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思成与中国第一个大学建筑系

2018-07-28张恺新

侨园 2018年5期
关键词:东北大学任教梁思成

张恺新

梁思成是20世纪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日本归侨,他和一代才女林徽因的爱情故事广为人知。作为近代名流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1901年6月生于在父亲流亡日本期间。他在日本接受了幼儿园和初小教育,1913年随母亲回国,此后入清华学校学习整整8年。1927年,26岁的梁思成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并获硕士学位,随后进入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就读。第二年,就在与林徽因完婚后不久,一个偶然的机遇,梁思成肩负起创办中国第一个大学建筑系的使命。

新婚伉俪 突接父信

梁思成与林徽因1928年3月31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婚礼。婚后不久,这对新婚夫妇就开始了欧洲蜜月之旅,到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参观考察古建筑和现代建筑,按照他俩的计划,这次欧洲之旅至少持续半年以上时间。

作为父亲,梁启超对儿子的职业有过处心积虑的设想,他原本希望儿子能在美术方面有所成就,成为闻名全国的美术大家。对父亲的这一职业设计,梁思成并没有积极回应,因为他通过游历欧洲,更加坚定了从事建筑学研究的职业选择。

梁启超在得悉爱子梁思成的兴趣后,决定助儿子实现人生梦想。他开始发动社会关系,为儿子谋职积极奔走。梁启超本意是希望儿子就教于国立清华大学,但是当时清华大学还没有开设建筑专业。后来,梁启超得知国立东北大学准备筹建建筑系,该校原本希望聘请梁思成在美国留学时的学长杨廷宝担任建筑系主任并负责筹建建筑系,而此时已经就职于天津基泰工程司的杨廷宝推荐当时还在国外的梁思成去东北大学承担重任。杨廷宝受东北大学校方委托,前往北平面见梁启超,希望梁启超能说服梁思成到东大任教。梁启超在权衡利弊后,代儿子接下了东北大学的聘书,并写信敦促梁思成早日回国。

此时已到了1928年7月上旬,梁思成和林徽因正在西班牙游历。也就是在西班牙考察期间,梁思成在中国驻西班牙公使馆看到了父亲梁启超寄给自己的家信。也是在那两天,东北大学工学院院长高惜冰给身在西班牙的梁思成寄信,希望他能到东大任教,组建东大建筑系。

当时,东北大学经过五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大学,集文、法、理、工等学科于一体,聘请了梁漱溟、章士钊、罗文干等一大批国内名师前来执教。梁思成起初不愿到东北大学任教,并不是嫌东北大学不够档次,而是与林徽因有很大关系。原来,林徽因的父亲、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林长民因为1925年参加“郭松龄反奉”,在新民县一带的战事中被乱枪打死,东北是林徽因的伤心之地。据梁思成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同学、建筑学家童寯回忆,梁思成曾经指天发誓说:“永远不去东北,永远不跟张学良合作。”然而此时聘请梁思成筹建建筑系的东北大学,校长就是张学良。在经历一番思想斗争后,考虑到在国内大学筹建第一个建筑系以及夫妻心爱的建筑学科发展的需要,梁思成、林徽因还是以大局为重,同意到东北大学任教。梁思成后来回忆:“我那时还没有预备回来,但是往返电商几次,到底回来了。”这几次电商的内容就包括东北大学聘请林徽因与梁思成一同前去任教。

实际上,父亲梁启超的大力支持和拍板,是梁思成到东北大学就职的重要原因之一。梁启超对儿子投身建筑事业寄予厚望,他甚至在给梁思成的信中写道:“到彼(东北大学)后便可组织公司,从小规模办起,徐图扩充……”鼓励梁思成将建筑科技知识与工程实践多结合,并在承揽建筑设计工程中增长阅历、丰富经验。

当梁思成决定到东北大学任教时,已经是1928年7月下旬,距离东北大学新学年开学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梁思成和林徽因商定,提前结束欧洲的蜜月之旅,从莫斯科乘火车穿越西伯利亚回到中国。

