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称呼语中词缀“老”的分布及相关交际问题研究

2018-07-27张艳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7期
关键词:词缀

摘 要:词缀“老”在现代汉语称呼语中运用得十分广泛,文章旨在从描写“老”在称呼语中的分布情况入手,结合“老”的运用在会话过程中体现的交际原则,来分析“老”的普遍运用的实际功能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称呼语教学,研究传统中国人际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老;词缀;共识描写;交际原则

作者简介:张艳(1993.9-),女,汉族,江苏盐城人,北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2

“老”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较为活跃的词,构词能力强,相关的研究也已有诸多成果,但是对于“老”在称呼语中的专项研究较少。本文重点放在词缀“老”在称呼语中的使用问题,及其所体现的交际原则和功能意义。“老”作为词缀,可以是前缀也可以是后缀,但是其作为前缀时的构词能力强于其作为后缀,本文将对包含“老”的称呼语形式进行共时描写,对其使用现状进行分析。

一、称呼语中词缀“老”的共时描写

(一)老+亲属称谓

在用来指称长辈的称呼语中,可以用“老”加上亲属称谓,这里的“老”的形容词性已经开始虚化,如:“老爸、老妈、老舅、老姑、老爹、老娘1”等。

史老舅又喊:“葡萄要不在,老舅他还得再跑趟腿呀!”葡萄只好应了他。(严歌苓 《第九个寡妇》)

团长给咱们打气,“你们的老爹老娘还在家里等着你们呢,打完这一仗,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现代汉语中同辈之间或同晚辈之间也可以用“老”来称呼,表示亲切、亲昵、轻松的情感色彩。这时候的“老”较之上述长辈称呼语中虚化程度有所增高,不再带有形容词词性,如:“老娘2、老弟、老姐、老公、老婆、老妹、老哥、老侄”等。

走了一会,他扭过脸说:“我们那里有句话,说‘老公老公,老了要人供;老婆老婆,老了要人驮。不管你老不老,我都驮你,好不好?”(艾米《山楂树之恋》)

作为家里的老小是有诸多好处的,要是没有了老哥老姐的压迫就更好了,不过平时老哥老姐也护着他,这么想想也就平衡了。

值得注意,“老娘2”区别于“老娘1”,同样用法的还有“老子2”,他们在口语中可用作妇女或男子自称,“老娘2”、“老子2”中的“老”没有了词汇意义,却增加了“粗鲁、自负”的感情色彩:

小张个不着调的,平日里在他老子面前就自称“老子老子”,都不知道谁是谁老子了。

(二)老+单音节姓氏

“老+单音节姓氏”中的“老”虽然已经词缀化,但仍存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在表达称谓功能时,可以表示年龄,用以区别人物,如下面的第一句例句,另一方面会带有一定的“敬重、尊敬”的意义,用这称呼语比直接称呼对方姓名更显得亲切。

小王叫老王吃饭。

闺女对着她爹问道:“老钱同志,你还不相信自己家闺女吗?”

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王志国,一个60多岁其貌不扬地小老头,但是周围的人提到他都敬佩地说:“老王书记为我们做了太多太多啦。”

目前,该功能继续泛化,在亲密的平辈关系或对晚辈的称呼语中也可使用“老+单音节姓氏”,此时情感色彩由“尊敬、敬重”逐渐过渡到“友好、亲近”。

我问老公:“老张同志,今天怎么这么上道?”

(三)老+數字/大、小、幺

“老”放在大、小、幺或者数字前面,用以表示兄弟姐妹的排行,无论老少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表示,表达亲近、随意的情感,这里的“老”已经没有词汇意义,其虚化程度很高。

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鹏程,老二叫万里。也是可以看出他对儿子的期望了啊。

何红涛:老幺就算了,你是喜欢那个人,爱之深责之切。(兰晓龙《士兵突击》)

那个流浪汉跪在地上,霸者那人的裤脚哭着道:“求你们救救俺家老小吧。”

(四)老+社会称谓

社会称谓是指用于亲属关系以外的,反映相互之间的社会机构、人际关系的文化符号,包括职业、职务、学历、社会地位等名称。“老+社会称谓”可以表示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如:老板、老师、老百姓、老总、老客、老贼等。

老板告诉我那本书卖疯了,让我再等两天。

那老贼被张飞一刀斩于马下。

“老”还附加在表示地域义的词语前面表示某种身份,如“老外”指“外国人”,“美国人”就是“老美”,这些称呼语使用之初多含有贬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这些词语的贬义已逐渐消失。“老”还可以加在地名的简称前面,用以表示某一地方的人,如北京话中称呼广东人为“老广”,称山西人为“老陕”,称东北人为“老东北”。

(五)老+形容词语素

在“老+形容词语素”这种用法中,“老”使形容词语素名词化,该形容词语素多表示人欠好的行为特征,“老”附加在这类形容词语素前表现这类人的行为特点,以此来称呼人,带有贬义。如“老赖、老粗、老奸”等。

你瞧她那种矜骄傲慢的样儿,好像我们天朝的人都是老粗,好像我们天王陛下也是老粗,只有她一个人才通文墨,懂经史,真叫我一瞧见她就满肚皮是气!(阳翰笙《天国春秋》)

