年,形成了甘井子区“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实施细则。

(二)遴选教师

在教师遴选方面,采取“双选”工作模式,即教师选择上课时间和内容,社区居民选择教师和课程,实现了师资和课程供给精准、优质和市民需求得到较充分的满足。

教师遴选标准:有热爱社区教育工作事业心、组织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具有奉献精神;热心社区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社区教育工作,对于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思考;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如音乐、美术、法律、科普、卫生保健、心理学、英语、计算机等。

(三)举办仪式

全区和各街道每年初都要如期召开“百名教师进社区”工作启动仪式,召集进社区教师、中小学校领导、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参加,共同商讨、议定全区和本街道“百名教师进社区”工作策略。

(四)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是“百名教师进社区”工作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此项工作要分工明确,职责明晰。街道和社区负责需求分析、计划制定、课表编排、招生宣传、学员报名、教学管理和沟通协调等项工作;进社区教师负责具体教学工作。

(五)评比交流

教学评比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强化队伍素质提升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全区每年召开一次“百名教师进社区”说课或者课堂教学大赛。街道进行初赛,优胜者参加全区决赛。遴选出来的优秀教师代表全区参加市级比赛和展示活动;全区和各街道不定期召开“百名教师进社区”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交流学习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及专业教学知识与技能。通过频繁的交流活动,提高了教师在社区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水平与能力。这种交流,也为将来的学科教研组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六)双向考核

在评价考核环节,采取“双评”工作模式,即每年年底社区负责评价教师在社区的教育教学情况,进社区教师评价所进社区的教育教学组织情况,充分调动社区和教师双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的主要成效

(一)解社教师资燃眉之急

从2013年至2017年,全区“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进社区教师共计1000余人,送课10000余节。大量优秀的教师走进社区,大大充实了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解决了社区教育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二)克社教教学质量之忧

进社区教师在社区承担的课程,门类众多,内容丰富,鲜活生动,大大丰富了社区教育课程内容,提高了社区教育的品质,解决了社区教育师资质量之忧。

(三)破基教社教不相往来之困

“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增进了中小学教师与社区的往来,也增进了中小学校对于社区教育的了解。相互的频繁往来,互通有无,打破了不相往来的尴尬局面。為将来学校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进社区和社区特色课程进学校“双进”活动奠定了基础。

四、“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展望

(一)提高站位,进一步树立大社教理念

解放思想,树立大社教理念,一方面,充分融合社会优秀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教育服务民生、增强百姓福祉和服务社会治理的社会功能。真正让社区教育融入社会,反哺社会。

(二)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各方职责

“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由区、街道和社区三级管理。区教育局和社区学院负责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和业务考核,街道负责与学校沟通,确定进社区教师和课程,统筹协调相关事宜。社区负责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

(三)融合资源,进一步解决师资难题

融合资源是当前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和必要途径。深度融合教育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社教发展合力逐渐形成,社区教育的人力资源大大丰富,教育品质大大提升。

(四)闭环管理,进一步形成长效机制

从顶层设计、政策出台,到教师遴选、启动仪式、教学实施,到教学评比与交流,再到双向考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只有管理实现闭环,才会形成长效机制,管理才会发挥效能。“百名教师进社区”之所以能够坚持多年,与这种闭环管理效应是分不开的。

为切实加强“百名教师进社区”活动的实施与管理,进一步提高甘井子区社区教育工作成效,区教育局、社区学院对参与活动的教师、社区学校、中小学校、民办学校进行综合考核,对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对活动中的先进人物和事迹进行宣传。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红燕.社区教育视角下教师与社区合作的路径研究[J].成人教育,2014(5).

[2]丁兰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教师管理中的 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6(2)

[3]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17

[4]孙峰.教师专业伦理的价值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2017, (22).

猜你喜欢

资源整合实践社区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3D打印社区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