创办建筑系 万事开头难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在回国途中就开始设想未来的建筑系教学课程,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开设建筑系,东北大学此举颇有开学科建设先河之感。梁思成、林徽因决定将多年所学付诸实践,特别是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教学模式与中国建筑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回国伊始,梁思成就将与林徽因共同写就的筹建东北大学建筑系的草案呈递给东北大学工学院院长高惜冰。在这份草案中,除了谈及建筑系的组织构成外,还对将要开设的课程也详细罗列出来。高惜冰在教育方面主张“国家开放,必先树植人才”,认为只要有利于培养人才的教学计划就应该大力支持,因此他让梁林夫妇不要有任何顾虑,根据自己的所学所长放手制定教学计划。

万事开头难。在东北大学开设建筑系,是中国大学的一个创举。由于师资力量极度缺乏,最初,林徽因是梁思成属下唯一的一名专业教师。

不仅教师匮乏,学生对建筑学充满了陌生和好奇感。梁思成在给学生上第一堂课之后,有许多同学才知道什么是“建筑”,还有几个同学一听建筑系要“画图”,就转到了别的系。创办建筑系的艰难,时刻考验着年仅27岁的梁思成。

后来,梁思成回忆在东北大学的第一年“起步期”时写道:“那是我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时代,多么有趣,多么辛苦,那时我的心情,正如看见一个小弟弟刚学会走路,在旁边扶持他,引导他,鼓励他,唯恐不周密。”正是怀着这种责任心,梁思成和林徽因克服重重困难,一切从零开始,既要为四十多名新生讲课,又要管理系里的很多勤杂事务。

兼任东北大学校长的张学良在公务繁忙之余,专门接见初到东北任教的梁思成和林徽因,谈话中表达了对梁启超学问和社会影响的敬佩之情。张学良还希望林徽因作自己的家庭教师,辅导自己外语等课程,被林徽因以教学任务繁重等原因婉言谢绝。

当时,东北大学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校徽,张学良倡议面向社会各界有奖征集东北大學校徽图案。林徽因得到消息后立即着手设计,她设计了几套方案。经过层层遴选,林徽因设计的别出心裁的带有“白山黑水”图案的校徽被选中,最终被采用为东北大学的正式校徽。

很多年后,梁思成这样描述在沈阳任教期间的生活点滴:“东北的10月,夜里已经开始上冻。早上起来,玻璃窗上结着一层冰花。徽因生起了炉子,安上了烟囱,夜里备课,再也不感到冻手冻脚……”

倾情教学 育人桃李

在东北大学任教的日子里,梁思成主要讲授建筑学概论和建筑设计原理,林徽因负责讲授美术和建筑设计。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将西方建筑史和中国建筑史相结合,开设了建筑史课程,着力将建筑学的深层内涵灌输给学生们。为增强学生对西方建筑知识的了解,梁思成在教学中建议增设“专业英语”课,并亲自任教。1929年考入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张翔回忆梁思成教学时写道:“先生虽然个头不大,但两眼炯炯有神,而且带着对建筑学专业的无比热爱和自信,给人以很大的感染力。”时隔半个多世纪以后,张翔仍清楚地记得梁思成在给新生上第一堂课的第一句话就说:“建筑是什么?它是人类文化的历史,是人类文化的记录者,它反映时代的步伐和精神。”梁思成用这种语重心长的说教,激发学生对建筑专业的兴趣,进而由兴趣深化为热爱。

梁思成在教学中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一次,学生张镈交作业时,把插图的四角加上压片的三角。梁思成看后一方面肯定了张镈的努力,同时又在三角旁眉批“费而不惠”四个字。张镈晚年回忆说:“这四个字对我一生的发展起了极大的影响。”张镈还回忆,梁思成讲课的一大特点就是高度的“视觉化”,每讲到一个实例都要在黑板上准确地把建筑的平、立、断面画出来。1931年4月,梁思成发现建筑系学业考试中有学生私携小抄,遂制定新规:“凡建筑系学生不论月考、期考,如查有夹带或互相通融之事立即开除学籍,永不得回建筑学系受课,严重施行,绝不宽贷。”

