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有兰香

2018-07-27刘纬逸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王维苏轼

刘纬逸

“兰之绮绮,扬扬其香。众香拱之,幽幽其芳,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山中有一种植物,曰兰,即兰草,安于幽谷,静立溪上,柔弱而不矫造。二千多年前,有一位漂泊的游士,在历经众人的排挤,政治的失意之下,写过一首诗,曰《绮兰操》,其人以山中兰类比,珠玑之间,流露出人生志向。他是孔子,是他开了诗的先河。从此,诗便有了性灵。

字如其人,文如其神。读书阅文,乃读神也。

先贤们把情寓于诗文,时代虽远,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中探索他当年的心路,从他的经历中学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样读书,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样品诗,品的更是生活的味道。

1、行到水穷处

很喜欢一句话,“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进。”这句诗在原文当中既是写到了禅居生活,也有一定哲理性。诗的作者,王维,字摩诘,便是怀着这样的处世态度安然于世的。顺其自然,也许世人皆知,但他却又超然于物外了,行到水穷处,水又何时会穷?只不过是不见了水的模样,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望天,发现云从远方或山边悄然而出,于是便释然。水还在,不过若要再见到水的模样,需要平心静气,等待它重新变为雨,暂时先放一放。拿得起,放得下,既来之,则安之。

此诗是王维在“颇好道”的“中岁”,安家于南山之缘的时候所作的,由于政治上无欲无求,妻子又驾鹤西去,此时的他,已不像是那个“少年得志”,写出壮志《少年行》的有志青年与天才了,他的心,有些消沉,循世避隐于山林。王维的诗是冷静的,读起让人感觉作者的脸上总是蒙了一层水,心中顿有一种淡蓝色的感觉流淌而过,但人们偏偏又说他充满“闲适与自如”之心。是有,但其中必是夹杂着些许忧郁。所以,一日他踏着终南山中的小径,在山中寻访。心中或有些苦闷,但他不会像柳河东一样,王维会理性去思考,比如说眼前的景:水穷,云起,促使他生出禅思,故后也有了句子“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远期”。便放下了心中的执念。

木强则折,不是自已的,或是时机未到,何求何妄?有時间,看那水穷云起,等待属于自已的。或是既然到了这个时间,这种境遇里,不如便“坐看”既来之,则安之,把骄心燥念,荣辱得失都放一放,安然去渡自已命中的劫数。过去了,便又发觉“水”并未穷,云又归了水,生活永远都比你想象的要好一些。

王维,流传了千古的两个字,谈起他的诗,似捧住一杯温润而又夹杂苦涩的普洱,入口生香,千回百转,回味悠长。他的情怀,是从静中看世界的一种泰然,是一种“拿得起,放得下”,不急不躁的稳,如水一般,善立万物,顺其自然。

读他,便可懂“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这样一种平淡。平淡是真。

2、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睛濉。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闻有味是清欢!”

历史上,能被称为儒的词人可不多。但苏轼,若要算起,绝胜第一。

比起王维,苏轼时刻都在“入世”,但同时时刻都在被“出世”。正因如此,他是越贬越勇,总是乐天看的。注意,这里的词是“总是”,说明他有时还是会心怀伤悲之感的。但这起码证明他是向上的,积极的。就算忧郁,他说:“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吾一生功绩,黄州惠州儋州。”言语间还是透出一种旷达洒脱,甚至有些放任,不在意的。

一生颠泊,如“不系之舟”也许在历经三起三落,进过中央,下过地方,才会知“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何许?平淡是也。放下贪嗔痴之心,平淡回归,苏轼的一生是在寻仙之道的。但后人评他,总以为他已成了仙。较之李白,苏轼的“仙风”更有些清丽脱俗之趣。然而,虽然是人世中仙,却又不失地气。苏轼频被贬,也给他接触一方百姓干点实事,为百姓谋点福利的机会,他修“苏堤”,至今都是功杭的佳话美谈;他开“东坡”,用一双清眸去观“市人行尽野人行;到了民间,时值“青苗法”实行,他从城门每日的往来之中看出青苗法的弊端,挥毫于白宣纸上,为因“青苗”家破人散的民生痛涕疾呼。他的名,是车上的扶手的意思,默默无闻,不求回报,而又存在着,尽自己之力,扬自己之香。“一表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就够了。

3、世有兰香扬之天下

读文,读人。无论是与民同乐的欧阳修,抑或是顺其自然的王维,或是清欢为味的苏东坡,他们从个人,从整个时代来说,都似或待采,或默绽的山中幽兰,尽力扬自己的馨香,传播馥郁于文明社会发展的精神。如孔子一样,亘古永存地住在人们心中的幽谷,影响每一个人。

孔子是从儒的角度来证明的一个人,他所怀的是儒家儒心的总源;而王维,虽在身份上是“儒”,思想上是怀着禅宗佛理的,他的儒者情怀,与“儒家”又不同;而苏轼,一辈子,急或不争,清欢之淡,放达顺着其道走,踏芒倚杖,是与千年前那位身骑青驴出阳关的先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他的儒情,悟起来又是一番风味。

这样的诗,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历数汗青,觅到他们的影子,去读一读,去品一品,他们的性灵好似幽兰之香,真,善,美蕴含其中。那么,去采吧,去佩吧,将这兰香,传之以广。

猜你喜欢

王维苏轼
大海里并不能自由往来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走哪条路好
偷袭与反偷袭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谁是谁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