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宁夏脱贫发展路径探微
2018-07-28李艳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宁夏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实施地区之一,承载着战略保障和向纵深推进的重任,而 “一带一路” 战略也为宁夏地区的脱贫及社会经济大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宁夏脱贫的政策在80年代早已提出并实施,经过一系列的政策演变,在脱贫方面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仍需解决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带动减贫效应的削弱、进一步提升宁夏攻坚减贫效率、消解贫富分化、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可再生能源走廊将有效地推进宁夏整体脱贫及经济由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走向绿色、低碳、高效的新型产业模式,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宁夏脱贫;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欧亚非各国之间形成的巨型经济合作空间,大致分布在古丝绸之路陆路和海上,“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篇章。我国丝绸之路沿途所经陕西、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等西部地区,被地质学家称为我国 21 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一带一路”战略构筑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而宁夏被定位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产能合作、产业发展和参与世界经济合作的方式创新,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可再生能源走廊将成为宁夏点燃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战略选择,同时更加推进了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的实施。
一、方兴未艾的工业与能源产业
1、宁夏可再生能源产业
宁夏是联系西北与华北、西北与西南的交通要道,是国际陆路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宁夏等西北省区还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开发潜力大,太阳能资源富集区域,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 4950 兆焦/平方米—6100兆焦/平方米,年日照时数达到2250小时—3100小时,为大规模建设风能、太阳能集中式发电场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2009 年以来,宁夏地面光伏电站项目和风电场项目大举开工建设,在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为这些新能源企业在宁夏开疆辟土提供了机遇。同时,宁夏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宁夏全区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2、工业产业链的集群化发展
西部大开发,宁夏凭借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宁夏的脱贫发展更具有千载难逢的战略意义。宁夏正在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经形成了宁东国家级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同时发挥煤和水的资源优势,形成煤—气、煤—焦、煤—电、煤化工、煤—电—铝等多联产业系统的长产业链,并建立先进的工业化基地。宁夏“十三五”工业发展及两化融合规划中,针对每个产业发展实际设计了具体的路线图,明确了17个主要工业园区的定位及主导产业,同时按照“总量控制、扶优汰劣、上大压小、减量或等量置换”的原则积极化解过剩产能。
二、飞速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
1、新型特色清真产业发展
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2年10月的一项最新研究数据表明:世界穆斯林人口已达 16.58 亿人,我国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人口就有2300万人,清真产业市场巨大。宁夏是
我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被誉为中国的“穆斯林省”,宁夏清真产业需要在产业“集聚”上下功夫,要加强“一会,五大平台”建设,构筑宁夏“一核一带两区”联动发展的清真产业集聚区域,打造国内外经济合作圈。清真牛羊肉在国际市场上同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也是宁夏最具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的产业,努力打造清真绿色食品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清真牛羊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宁夏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同时逐步加快发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清真商贸物流产业和穆斯林文化创意产业,将宁夏建设成为国内清真产业汇聚、宁夏走向世界、世界清真产业通过宁夏走向全国的清真产业集聚区。
2、传统养殖业的拓展
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在培育和发展清真食品产业上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和民俗文化优势。宁夏穆斯林自古就有养羊养牛的传统习惯,严格奉行“清真”肉制品屠宰和食用要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能够集中表现伊斯兰教文化内涵的屠宰、加工、制作清真食品的传统技术与方法。自治区财政和保种区的市县都增加了对滩羊保护型开发的资金投入,扩大滩羊的饲养数量,加快牛羊杂交改良,尽快建立稳定的宁夏滩羊生产基地和繁殖基地建设。在养殖技术方面,充分利用了胚胎移植技术加速良种肉羊快速繁殖的优势,并与两年三产的常规繁殖技术相结合,提高供种能力,重视种公羊的品种和质量,还实施肉牛羊杂交改良技术规程、肥羔肥牛生产技术规程、肉牛肉羊分级标准、牛羊肉加工技术规程以及饲草的加工贮备技术,定期进行技术培训指导。这里产出的牛羊肉以其色泽鲜红、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肉味纯正无膻味、无污染而闻名于世,是牛羊肉中的精品,深受广大穆斯林的欢迎,在日本、东南亚和中东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也占有一定的生产份额,宁夏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清真牛羊肉加工集散地。
3、农业发展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宁夏跨东部季风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区域,大致处在中国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过渡地帶,降水量南多北少,大都集中在夏季,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土地沟壑纵横,海拔较高,适宜栽培冬春小麦、马铃薯、豌豆、荞麦、筱麦、糜谷、胡麻等10多种粮油作物及各种牧草,素有“油盆”之称。枸杞一直是宁夏的地方特产,枸杞种植在宁夏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拥有深厚的枸杞文化底蕴,形成了以中宁为主体,以贺兰山东麓和清水河流域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带,中宁县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专业批发市场,成为了全国枸杞的“集散地”和枸杞价格的“晴雨表”。枸杞产业已形成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在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等实践中,使宁夏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中,实现富民强区、山川更加秀美的奋斗目标。
三、蓬勃兴起的第三产业
1、现代旅游业的兴起
