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团支部推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研究
2018-07-29陈庆升
陈庆升
摘 要:推荐优秀的团员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人选,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团支部作为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承担着向党组织推优的工作任务。提升团支部推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制度化、规范化和操作性。
关键词:推优;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操作性
党员是党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中指出,“在入党申请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应当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产生人选,由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委备案。”在高校中发展党员的过程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主要是通过团组织推优的途径。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目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共青团员,推荐优秀的团员青年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人选,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团组织了解共青团员的基本情况,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共青团员由团组织推荐,有利于保证发展新党员的质量,也有助于加强团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高校团组织推优工作是由团支部具体实施的。团支部一般建在班级上,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根据《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的规定,团支部作为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工作和活动的基本单位,应该充分发挥团结教育青年的核心作用。团的基层组织有七大基本任务,第七项就是“对团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发现和培养青年中的优秀人才,推荐他们进入更重要的生产和工作岗位。”由此可见,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是团支部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
做好推优工作,既有利于党保持青春活力,又有利于加强团的自身建设,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工作。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做好推优工作意义尤为重大。在实践中,高校普遍重视推优工作,形成了一些较具特色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但在团支部的具体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比如部分团员重视不够,推优标准不够明确,工作程序不够规范,推优工作的育人效果不够等问题,团支部的推優工作亟需科学化。本研究认为,提升团支部推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制度化、规范化和操作性。
一、制度化是团支部推优工作科学化的基础
(一)稳步推进推优工作的制度化
我们党非常重视总结已有经验,形成具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的工作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制度化。1982年共青团十一大将“推优”这项任务正式写入团章;1986年中央组织部批转了共青团中央书记《关于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报告》;1992年,中共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的意见》,其中规定,“推优”工作的具体步骤是:召开团员大会,团支部委员会介绍申请入党的团员情况,团员进行民主评议,提出推荐对象;团支部委员会在对推荐对象进行认真考察的基础上,讨论确定推荐名单,填写推荐对象审核表,报上一级团组织审定;上级团组织进一步考察审核后,签署意见向党支部推荐。团支部(总支部)书记和基层团委书记由上一级团组织在认真听取团员青年意见的基础上,直接向所在的单位党组织推荐。党组织要重视团组织的“推荐”意见,及时讨论研究,对被推荐的优秀团员,条件成熟的可以确定为发展对象,需要进一步培养、教育的可以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县一级党委,要帮助共青团组织建立必要的“推优”工作制度。“推优”工作制度要从实际出发,简明扼要,便于操作,避免形式主义。
高校发展的党员一般应来自共青团组织的推优。部分高校根据自身的工作实际,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比如《中央财经大学关于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实施办法(试行)》,《北京科技大学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深圳大学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上海商学院入党推优工作实施办法》等。对推优工作的推荐对象和推荐条件、工作机构和时间、考评体系、具体程序、纪律等作出具体规定。
(二)塑造制度的执行文化
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推进推优工作。一方面要不断总结经验,固化先进的做法;另一方面要注重制度的执行,使制度的作用得以更好发挥。在这个问题上,要加强党对推优工作的领导,注重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把推优工作的相关程序和内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将相关的表格和要求作为入党材料的一部分,可以有效地保证推优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二、规范化是团支部推优工作科学化的着力点
有了制度化这个基础,意味着团支部在推优的时候有了制度依据。为了提升团支部推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还要着力在规范化上下功夫。所谓规范化,就是在学校范围内进一步明确团支部推优工作的具体标准,也就是说,“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推优的时候参照哪些方面的表现?
在对现有推优工作的研究中,不少研究都提到对于“优”的标准缺乏细致的界定,一般只是简单地将《党章》中党员的标准作为指导团支部推优的依据,不够有针对性。推优的对象首先是共青团员,因此要具有共青团员的基本特征;其次,推优的对象是团员中的优秀分子,因此要体现出团员的先进性;再次,推优的对象是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乃至发展对象的,当然也要符合发展党员的条件要求。团员在团支部中工作和生活,许多的表现都非常具体。推优的标准要在这三重意义上加以提现,既不能过于僵化,也不能过于死板;既要灵活,也要具体;既要有抽象性,也要有现实性。对人的评价很多情况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规范化就是要通过研究,通过实践,找出大家都比较认同又比较客观的标准,推荐出共青团员中的优秀分子,作为党员的发展对象。
推优工作的规范化指标体系是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如某高校的“推优”入党量化考评指标体系分为政治思想、学业表现、组织生活等三个模块,政治思想包括入党动机、政治学习、理论研究三个项目;学业表现包含一个项目;组织生活包括团员身份、团员意识、团内培训、支部建设、团内职务、团内评优、实践学术、志愿服务、文体活动等九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有不同的权重。推优时,先自评,然后团支部进行审查。这样的量化指标体系较好的体现了“推优”的基本特征,如果只是对照党员的标准进行推优,则“选优”的特征比较明显,不能较好地衔接共青团员的身份和特征。
规范化是团支部推优工作科学化的着力点。抓住了规范化这个牛鼻子,可以明显提升团支部推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三、操作性是团支部推优工作科学化的保证
制定了制度,明确了规范和标准,归根结底还是落实到操作上。这包括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个是推优工作的主体和程序要明确,第二个是推优之后,团支部还是要继续培养和关注。
(一)将推优工作落到实处
推优工作由基层团支部来具体实施,高校中团支部数量众多,在实际操作中要保证质量、统一标准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操作性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要明确推优工作的主体,理顺管理体系,规范工作培训,明确操作程序,编制操作手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团支部方面,要明确把推优工作作为团支部的重要任务,并学习相关程序和规定。在操作方面需要全校统一进行,统一部署,规定参会人数、推优名额,并明确列出推优大会的流程,首先介绍推优的办法;然后推荐候选人;接下来候选人根据推优的基本要求进行自述;自述之后团支部成员进行民主评议;最后,团支部全体成员通过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推选。
(二) “推优”之后继续“育优”
一般而言,团支部在将团员中的优秀分子推荐给党组织之后,“推优”工作就结束了,接下来的培养和考察就由党组织来进行。但我们仍然要认识到,推荐给党组织的优秀分子,仍然是团员,仍然是团支部的一员,团组织仍然要管理,并将情况向党组织汇报。
参考文献:
[1] 陈迎红.创新高效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92-93
[2] 周志群,徐长文,刘诚悦.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组织推优的规范化建设刍议.文教资料.2012(11):133-134
[3] 田硕.高校团员“推优”工作的现状分析与路径创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33-34
[4] 赵烨,赵玉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与共青团“推优”工作的互动关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4-95
[5] 严毛新.完善高校团组织“推优”工作的思考.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