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浅谈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2018-07-28范一兵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教学理论建构主义作用

范一兵

摘 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 20 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教育新思潮,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它认为: 人们以自己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对学习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在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上提出了一系列革命性观点。

关键词 建构主义 教学理论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有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四个方面,结合以上四个方面,谈一下构建注意教学理论在当今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科学知识是个人和社会建构的,是通过个人的经验与探索发现的,即认知个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因而知识是暂时性的,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当现在的教学中,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更新的,是人类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知识会发生的动态的变化,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要呆板的传授给学生那些死的知识,而是要灌输给学生,知识也会增加与淘汰,让学生以一种灵活的态度来对待不断变化的知识。

(2)学生观。建构主义认为,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学习者是一个积极、活跃的因素。即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知识发生过程的探索者,是认知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认知结构的主体,因此,要尽可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注意对学生探索性思维的发展,被动的学习过程会逐渐被淘汰,逐步对学生发现性学习进行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

(3)学习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体验,是一种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协商活动的过程,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即学习不是简单的传授和接受知识。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知识的传递者不仅肩负着传递的使命,而且肩负着调动学习者积极性的使命。学习者通过互相协作达到与外部世界的理解共识,学习发生在真实情景中会变得更为有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未来的改革中更加重要。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然后让学生与学习中的因素接触,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慢慢的学到知识,收获技能。情景式教学,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要,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才能体会到知识,充分理解知识。

(4)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和建构性。其建构性主要体现为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其作用的改变。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不是被灌输的对象。学生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互动、协作为补充,通过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实现知识建构。

现代心理学在宏观上分析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外显行为,认为学习实质上是在遗传和成熟的内在因素与环境和教育的外部影响互相作用下,产生比较持久的行为变化,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大的效果。在采用的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法中,引导学生自主自动地去准备课堂内容,使其主动学习,在教师创设的适宜环境中,全面解决长期以来高校课堂教学中“费时低效”的痼疾。

在教学的改革,逐步增加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教师作为学习之船中的船长,控制学生学习的进度与方向。在教学中,并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样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 都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建构主义教学的精要之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善于组织、启发、指导、帮助、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即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对学生的启发指导,还包括情景创设、信息资源提供、合作学习的组织以及自主学习策略设计等方面,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体现得越充分,教学效果就会更好,这正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应用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美、英等西方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主流理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创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许多国家的教师所采用。自己对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理解,并将其运用到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结合实情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实建构主义理论和思想是不断发展的,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创立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不断创新和扩展。所以在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时候,应有动态意识和发展的观念。任何机械的、生搬硬套的做法都会陷入教条主义的泥潭,而使建构主义失去生命力。随着多媒体及 Internet 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建构主义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技术支持,为建构主义教学的发展营造了更好的教学环境,这为创设和采用更多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所以,教学方法不必拘泥于单一,而应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环境、教学对象的不同呈现多元化、多样性。特别要指出的是,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创新的。

总之,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构建主义对我们的启示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法中,引导学生自主自动地去准备课堂内容,使其主动学习。在获得知识方面,让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提供机会让其发表自己的看法。采用“小组”等合作方式,进行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身努力与教师的引导,完成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获得满足感,对学生未来以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一个推动后续学习的有效动力,从而使学生在一步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教学理论建构主义作用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后方法”教学理论视域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近十年国内日语听力教学研究综述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