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独具特色的森工文化引领绿色转型发展
2018-07-28邓宏鹏
邓宏鹏
内蒙古根河林业局是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所属的大型林业局,位于大兴安岭北段西坡呼伦贝尔根河市境内,1954年建局。有林地面积为55.66万公顷,森林总蓄积量4,7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8.09%。2015年4月1日起,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商业性采伐,由传统的以木材生产为主向现代林业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根河林业局结束了长达60年采伐历史,由开发利用转入到全面保护发展新阶段。原根河森工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突出森工文化的培育和践行,形成以森林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森工企业文化。
一、打造独具特色的森工文化引领企业绿色转型发展内涵和主要做法
经过60多年实践积累,全体职工思想认识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基本构架逐步成型,为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创新融合,保持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
上世纪90年代的企业体制改革时期、2003年的整合重组时期、2008年的主辅分离等变革。在不同时期下,根河林业局面对转型升级、战略调整的压力,在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上下足功夫,在不同利益群体、不同文化观念、不同制度设计、不同管理模式等之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成为根河林业局在各时期创新实践的保证。
2、强化领导,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经营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凝聚职工思想,提高职工素质,展现企业形象,扩大企业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和根本保证。建设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的长期性工程,涉及到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形象等带有全局性的大事。
二、融入中心,创新发展,构建具有森工特色的企业文化
只有从文化的深度灌溉铸造和提升企业,才能使企业形成统一的信念和意志、统一的步调和行动,才能在当前全面停伐转型发展的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以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为着力点,打造品牌文化
以活动为载体,以人为本,重视精神塑造。确立了“尚德务实、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在继承林区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突出森林生态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不断拓展“兴林育人、团结奉献”的精神内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要不断的充实、丰富、延伸和发展,赋予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加大企业精神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开展“忠诚敬业、感恩企业”主题教育、选树典型,文艺演出,举办爱企爱岗宣讲会、摄影展;开展岗位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建立完善各行各业职工职业道德规范,促进职工爱岗敬业,激发职工群众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打造良好的企业精神文化。树立精干高效的企业队伍形象,用企业文化理念规范职工行为,弘扬企业精神,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以兴安讲堂为轴心,打造学习文化
以“四大讲堂”为轴心,即中心组理论学习讲堂、中层管理人员理论学习讲堂、段队干部理论学习讲堂和职工群众理论学习讲堂。宣讲党的方针政策、林区政策,特别是林业局制定的各项制度、规划及惠民政策,使“讲堂”与企业的各项经济工作相互促进。
开展 “三个倡导”、“图说我们的价值观”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讲堂”等活动,让职工在一线学习了解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干部职工良好道德品质,弘扬爱国精神和核心价值体系。并让务林人时刻感受道德教育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各项工作奠定思想基础。
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全面开通网上教育、举办理论大讲堂、“好书荐读”活动。并通过组织知识竞赛等形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采取 “跟踪促学、交流促学、请进促学”等形式集中学习,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和政治业务素质。
3、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精神文化
在硬件和软件建设上下功夫,提高职工的文明素养,丰富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在硬件建设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企业文化建设的空间。
在软件建设上,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让职工学习到更多的理论和业务知识,使职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4、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打造民生文化
充分发挥爱心救助基金、爱心助学基金和领导干部一助一、多助一及党代表联系困难党员和党员联系困难户帮扶活动、青春暖流扶贫帮困的作用;建立职工疗休养制度,定期为职工体检等最大限度地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职工的幸福指数,增加职工工作生活的幸福感。
5、以培育生态文明为己任,打造森林生态文化
以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中心,把培育生态文明观作为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体系的核心。一是在广大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生态文明观、科学发展观教育,使生态效益优先战略體现在企业发展战略制定之中,使生态文化元素融入到各种经营管理理念之中。二是大力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培育生态文明观的重要途径,积极倡导保护生态环境、节约消费、不吃野生动物、敢于同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做斗争等文明风尚,广泛开展生态科普知识宣传活动,让职工了解森林、认识生态、探索自然的价值功能,发挥生态文化传播作用。深入研究、挖掘民族民俗文化。通过打造敖鲁古雅使鹿文化,为发展森林旅游增加新内涵。三是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发展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将文化与森林旅游结合,深入挖掘景区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形成文化与森林旅游业集聚效应,助推旅游业发展。
三、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倡导优秀企业执行文化
1、注重对干部的启发教育,提升团队的执行力
通过利用基层领导干部会议、职代会、工作例会等宣传、倡导优秀企业执行文化,使职工明确执行力就是把想干的事情干成功的能力,是企业组织完成任务的能力。要求各级管理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管理者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提高,提升管理水平,提升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效能,提升工作水平。倡导中层管理干部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要“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完善和提升团队的执行力水平。
按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对团队最大的贡献。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整个生态主体功能区“全覆盖,无死角”的防火责任网络体系,实行“重奖重罚”,强化人们的防火意识。通过提高企业执行力,在抗洪抢险、森林防火、苗木移植会战、森林旅游、景区建设等危急险重任务和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任务完成上提升企业执行文化内涵。
四、文化领航 服务大局 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1、发挥文化作用,促进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内在管理体系的集中体现。要将企业管理和文化之间的创新融合做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把战略、结构、制度做为硬性管理,把技能、人员、作风、目标做为软性管理。坚持把人放在企业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使之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尽其责任和义务。注重推进和加强企业文化制度层的建设,提升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2、围绕中心,服务转型,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坚持融入中心抓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企业转型发展。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寻找产业转型的突破口,转变职工落后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开展以创新发展、转型崛起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破除职工陈旧观念,让每一名职工都专心致志谋发展,为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
全力发展森林旅游业,打造最具北疆特色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以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形成以森林文化为主体,以产业化经营为实体,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线的森林旅游格局。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