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环境构建探析

2018-07-28李爽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德育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校德育环境产生了许多新变化,因此高校德育环境的构建也作出合理调整。高校德育环境的构建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和相关书籍的研读,得出目前高校德育的构建在物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网络环境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解决建构过程中的问题,提供合理可行的建议,能够有效推进高校德育环境的创新型构建,以此实现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校德育;德育;德育环境

良好的高校德育环境是高校学生培养良好的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环境为学生为学生进行教育提供了各种因素,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德育内容,地位,作用,目标等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因此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德育环境也应该及时作出调整,进行创新型构建。根据新的时代特征以及相关书籍的阅读,发现德育环境在构建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因此应该提供新思路解决问题。

一、高校德育环境构建的意义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1]意思是说想要获得知识,就必须认识,研究事物,想要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穷尽它的道理。由此可以看出在认识,研究事物和穷尽事物道理之前,就必须先接触事物。因此环境的构建对于德育工作,德育参与人员,以及协调其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德育工作的系统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2]只有把高校德育环境各方面系统优化建构好,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孟子》中曾有这样的描述,“孟子谓戴不胜曰:‘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3]这也说明环境的构建对于教育培养的重要意义。

(二)有利于发挥德育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柯尔伯格在书中曾写道:“隐蔽课程的作用不是通过把课堂规则和秩序称为道德品质而阻止对话,而是用对话的方式引到课堂中来。”[4]这里的对话是学校与学生之间一种平等的交流,通过良好高校德育环境的构建,能够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形成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德育工作中相互监督,相互督促,调动德育学习的积极与热情,并根据所学理论指导实践。

(三)有利于与家庭,社会德育环境的协同发展

“隐性课程,在亲属的个人关系和非个人的成就与成年人职业的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威定向作用之间,提供了一个中介点”[5]即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中介点。那么高校德育环境,也应该是社会德育环境和家庭德育环境的中介点。学校德育环境的构建能够跟好的将三个德育环境更加和谐的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每个环境所具有的优势。

二、高校德育环境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基础设施不完善,校园建设缺乏合理性

高校基础设施所起到的作用应当是学生在环境中感受美好的氛围,一次与学生能够产生维护这份美好的共鸣,不仅能够享受其中,而且还会愿意保持为这种美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目前仍然有较多高校,重外表轻内涵,校园外在形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领导办公室装修豪华,但是教学楼装修简略,教学设施落后,配套硬件设施跟不上,在学生心理容易产生权力至上的意识,反面影响较大。

(二)高校德育评价系统不科学,管理过程中未做到与时俱进

高校的德育评价系统主要是关于高校德育对于学生德育情况的评价,这不仅是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详细规范,更是对于学生道德素质情况的一种反馈。传统意义上的考察主要采用考试的形式,考试分数的高低就代表了学生道德面貌的反映,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合理性,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心理,成长经历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单单依靠考试检测学生的道德素养未免有失偏颇。

(三)高校校园文化实践活动重功利,忽视健康心理的培养

积极健康的高校文化环境,是高校环境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高校德育的重要载体。但是一些高校并未将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纳入学校未来发展计划之内,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忽略了高校文化精神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影响,只是看中校园文化活动看做是对于学生的活动管理,这样就会削弱校园实践活动的作用。

(四)高校网络环境缺乏安全性,大众媒体未充分利用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网络媒体对其观念的形成和认知都起着重要影响,但是新兴网络媒体的内容却参差不齐,对道德的评判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每个人可以在屏幕外肆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不用考虑任何后果,因为在网络的世界里缺少“道德底线”的约束。

三、高校德育环境构建的路径探索

德育环境在构建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在构建德育环境的过程中,应该从物质环境,管理环境,文化环境,网络环境入手,但它们不是独立的个体,应该保证和方面的协调统一。

(一)夯实基础德育设施建设,创建和谐物质环境

首先,高校的整体布局与建筑风格应该体现出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学楼理应选择安静,采光好的地方进行建造,防止因嘈杂的环境影响教学质量。合理的校园布局更能让师生产生心情的愉悦感,与学校环境产生共情,会更加陶冶审美情操。

(二)完善德育管理系统,建立创新育人制度

高校德育制度的基础应该是其本身所具有的道德性,在德育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内容应该是双向互动,不仅仅是学生单方面的遵守,而应该是师生相互间的学习与监督。让学生感受到他是在一种平等的环境进行道德教育,而不仅仅这样的教育是一种表面形式,减少学生的反感抵触心理。

(三)树立正确的实践观,营造多元化健康文化氛围

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应该仅仅依靠成绩来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应该采取多元形式来调动生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便是一个合理的契机,在参与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培养互助精神,讓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关系。就如《论语》中,“曰:‘揖让而生,下而饮,其争也君子。”[6]树立正确的实践观,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健康的文化氛围中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总体而言,高校德育环境建构不仅仅只是高校的责任,国家,社会,家庭应该通力合作,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高校德育环境的构建应该是保持一种系统科学的框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环境,高校学生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7]

参考文献

[1][3][6]蒋鹏翔.四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38,260,13.

[2]新华社评论员.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16-12-7.

[4][5]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77,257.

作者简介

李爽(1992--),女,籍贯:河南襄县,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话语权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高校德育路径探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