做大做强宁夏文化旅游产业,是宁夏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宁夏是一个偏远省份,却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了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贺兰山、六盘山、沙湖、西夏王陵、贺兰山岩画、沙坡头、中华回乡文化园、镇北堡影城等景区的功能建设,加快建设黄河金岸特色旅游带,打造银川和吴忠两个旅游目的地,形成銀川自然和民族历史文化旅游圈、吴忠回乡风情旅游圈、中卫黄河风光旅游圈和固原回乡山寨旅游圈”,同时需要大力发展沙漠观光旅游,积极开发适应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旅游消费习惯和休闲娱乐项目,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伊斯兰艺术风格的城乡建筑,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专题介绍等多种手段,把宣传作为向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推介宁夏旅游的第一抓手,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旅行社及相关人员赴中东等穆斯林国家开拓客源市场,提高宁夏对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旅游者的吸引力。
2、中阿文化的交流的迅猛发展
我国与阿盟所有成员国和绝大多数穆斯林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阿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稳步发展,合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共同的宗教信仰,回族同我国其他穆斯林民族以及世界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文化、习俗相近,以回族穆斯林文化为纽带,以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为契机,以清真食品认证为龙头,构建国内国际清真产业集聚区域,具有其他省区不可比拟的优势,打造成为世界级的清真产业的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国际清真产业博览中心,成为服务于中阿经贸合作发展的战略平台和连接中枢。
四、对比今与昔经验的思考
1、脱贫致富给我们带来的经验启示
宁夏用十几年的发展实践生动地给予我们脱贫致富的经验启示,这个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区,紧抓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良好机遇,凭借着“西电东送”工程的启动契机,扬长避短,准确定位,发掘自身潜力,培育支柱产业,壮大经济效应,连续五年跨入了西部百强县的行列,一举实现了脱贫致富。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针对宁夏的脱贫发展展开系统研究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所具有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很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究下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其示范效应可为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脱贫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一带一路战略为宁夏脱贫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
宁夏是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省区,是国家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30多年来,宁夏经过“三西”扶贫、“双百”扶贫、千村扶贫、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四个阶段的不懈努力,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9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下降到58.1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74.8%下降到14.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26元增加到6818元,贫困地区呈现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先后实施了5次大规模移民搬迁(吊庄移民19.8万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移民30.8万人、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14.72万人、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15.36万人、“十二五”生态移民32.9万人),累计搬迁移民113.58万人,实现了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为宁夏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异地扶贫搬迁工作得到了贫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高度认可。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视察时对宁夏的移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移民搬迁是脱贫攻坚的一种有效方式。要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把移民搬迁脱贫工作做好”。
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资源禀赋等原因,宁夏各地之间、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宁北地区与南部山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特别是西海固等南部山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水平,对于加强社会安定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宁夏对可持续发展、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推动我国的扶贫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宁夏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基地和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宁夏可再生能源产业依托其能源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集群。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宁夏正着力于建设西北地区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战略支点,推动宁夏可再生能源产业优化升级和转型发展,一方面为西北地区打通了向西开放的新兴可再生能源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促进西北地区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产业战略合作,形成具有区域辐射效应的产业集群的重要战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可再生能源走廊将有效地推进宁夏整体经济由高排放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走向绿色、低碳、高效的新型产业模式,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注释:
李艳,女,1986年生,北方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2016级研究生。
韩世涛,刘玉兰,刘娟。宁夏太阳能资源评估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8)。
http://www.cac.gov.cn/2017-04/01/c_1120738094.htm《宁夏回族自治区出台“十三五”工业发展及两化融合规划》
陶雨芳,论宁夏旅游商品的深层次开发【J】。2002(5)。
杜正彬,张永山,姚忠禄宁夏扶贫开发的取得历史性成就【A】。《宁夏画报:时政版》【C】,2008。
赵曦,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成就及其历史经验[D]。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2008,(10)。
作者简介
李艳(1986-7~),女,山西大同人,北方民族大学2016级研究生,中国民族理论与政策方向。
(作者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