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吕坤《呻吟语》中的民本思想
2018-07-28徐宁
摘 要:吕坤,被视为是我国明代末年的一代奇儒。他既是一位著作富有传世影响力的思想家,也是一位勇于实干,长于应对,政绩显著的智者。现将以吕坤在《呻吟语》中表达的民本思想为研究内容,探究在晚明时期,以吕坤为代表的心怀国家社稷的士大夫面对社会危机局面时的心态和思想。
关键词:吕坤;呻吟语;民本
作者简介:徐宁(1992-),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1
吕坤(1536-1618),明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晚年复号“抱独居士”。吕坤一生不仅政声颇佳,而且为政、著述成就皆丰,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民本。
《呻吟语》是一部箴言体小品文集,这一力作中表达的是他对浩瀚宇宙的观察、对于人性本质的探讨、对于时事政治的关注以及对于为人之道的思考,内容满载着哲理性,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吕坤的社会治理之道,在综合了先秦儒家提出的仁政学说和宋明理学的天地人阐释框架的基础上,总体上可概括为以仁爱为导向的社會治理理论。
一、对人民生存状况的深深同情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该社会时期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作为皇帝或者统治阶层,就必须肩负起防治自然灾害、救济黎民苍生的任务,这不仅仅是在灾害发生时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而进行的一项暂时性的行为,而应该是切实为了安顿民生的一项常规性事务。但是,在现实中,晚明社会非常黑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常常得不到有效治理,同时,政府还不断向人民征收赋税徭役,土地兼并等人为的灾祸也日益严重。吕坤表达了对最底端生存穷苦百姓的深切的同情和关怀,他用自己的微小笔端书写苍生的悲喜,统治者的冷酷无情,人民的水深火热都一一真实地展现出来。
万历皇帝沉湎于陶器烧造、织造诸事。在吕坤担任山西省巡抚时,曾经为了此事多次上书,请求皇上为了国家大局考虑,停止陶器烧造、织造等诸多不合时宜的事情。吕坤在上书中说:“民困己极,加派为难”,他看到的社会情况是这样的:统治阶级即位居庙堂之上的人疯狂的敛财,而处江湖之远的广大人民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下早就已经羸弱不堪了,长此以往,积贫积弱,国家的政体、国体不会稳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可是皇帝却对这切中要害的忠言置若罔闻。
普通人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说:“天下之财,生者一人……其保暖而乐者害之人十九,兴之人千一。呜呼!可为伤也矣!”(《呻吟语卷五·治道》)统治者的作为困扰生民,官僚贵戚们的土地兼并,造成大规模的流民在社会上游走,人民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从古至今,那些走投无路的人只有一条活下去的通道,那就是反叛、起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仇怨,为自己求一条生路。为民请命的吕坤认为,人民的反抗不是无缘无故的,统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为政者的不作为,才使得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人民生活困苦,积怨已深,反叛是人民走投无路被逼无奈的下策。
二、对“民”之本体地位的论说
吕坤将人民置于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地位,他说:“盈天地间只靠二种人为命,曰:农夫、织妇。却又没人重他,是自戕其命也。”(《呻吟语卷五·治道》)在君民关系的主张上来看,他的观点是:天下不是君主一个人的天下,而是所有百姓的天下,不能只听凭君主一人的决断而妄下定论;更不能随意地儿戏杀伐,人民的性命大于天。
吕坤对人民反叛的起因做了深入的分析,他发现人民的种种起义行为,盗贼的活动等等,都是因为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井田制的废除以后,农民的土地不是归个人所有,常常受制于人。“余以为衣食足而为盗者,杀无赦”(《呻吟语卷五·治道》)可以得出结论,他力求量刑而处,因为本身物质不足而被逼着去偷盗的百姓,处罚不能过于严厉,最根本应该解决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会造成人民生活的困顿。统治者们应该思考的是,衣食是从何而来。
三、以民本为核心的政治主张
以民为重是吕坤思想的根基,贯穿于各个层面,是吕坤从政的出发点,也是他批评君主,针砭时弊的武器。民众的智慧也是无穷的,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创造了非常多的物质财富,而且体现在感受社会的真实性上,他们的见解之深刻也是高于统治阶级的。他认为:“天地间人,惟得道者贵”的命题。彰显了普通人道德上的尊严性,打破了权势的崇高性。
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资料是延续生命的必需品,人民生活的安稳是一个国家昌盛的根基。他得出结论是人民生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必需保障好民生,才是为政的正道和首要任务。吕坤认为:“足民,王政之大本。百姓足,万政举;百姓不足,万政废。”因叹曰:嗟夫,使天下皆如此,而后盗可诛也。此富民为王道之首务也。”除此之外,官府还要与民休息,施仁政少峻法;朝廷防灾备荒,救济孤老贫弱等措施。
四、结语
吕坤自称“抱独居士”,人亦称抱独先生,别号新吾,这“新吾”二字有全新的自我的含义,“抱独居士”也是他独立自主的精神的体现,他在思考上能够跳出前人的藩篱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的方式表现出独特的个性体验,被称为“一代奇儒”。吕坤作为明末朝廷的命官,一个典型的传统士大夫,他对民间疾苦有着深刻的动洞彻,他的思想表现出一种超出阶层的具有广泛实用性的思想,做出了拔自己的头发使双脚脱离地球般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吕新吾先生传[M].光绪已卯孟春月北平顾景濂《吕语集粹》抄本.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二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4: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