林徽因在忙碌的教學之余不忘写诗和散文,并记录下在沈阳的所见所闻。在林徽因的记忆中,当时的沈阳近郊在夜间常有土匪出没,她写道:“这种时候我们都不敢开灯,听着他们的马队在屋外奔驰而过,那气氛真是紧张。有时我们隔着窗子往外偷看,月光下胡子们骑着骏马,披着红色的斗篷,奔驰而过,倒也十分罗曼蒂克。”可见,作为才女的林徽因,在劳累中也不忘表达对见闻的感慨。

作为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除了身体力行带头教学外,还积极为建筑系引进人才。1929年夏,在梁思成的盛情邀请下,梁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时的同学陈植、童寯、蔡方荫、刘乐崇、傅鹰、徐宗漱等人来东北大学任教,后来梁思成还邀请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生丁折桂来校担任美术教员。梁思成还和陈植等人联合成立了“梁陈童蔡营造事务所”,承接了吉林大学和锦州交通大学校舍的设计工程。在东大任教期间,梁思成和林徽因还合作设计了沈阳郊区一座名叫“萧何园”的小公园以及沈阳一些官僚的宅第。梁思成在教学之余不忘著述,1930年完成了3万余字的《中国雕塑史》,1930年11月末,梁思成与张锐合著的《城市设计实用手册》出版。

梁思成和林徽因注重课外实践,在教学之余,带领学生对沈阳城和近郊的一些古代建筑进行调查和测绘,1929年,两人带领建筑系学生到沈阳昭陵和沈阳故宫写生,让学生们充分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征,并利用古建筑实地教学。梁思成、林徽因还利用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到的测绘技术对清太宗皇太极的陵墓——沈阳昭陵进行了多次实地测量,并将测量的数据作研究参考。

1928年冬天,林徽因怀孕了,她仍与梁思成整天忙于教学,夜间辅导学生,直到1929年暑期放假。1929年8月,林徽因在北平生下女儿梁再冰。产后不久,林徽因又回到东北大学,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之中。她还参加了营造事务所的建筑设计工作,导致结核病病情加重。期间,著名诗人徐志摩因事来到沈阳,特意看望了病中的林徽因。1930年冬天,由于结核病复发,林徽因不得不辞去东北大学的教职,回到北平香山疗养。

由于东北气候寒冷,不利于林徽因养病,加之此时梁启超的老友朱启钤力邀梁思成加入其新组建的中国营造学社,还委托清华学校老校长周贻春亲自来沈阳动员梁思成到北平的营造学社任职。几经考虑,1931年6月,梁思成离开了亲手组建的东北大学建筑系。梁思成离校之际,他的同事和学生们恋恋不舍,很多人洒泪相送。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建筑系任教3年,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建筑人才,他们中包括著名建筑学家刘致平(辽宁铁岭人)、担任过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首任主任的刘鸿典(辽宁宽甸人)、太原工业大学教授陈绎勤(天津市人)等。其中,刘致平后来又回到恩师身边,经梁思成推荐成为中国营造学社社员并担任助理,协助梁思成、林徽因从事中国古建筑调查与研究,取得了很多建树。

林徽因、梁思成先后离开东北大学,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之职由梁思成在美留学期间的同学童寯接任。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城,东北大学也在事变中遭遇不测。在童寯的积极努力下,东北大学建筑系学生先后转移到北平、上海继续学业。1932年7月,东北大学建筑系首届毕业生毕业,这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建筑学专业人才。在他们毕业前夕,童寯携建筑系全体师生邀请梁思成来上海参加毕业典礼,梁思成由于事务繁忙未能亲临参加,但给师生们写去一封两千余字的贺信,信中充满深情地回忆了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的经过,信的末尾饱含对毕业生的期望:“现在你们毕业了,你们是东北大学第一班建筑学生,是‘国产建筑师的始祖,如一只新舰行下水典礼,你们的责任是何等重要,你们的前程是何等的远大!林先生与我两人,在此一同为你们道喜,遥祝你们努力,为中国建筑开一个新纪元!

猜你喜欢

东北大学任教梁思成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梁思成分肉
本科教学审核自评估工作开展及专业持续改进思考
补考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参赛经验与总结
教育部、人社部:为从教30年乡村学校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湖北新招录约4000名大学毕业生赴农村任教
江西将在每年教师节为长期从教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采矿学》本科专业教材建设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