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刘恒笔下女性的悲剧命运

2018-07-27李领弟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悲剧命运欲望人性

摘 要:刘恒是新时期女性意识觉醒的男作家之一,对女性始终怀有深切的同情。他笔下的悲剧女性,没人逃得开命运的枷锁。本文通过对刘恒的短篇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研究,多方面展示女性生存的悲凉。

关键词:悲剧命运;欲望;人性

作者简介:李领弟(1993.7-),女,陕西延安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4-0-02

但凡是人的生命,始终不能脱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刘恒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通过对其概括梳理,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大多难逃欲望的牢笼,即食欲,性欲。刘恒把“食”和“性”看作人生存的本能,在本能欲望的驱使下,“食”和“性”一旦缺失,人的生活必然受到沖击,人便不能正常生存,久而久之,酿成苦果,生成悲剧。刘恒的小说从人物形象上划分,主要包括农民和知识分子,贯穿这些人物形象始终的是悲剧命运,这也使得刘恒成为独特而深刻的“悲剧作家”。

一、命运的囚鸟——菊豆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伏羲和女娲都是人类的始祖,他们两个人既是兄妹,又为夫妻,所以伏羲和女娲的故事就有了乱伦之意。刘恒的小说《伏羲伏羲》讲的便是突破伦理之事。

菊豆,正值花季妙龄,被家人卖给了比自己大三十多岁的小地主杨金山当老婆,为了给杨金山传宗接代。这样不幸的婚姻强加在她的身上,她无权反抗,只能被迫接受。让她没有预料到的是,这只是悲剧的开始。杨金山是性无能,有着不可克服的生理障碍,他嫉妒侄子天青和菊豆有年轻健康的身体,自己极度自卑,直至心理变态,便没日没夜地向菊豆施展报复,想尽办法折磨她,菊豆便一直活在痛苦和煎熬中,她默默承受着非人的待遇。终于,在情欲的驱使下,她成功地引诱了一直暗恋着她的侄子,她第一次尝到了作为女人的快活,并为侄子产下两子,得知真相的杨金山,承受不了,但又报复不了,最终一步步走向死亡。

痛苦的日子并没有到头,悲剧持续着,儿子天白发现了“哥哥”和母亲的不伦恋,展开报复,实行破坏,面对儿子憎恶的目光,王菊豆再次陷入绝望,她始终无能为力。受不了煎熬与谴责的杨天青选择用自杀来了结这一切,菊豆唯一的救命稻草没了,即使是她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也没有助她冲破命运的牢笼,王菊豆是杨天青的小母鸽子,也是命运的囚鸟,她承受了女人的悲剧,妻子的悲剧,母亲的悲剧,却只能选择用生命结束悲剧。

二、粮食的奴隶——曹杏花

人在最极端残酷的环境下,生存无疑就成了最大的意义。当获取粮食成为生存的唯一目的,那么毁灭的不仅仅是个体本身,所有的一切都将随之覆灭。刘恒的笔是犀利的,当人的麻木与生命活力一同枯竭时,绝望成为一切悲剧的源头,《狗日的粮食》中女主人公曹杏花用生命诠释了粮食对于生存的意义。

瘿袋因为相貌丑陋畸形,便沦落为“物件”任由别人买来买去,杨天宽用两百斤谷子第六次将她交易成功。她已经完全顺从了这样的买卖,即便是杨天宽买她只是为了给自己继承香火,为了满足一个男人必需要有一个女人的想法。她也不负众望,一连生了六个孩子,出于对粮食的渴求,她用谷子和豆子作为孩子们的名字,为了一家人能填饱肚子,瘿袋不择手段,费尽心机,但仍然每天要与饥饿相抗争。为了粮食,她成了十足的泼妇,连作为人最起码的羞耻心都没有了,偷抢拐骗,该使得招儿全使了,她成了全村人眼里的母老虎,用极其卑微的方式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她的一切行为都不像是一个正常的人,像动物的本能活动一样,把获得粮食当成存在的唯一使命,她的嘴同她的相貌一样丑陋,她可以为了一粒米,一颗果子,同村里的人撒泼耍疯。

瘿袋就是为了粮食而生的,她做的一切事情都离不开粮食,包括她的死。瘿袋弄丢了钱和购粮证,她这一辈子都在找粮食,这一次却丢了粮食,这对她来说就不仅仅是丢粮食的事儿那么简单了……强悍了一辈子,刚气了一辈子的她,刹那间,因为一个粮证儿崩溃了。杨天宽怒气冲天,管不住自己的手和脚冲上去劈头盖脸地打着女人,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好不自在。一辈子唯独这一次他觉得自己像个男人,煞了女人的威风。而仅仅一次,便要了女人的命。即使瘿袋过得了男人那关,也始终过不了自己的这一关。粮食是比命更重要的东西,怎么可以丢呢?她服苦杏仁自杀了,永远不用再为粮食斗争了,永远不用再为明天吃什么而苦恼了,二十斤的粮食远比她的生命更有重量。