(六)单音节姓氏+老

“老”用在单音节姓氏后面是称呼语中尊称的一种表达手段,其所指对象多是有较高文化水平且较年长的男子或女子,有着强烈的尊敬意义。该称呼语多用以正式场合、亦可用以非正式场合,可以面称,也可以背称。此处的“老”是后缀,其词汇意义并不强烈。

人们一提起郭老,自然而然地想到郭沫若,除了他,很少有人能被人尊敬的称一声“郭老”的。

钱老更是特别注意培养年轻干部,先把他们放到生产第一线,经过锻炼,然后委以重任。(《人民日报》)

追悼会上,主持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王老这一生为学界所做的贡献,如今王老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作品值得我们每一位学生认真研读。

词缀“老”不仅可以做前缀,还可以做后缀,从一个实词逐渐虚化为一个词缀,部分词缀仍然保留了部分词汇意义,有一定的类化倾向。到此我们对词缀“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梳理,但是仍然存在许多漏缺。社会语言学中我们的交际会话讲求一定的会话原则,“老”作为一个词缀,其使用广泛,如我们不注意她的使用条件,也会违反一定的会话原则。

二、称呼语中“老”反应的交际原则

所谓交际原则,就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系列原则,如不遵守,可能会造成交际失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普遍接受的最重要的两条交际原则,但在交际过程中除了要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外,还要考虑双方的亲疏关系、身份地位等因素。称呼语中的“老”体现出以下几种交际原则:

(一)亲疏原则

亲疏原则是指说话人根据听话人或被指称人与自己关系的亲疏远近来选择恰当的亲疏称呼语来称呼对方,以此展开对话,从而保证对话顺利进行。亲疏关系可以分为以下两种:①会话双方较为熟识、彼此亲近,②会话双方关系疏远、彼此不亲近。在交际双方亲近、彼此熟悉的情况下,“老”多倾向于作前缀,较多使用“老+亲属称谓、老+单音节姓氏、老+数字”等形式的称呼方式。

由于对对方不熟悉,或对方的年龄较大,用“先生”、“女士”等词语不能表现出亲近的目的,用“爷爷”、“叔叔”等词语不能够体现出说话人在相关领域的权威或重要地位。于是,在对方的姓氏后面加上“老”来称呼对方,已经成为现代交际过程中十分普遍且高效的交际策略。

(二)场合原则

场合原则是指能根据不同的场合运用相应的称呼语的原则。场合包括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如与同学、朋友或父母长辈聚会、打招呼、闲聊等,这些非正式场合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而在一些正式场合,如学校、公司、会议上发言等,通常采用正式的称呼语。对含有“老”的称呼语进行场合正式与非正式的划分,使用“单音节姓氏+老”的场合明显较其他称呼语正式,而“老+亲属称谓”的场合则显得非正式。分清场合,选对称呼语,对于人际交往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地位原则

地位原则在中国人的日常交往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要十分注意听话人的地位,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称呼语来称呼对方。在上述含“老”的称呼语中,笔者将其进行了排序,“单音节姓氏+老”所指称的对象地位应该是明显高于自己,“老+形容词语素”(除表示某一地区人)多用于对一特定人群的讽刺羞辱,在说话人认知中,这类人的地位低于自己,且说话人对这一类人含有轻视的感情,其他类的称呼语,用以称呼地位与自己相邻的人群,地位较说话人稍高的可以拉近距离,表达亲近之感,地位较自己稍低的可以显得亲昵随意。

(四)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是人类交际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约束人们交际行为的重要尺码,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礼貌原则在汉文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即便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加追求平等,关系更加随意,但是“老”在称呼语中的运用基本依然遵循礼貌原则,如在“老+单音节姓氏”和“单音节姓氏+老”的称呼语中,说话者还是为了表示礼貌,有意提高说话人的地位,已达到礼貌效果。“老”的词义虽然在不断虚化,人们也在用“老”称呼自己的同辈甚至晚辈,还用“老”来表示贬义的称呼,在“老+社会称谓”的这一称呼语用法中,明显是说话人故意违反礼貌原则,已达到对对方的侮辱的目的。

三、结语

我们对称呼语中“老”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反映的交际原则进行了说明。在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中,称呼语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当前很多论文作品中都有对不同国家的称呼语进行比较,我们对于称呼语中“老”的使用情况有细致的把握,有利于让外国人学习汉语时,加深對汉文化中传统家庭观念、尊老爱幼、以和为贵的思想的理解。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人们在追求和谐、亲近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经济利益的变化,人际关系也会存在不和谐的因子。这种现象说明人际关系是一个动态系统,需要我们对称呼语的运用进行反复的观察,动态的分析,这对我们提高沟通交际的有效性、高效性,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刘琳.现代汉语亲属称谓的泛化问题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王宁宁.汉语词缀“老”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6]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J].语言文字应用,1998.

猜你喜欢

词缀
从网络语“X精”看“精”的类词缀化
外国学生习得类词缀“感”的偏误分析
词尾与词缀的区别研究
维吾尔语词缀变体搭配规则研究及算法实现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浅谈现代汉语类词缀
释西夏语词缀wji2
现代汉语词缀与英语词缀的差异
试析否定词缀在汉维语中的不同表现
汉语西班牙语词缀对比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