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滇西片区中职学校团建工作现状研究

2018-07-29段奕冰,陈静,王保昌,温婕,杨家妮

青年时代 2018年13期
关键词:团建现状研究中职学校

段奕冰,陈静,王保昌,温婕,杨家妮

摘 要: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对位于滇西片区的五所具有代表性的中职学校的团建工作进行了研究。从基本情况、现状分析和现存问题及原因三大方面,围绕团的组织机构、团员、团干部和团的活动四大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为探索出适合滇西片区中职学校团建工作发展对策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滇西片区;中职学校;团建;现状研究

共青团组织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服务青年、帮助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担负着培养先进青年的重要角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在全团大刀阔斧进行共青团改革的形势下,中职学校的共青团建设也面临着挑战性的时代重担。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建设稳步推进下,滇西片区作为国家“桥头堡战略”发展规划的重要区域,肩负着首当其冲的先锋作用,而团员青年正是这股先锋力量的中流砥柱。因此,充分利用好共青团功能来培育团员青年势在必行。要使这一目的达到最优效果,首先要从基层团组织建设上固其根本、善其弊端、寻其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为全面了解滇西片区中职学校共青团建设的工作现状,挖掘团建内涵,找出团建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为探索团建工作改革对策提供充分基础,本文特意选取了滇西片区具有代表性的五所中职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份,一份为中职学校团委负责人填写,一份为共青团员填写。问卷内容涉及团支部、团员、团的活动等内容。共有来自楚雄、怒江、大理、德宏、保山五所中职学校的300名团员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调查对象覆盖一至三年级,男女比例约为4:6。共收回团委有效问卷5份,团员有效问卷294份,在对所有问卷进行统计处理的基础上,得出以下分析。

二、现状分析

(一)团的组织机构现状

团建工作指的就是团组织建设工作,团的组织机构从团委到团总支再到团支部,层层递进,形成了权责分明、隶属明确的团的组织机构。

1.以班级为团支部利弊参半。被调查的五所中职学校共有团支部745个,根据学校规模不同其团支部数量从五十几到两百多各有差异,但相同的是均采用了以班級为单位的组建形式,每个班级即为一个团支部。这样的组建形式有利于统一管理,但团支部的活力也会打折扣。班级团支部活动效果与班主任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引导有直接的关系,支部活动和班级活动容易混淆,团员的地位难以凸显。

2.团青比例参差不齐。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发布的《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高中阶段的团青比例要控制在60%以内,但从调查结果来看五所学校的团青比低到28%高到74.5%,与平均值49.08%差距颇大。团青比过高不利于优化团员队伍,保持团员先进性,团青比过低又会使得共青团高高在上,缺乏亲和力。因此,在保证不超过60% 的团中央的要求比例下寻找各校适宜的团青比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不断的调整和探索。

3.团建经费高低不一。团建经费一般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每年收取的团费除去上交上级团组织后的结余,另一部分是学校给予的补助费用。从团费上来看,以一年收取一次,每月收取0.2元为主要形式,91.8%的团员按期交纳团费,结余团费管理有团委自管和交由学校管理两种形式。另一部分的学校划拨经费情况不一。总计来看,五所学校2017年工作经费从5000元以下到20000元以上高低不一。团建经费虽说不是越高越好,但它确实对团的活动开展起着直接的影响。

4.团代会的认可程度不一致。团章中规定从团中央到各级行政区域的各级地方团委、各具体基层单位团委团总支委、每年定期或者特殊情况下不定期均需召开共青团团员代表大会,以此来完成学习并讨论团中央的文件精神,举行团委委员换届选举等任务。学校的团代会一般情况下根据学校的情况和需要不定期召开。在五校学校团委的问卷中,五校团委一致认为有按照团章规定正常召开团代会,但在团员的问卷中则有过半数团员从未参加过团代会,有近10% 的团员不知道团代会是什么。团代会在团委和团员中的认可程度不一样说明了团代会的规范度和宣传性不够。

(二)团员现状

团员是团建工作的基础分子,了解团员的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开展好团的工作。

1.团员先进性在意识和行动上存在差距。调查中有70.1%的团员认为团员比非团员要更先进一些,这种先进体现在行为举止和作风上,数据表明团员对自身先进性的意识是存在的。但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上来看,团员先进性的行动却不够突出,这说明团员先进性更多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而没有很好地付诸实践,这对于团员先进性建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团员获得团组织的实际帮助较少。在团员调查问卷中有57.8%的团员表示得到团组织的培养和帮助较少,17.7%的团员表示从没得到过团的帮助。这一较大的占比可以有几种解读:一是学校团的活动注重形式而不注重质量,团员参与感弱,体验感差;二是团组织不够了解团员的需求,需求与供给不匹配,做了无用功;三是团员对团组织能提供的帮助不了解,诉求无门。不管是哪种原因,团员感受不到团组织给予的帮助都是团的工作不到位,团的功能发挥不完全。

3.社会公德被认为是当代青年最缺乏的意志品质。在对当代青年最为缺乏的意志品质的调查中,社会公德以65.6%的比例居于第一,上进心和历史责任感分列二三。这表明团员青年对于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是赞同且有诉求的,大多数人愿意去遵守各类社会公德。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也为共青团的德育教育功能提供了方向。此外,65.6%的团员认为利用典型事迹激励是最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的方式。

