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策略
2018-07-29蔺志纲
蔺志纲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新农村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农村党建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党组织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实施,影响着农村的发展规模和前景。鉴于此,本文首先就城镇化对农村党建的影响和要求做了简单梳理,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党建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党组织
城镇化的建设和推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减小了城乡间的差距。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可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提高党组织的科学文化水平,加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基础,推动统筹城乡资源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
一、城镇化对农村党建的影响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农村开始向流动化、开放化、多元化的社会结构转变,这就需要党组织不断调适自身,改变以往封闭的党建管理模式,由以前的决策、执行转变为现在的领导、监督,建立开放、民主、协调、统一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建立以群众为根本,一切为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的服务型党组织,并不断提升党建成员的素质和资源整合能力,创建城乡统筹、科学管理和服务人民的党建新格局。
二、城镇化对农村党建的要求
城镇化进程中,多元化的农村社会结构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一是党建整体合力,实现城乡之间党建要素的频繁流动、互相渗透,整合城乡间党建资源并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二是改变过去的党建管理模式,统筹城乡资源,实行民主管理,增强党的凝聚力,建立开放、民主、服务的党建新形式,引导农民的价值观,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全心全意为农民提供更优质、更健全的服务。三是整合农村社区资源,壮大党建合力,建立协调、规范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工作机制,科学、合理的设置组织形式,实现党组织的全面覆盖。
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党建的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建设是由政府引导将数村合并,通过资源整合,提升配套、管理和服务,形成设备健全、服务完善、有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共同生活体。但有些党组织对农村党建工作认识不足,不能完全嵌入新社会形式中,无法吸纳新的力量、壮大组织;有些党组织对自身的工作方式和功能定位等认识不够,没能配合相应的社会转型;有些党员担心自己的影响力和地位受到威胁,对社区管理不够积极、尽心,不能很好的配合其他组织,甚至反对建立社区;还有些群众对农村社区缺乏认同感,不赞同社区建设,不支持社区党组织。
(二)组织方式不先进
基层党组织是党融入农村的组织,是政府和农村互动的桥梁,是公共权力和人民群众有效沟通的载体。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党组织应依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运作方式,不断的进行自我调适。面对流动化、开放化、多元化的农村城镇化社区,党组织应摒弃传统的单位制设置形式,将农业逐渐渗透到其它产业中,实现大量的跨村、跨行业的新型经济模式。党组织还应针对农民外出务工,流动人口增多的现象,改变组织方式,避免党建工作出现盲点,无法实现党组织的完全覆盖。
(三)工作机制不合理
党组织是服务民众,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实施者,想要更好的构建农村社区,党组织还需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农村社区是数村合并,在原先村党支部和新建党组织的关系方面,存在着关系不清、权责不明等问题,在工作中权力运用不当,协调、配合不够,影响党建工作的发展进程。农村流动人口增多,党员身兼数职,党建工作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和文件指导,造成农村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形势。在现代农民居住形式、生活方式不断改变,农民的职业和身份越来越多样化,党员内部关系复杂等形势下,党组织需更加关注农村居民的民主权利及利益关系,建立科学的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构建和谐的社会。
(四)党组织功能得不到发挥
农村结构的转变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社区党组织的功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而党组织工作体制、活动方式、组织形式等不健全,弱化了社区党组織的功能。第一,部分党组织仍然以单一领导为首,不考虑新形势下农民利益需求的多元化,工作方法单一、落后。第二,部分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办法保守、思路狭窄,缺乏理念和形式上的突破、创新,不能有效的发动群众、推动发展,领导素质和能力偏低,限制了为农村服务的程度。第三,党建组织形式落后,不能充分发挥领头作用,难以整合社会、体制和党内资源,无法实现全覆盖,推动社区发展。