曹杏花,为了粮食而活着,为了粮食而自杀,她的一生都以粮食为中心,为粮食而战斗,却活生生地将自己逼成了粮食的奴隶。

三、肉欲的乞丐——华乃倩

西方神话传说中,夏娃是人类的女性始祖,由于自己禁不住诱惑,偷吃了伊甸园中的禁果,而且还成功地引诱了人类的男性始祖亚当也食下禁果。最终被上帝逐出伊甸园,而且要世世代代背负罪责。女性便成了惹是生非的祸水,往往禁不住诱惑,容易产生动摇和邪恶的念头,走入歧途。

华乃倩,作为一名现代的知识分子,是个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优秀女性。从现代婚姻观念的理想状态上来讲,夫妻之间不应该是纯粹的饮食男女,单纯的传宗接代,而是男女双方在思想、感情、兴趣爱好上的彼此吸引,彼此认同。但是她的婚姻却并不是理想状态中的那样,丈夫收入少,社会地位低,生理有缺陷,夫妻生活不和谐。丈夫的懦弱和失败更让她想结束这种非正常的婚姻关系。从周兆路的身上,她再次燃起生活的希望。周兆路相貌不凡,事业成功,成熟稳重。所有的一切都吸引着华乃倩,这不仅满足了她的生理需求,更满足了她爱慕虚荣的心理需求。于是她便向周兆路发出了一系列诱惑性暗示。留纸条、筑爱巢、借着单位北戴河出游的机会,让周兆路为自己留门,并主动把自己送上门!她异常大胆地追求与周兆路的性爱,享受与周兆路偷情的时光。哪怕是周兆路一次次因为害怕而退却,她仍然没有放弃,反复勾引,不厌其烦。可以说,在和周兆路的危险关系中,她付出的更多一些。但周兆路是矛盾的,他一边贪恋这种偷情带给他的欢愉,另一边又充满犯罪感,害怕东窗事发,事业、家庭、名誉通通失去。所以,面对华乃倩的引诱,他只是作为一个男人本能的欲望禁不住诱惑,只是贪恋那具极具诱惑力的肉体,并没有想和她长长久久,真心待她。他的一生太顺利了,一切的机会对他来说都刚刚好,华乃倩的主动勾引,是他作为成功男性的虚荣,是他一直以来平静生活中突然而至的刺激。这种刺激是他内心渴望的,他只是想寻求那份久违的刺激感。他甚至吝啬到连“情人”这样一个名分都不愿给她,他只想占她便宜,仅此而已。

为了得到副院长的职位,周兆路担心华乃倩的存在会破坏到自己,决绝地抛弃了她。当华乃倩责怪他抛弃自己时,他觉得华乃倩在威胁自己,她的一切行为都带上了功利性,他觉得她万般丑恶。华乃倩无疑是悲哀的,她将自己的感情,身体,甚至是自尊与矜持全部给了周兆路,却被无情地玩弄,残忍地抛弃,她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

华乃倩的行为与潘金莲的行为一般无二,不贞的女人,在男性作家眼中一般是不得善终的,潘金莲害了武大郎与西门庆,自己也没能善终。华乃倩沉沦肉欲,无法自拔,成了肉欲的乞丐,最终却惨遭抛弃,直至最后一刻,她还没有看清周兆路的虚伪丑恶,仍然对他抱有一丝幻想,她的悲剧是显而易见的。

综上所述,刘恒笔下,在封建伦理道德面前,很难分清谁对谁错,所有人都难逃封建伦理道德的枷锁,都是封建伦理道德的牺牲品。尤其是女子,处处受到男权文化的压迫,封建社会的女性处处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桎梏,始终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她们俨然已经不能被称之为人,“工具”二字应该是她们的代名词。本文通过剖析刘恒笔下具有悲剧命运的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真实的生存现状。刘恒将这三位悲剧女性都置于“食与性”的冲突中,给人一种沉重的阅读感受,他从人类最原始的需求出发,勾勒出人性最单纯的一面,传达出自己独特的女性意识,并将悲剧贯穿始终,透析了人的生存意义与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恒.刘恒自选集(五卷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3.

[2]师晓霞.从女性主义角度看《茉莉花开》[J].电影评介,2009,(5):202.

[3]蔡 翔,母亲与妓女——关于《白涡》[J].读书,1989,(2):193.

[4]刘 恒.白涡[C]刘恒精选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

[5]李清霞.生存意志与生命原欲的冲突——刘恒对“食色”的客观叙述[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02):9-11.

猜你喜欢

悲剧命运欲望人性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电影的幻象与欲望的辩证关系查鸣
庄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沦者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功能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