(三)团干部现状

一般情况下团干部既包括教师团干部,也包括学生团干部。

1.教师团干部配备不足。在对五校的团委调查中,均显现出团干部配备不到位,人手不足的现象。除了团委书记一般为专职团干部以外,其他团委人员均为兼职团干部,这就使得团委工作在分配和落实上有了限制。兼职团干缺乏主观能动性,无法将所有精力都用来研究本校共青团发展,因此这也变相地制约了共青团工作的长远发展。

2.学生团干部流动大。学生团干部以学生团总支为管理部门,下设不同的职能部门。在五所学校中学生团总支均由团委直接管理,学生会则由其他部门管理。两个学生组织工作内容略有重复但并不冲突。中职学校因为学制的原因,学生在校时间最多三年,这就使得学生团干部的黄金期最多一年半。而在294份有效问卷中仅有38.4%的团员是或曾是团总支或学生会成员,这一占比较小,一方面说明要加入团总支或学生会还是有难度,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团总支干部的人数少。学生团干部黄金期段,人数少,流动大,为协调和管理全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直接的阻碍。

(四)基层团组织活动现状

共青团活动有团的活动和社团活动两大类。团的活动是根据主旨思想开展的,一般为全校性活动,由团委直接负责组织;社团活动是根据兴趣组成的学生活动团体,以学生为主,活动自由性较大,由团委统一管理。

1.团员对活动的需求与团委的供给不一致。调查中,50.3%的团员表示出强烈的参加团的活动的积极性,表明团员对团的活动以赞成支持者居多。74.8%的团员参加过党团知识学习,但团员最希望参加的活动是文艺活动和户外联谊活动。这一数据的不匹配,说明了团委组织的活动和团员希望参与的活动是存在出入的。如果任由这种出入持续扩大,会致使团员参加团的活动积极性持续降低,团的活动效果更无从谈起。

2.团委和团员对学生社团的认识不一致。48%的团员表示参加过学生社团,在这一部分人群中60.9%的对学生社团的认可程度为一般,53.1%的成员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一般。而在团委调查中则认为学生对学生社团的认可程度和参与积极性都高。这一差别的存在说明了在认识学生社团的效用这一问题上双方是存在差异的,那这差异从何而来呢?还是与學生需求脱不开关系。不能掌握当代学生的兴趣,不能把兴趣与教育活动良好结合,这便是症结所在。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团的组织机构、团员、团干部和团的活动四个方面的现状分析,充分运用调查数据,探索概括出滇西片区中职学生团建工作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共青团的教育功能被弱化,团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学校共青团工作因为与教学质量、学生养成的联系没有教务处、学生处这样的核心部门紧密,往往容易被忽视了团的教育和凝聚作用,工作呈现出辅助性、从属性和表面化。在这样的地位下,共青团的教育功能逐渐被弱化,团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进而导致团的品牌活动少,团对于团员的实际帮助少,团员意识逐渐薄弱。要想改善这一连锁反应的产生,就要从根本上准确定位共青团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角色,明确团的中心职责和主要任务,调动起工作的主动性和思考性,有探索精神地充分发挥出团组织的作用。

(二)团员需求的多样化与团组织的吸引力不匹配

从现状分析上来看,团员的需求和团委的供给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造成团员对团的活动参与热情不高,团的活动形式老套、内容单一、吸引力低,也使得团组织不能为团员提供更适宜的教育活动环境。长期的供需不协调让团的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就是对团员需求的多样化没有充分的地调研和了解,尤其现在的新媒体时代,团员接触到的信息五花八门,形成的兴趣点也各不相同。如何在繁多的需求中找到共性并结合时代主旋律进行引导和发扬就成了当前团建工作的挑战性难题。

(三)团干部专业能力薄弱,组织机构搭建不全面

在调查的五所中职学校中,专职团干的占比较低,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团干更少。学校对专职团干部的培养不够重视,更愿意任用一岗多责的兼职团干。而兼职团干精力有限,归属感弱,对团的工作主人翁意识不强,对团建工作的发展缺乏思考。长期运行下去团建工作很难有突破性的飞跃。在2017年团中央发起的中学共青团改革行动中提出过“让团干部更像团干部”的要求,体现出了团中央对团干部的重视和期盼,也可见团干部对团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团干部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共青团工作获得长远发展的人力保障。

通过对楚雄、怒江、大理、德宏、保山五所中职学校的问卷调查、整理和分析数据资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得出滇西片区中职学校团建工作现状,团建工作的困难和挑战一直存在,作为团建一线工作者,明确了现存问题才能进一步探索出适合滇西片区中职学校团建发展的对策和方法,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滇西“桥头堡”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裴佳敏.国有企业团建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年.

[2]张霄琳,赵瑞杰.团员干部在团建工作中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J].现代交际,2017年.

[3]张大朋.新形势下基层团组织建设与活动方式创新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7年.

[4]李瑞静.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及工作路径探析[J].现代交际,2016年.

[5]团沧州市委.创新机制 巩固基础 为中职团建注入活力之源[J].中国共青团,2015年12期.

猜你喜欢

团建现状研究中职学校
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带团建平台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团建科学化研究
“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研究①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