四、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转变思想,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随着社会的转型,农村结构变得日益复杂化、多样化,这增加了群众对社区党建服务的需求,给党组织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农村社区党组织为迎合群众的需求和新型农村的发展,需从工作、领导、管理等方面增加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将服务寓于管理和领导之中,建设为群众服务、为民生服务、为党员服务、为改革服务、为发展服务的服务型党组织。为群众服务,就是以人为本,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仔细听取群众的声音,从群众需求出发,全心全意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为民生服务,就是为农民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和养老等问题,减少社会矛盾,实施利民和惠民政策,努力建设和谐的社会。为党员服务,就是关心党员的生活、工作及思想,尤其是生活比较困难的老党员,尊重并保障他们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增加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为改革服务,就是在农村加大对深化改革政策的宣传,引导人们群众理解、支持改革。为发展服务,就是党组织依据科学发展的需求向社会发起宣传和动员,为经济建设凝聚力量,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营造美好、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因此,党组织要把农村社区作为载体,以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提高服务的保障、领域、方式和作风,加强服务意识,贯彻群众路线,不断为群众解决问题和困难,建立党民服务体系。
(二)全面覆盖,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
第一,为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应打破以往的组织关系或地域的限制,将党员及党组织融合到农村新组织和乡镇企业中,使他们在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中积极带领群众,实现一方归属,多方带动。党员和党组织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基层人员的配备、对接,整合党组织资源,实现城乡互补。第二,社区党组织应将重心放在基层发展上,联合农村建立资源共享的开放型体系,定期开展以城带乡的基层活动,不断的把先进的技术、经验和优势资源引进农村,促使农村更好的全面发展。第三,建立基层服务体系,扩大社会组织服务的面积,成立流动服务党支部,实现社区与党同步化,哪里有农村社区,哪里就有党组织。社区党组织需为农村社区配置服务能力强的成员,努力为农村社区建设工会组织、妇联组织、团组织等,并科学的对它们的职能和地位进行定位。
(三)重建格局,完善社区党组织运行方式
第一,鉴于当前农村居民参政意识越来越强的形势,需要从制度上明确党组织的领导地位、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拓展居民参与治理的渠道,推动社区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的民主化,健全民众利益保护机制。第二,党组织应制定农村综合利益协调机制,定期与企业单位、经济组织、村党支部就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决定进行交流、讨论。第三,党组织要积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增加社区党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尽最大努力把群众凝聚起来,打造党群共建新型农村社区的良好局面。第四,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将督办和考核工作制度分解,并划出责任区,形成县、乡、村联动机制,确保把工作落到实处。第五,党组织应以社会、企业、居民的实际利益为出发点,结合电话、网络、媒体、恳谈会等方式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建立对党组织的监督制度和居民利益的保障机制。
(四)强化保障,增加社区党组织投入
社区党组织建设离不开财政资源的支持,对于农村党建工作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财政来源:第一,努力争取国家补助和政府财政补贴,设立社区党建专项资金,将上级拨给社区党组织的经费用在服务社区的硬件设备上。第二,找寻更多筹集党建资金的渠道。为保障有充足的资金开展社区党建活动,发挥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可通过调用农村优势资源,开发优势产业,获得经费的供给;还可以与社区进行沟通、合作,共享社区的优势资源,共担党建经费,使党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进而推动社区的发展。第三,科学合理的使用资金。通过建立经费管理使用制度,规范党建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减少经费的浪费,避免不必要的支出。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今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需主動迎合流动化、开放化、多元化的农村社区新形势,调整党建工作方法和领导方式,组建跨村、跨行业的新经济模式,提高党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进而统筹城乡,扩大农村党建覆盖面,创建党建新格局,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服务。
参考文献:
[1]甘信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党建的科学定位——以成都和深圳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4(2).
[2]李建文.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新丝路,2017(10).
[3]蒋平.市场经济建设中农村党组织思想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01).
[4]魏学宏.农村党组织在精准脱贫发展中的领导与保障作用研究[J].长江丛刊,2016(27).
[5]黄立丰.“双轨制”:关于宁波新型农村社区党建模式的思考[J].宁波通讯》,2017(8).
[6]顾海云.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党课,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