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外交视角回顾巴黎气候大会

2018-07-28李青蓝

神州·中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巴黎协定

摘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11次缔约方大会(简称巴黎气候大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巴黎北郊的布尔歇展览中心举行。通过各方努力,此次会议签订了《巴黎协定》,近200个缔约方在环境保护问题上达成了新共识。除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外,基于环境外交视角回顾巴黎气候大会,可以观察出此次气候大会及《巴黎协定》于环境外交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外交;巴黎气候大会;巴黎协定

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巴黎气候大会)于巴黎举行。在经过各国的紧张谈判后,成功签订了《巴黎协定》这一新的环境协议。《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之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近零排放。在中国的环境问题已经不容忽视、雾霾已经成为了停工停课的新原因时,这一协定的最终出台,无疑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同样,在这次协定中,体现出环境外交的某些发展。环境外交是在环境问题恶化到一定程度、环境保护发展到一定阶段才逐步興起并专门化的,伴随着环境问题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长期性国际政治议题[1]。在这一次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之中,各国摈弃争吵与推诿,积极进行环境外交,在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地球构成紧迫的、可能无法逆转的危险面前握手言和,这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气候经济开启了新的篇章。

首先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新变化是气候谈判模式的根本改变。在之前,关于环境责任的承担问题上,主要是根据各国的经济政治水平,实行摊牌式的分配。在这一种状况下,各国均承担着较大的压力,并且在此种自上而下的压力下,各国的环境矛盾难以解决,互相推诿责任指责对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强权政治的隐形影响。这一种模式使得各国承担着不公平的责任,打击了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性。而现在,对于气候谈判模式方面,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已开始逐步取代了摊牌式的分配。全球已经有184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文件,这些国家碳排放量达到全球排放量的90%。这一承诺减排行动被称为是可观性的成功。通过这种自觉承担责任的模式,将有效地缓解国家间的矛盾、更能够促进合作。

其次,大国态度更加积极,更愿意积极地投入环境外交、谋求大国的合作。环境的问题无论在任何时候提起都一定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而大国由于其经济的优越性、对于资源的需求的巨大性,更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样,大国之间合作的意愿更为强烈。如何求同存异、共同对环境问题做出贡献,是各个大国都在思考的问题。以中国所做出的努力为例:中国与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已就气候变化签署了多项双边声明,通过双边协议的方式提前化解了此前纠缠谈判进展的诸多分歧,各国均努力展现自己的合作意愿。当然,国家主席参加气候大会,这对中国来说还是第一次。这说明了气候问题不仅仅是成长中的中国所应该积极担负起的责任,更是与中国当前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中美之间还总结了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公开争论影响谈判气氛的教训,通过双边对话增加理解,避免在谈判场合相互指责。中美两国作为世界大国,做出这样的理性姿态,无疑能够推动协议的顺利签订。

再者,环境外交由此有了更为科学的研究支撑。联合国在2013—2014年发布了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可能性由上次报告的“非常高”(概率在90%以上)调高至“极高”(概率在95%以上)[2]。环境问题从一个政治性问题、一个经济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一个科学问题。各国通过科技上的合作,在气候变化上做出了更为精确的科学研究,以作为各国谈判和签订协议的基础。通过由“非常高”到“极高”的调整,一方面说明对于气候科学认知更为深入,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各国共同对环境问题做出努力的迫切性。同时,各国表示将通过科技教育产品的推广来进一步推动气候知识的普及,通过全民行动对于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努力。

当然,这次气候大会仍然存在着一些无法忽略的分歧。融资问题如何解决?公平原则如何进一步体现?条约是否具有法律的强制规定?各国将以什么样的程度完成承诺?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关注的问题。但是无论怎么说,作为各方期待的“近十八年来谈判条件最成熟”的气候大会,此次会议所取得的客观成果还是令人欣喜。如何在合作中进一步落实环境保护,是各国都应该继续努力做出贡献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守秋.环境政策法律问题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2]安峥.巴黎气候大会为何备受瞩目[EB/OL].http://news.163.com/15/1129/02/B9I9I4CA00014AEE.html.

作者简介:李青蓝(1997.03)女,民族:汉,籍贯:湖北,研究方向:政治学、国际关系,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猜你喜欢

巴黎协定
《巴黎协定》落槌,地球终于“进入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