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产业政策对化工园区规划建设及发展理念影响的几点思考

2018-07-27许金宝

当代石油石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化学品化工园区

许金宝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126)

化工园区(简称园区),国际上通常是指在符合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要求的特定区域内,依靠主要消费区和资源来源地,有充足的水源保证或有较强自净能力的纳污水域,交通条件便利、物流发达、配套产业比较完善的地区,其以石油化工产业为纽带形成的加工体系匹配、产业联系紧密、原料物料互供、物流成熟完善、公用工程专用、环境污染统一治理、管理统一规范、资源利用高效的产业聚集地。国内化工园区是指包括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专业化工园区及由各级政府依法设置的化工生产企业聚集区[1]。国内化工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资源高效利用、绿色生态、信息化、智能化、安全环保集中监管的发展趋势,成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据中国石化联合会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石油和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502家,其中国家级化工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47家,省级化工园区262家,地市级化工园区193家。

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表述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从“物质文化需求”开始转向“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城镇人口密集区现有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就地改造达标、搬迁进入规范化工园区或关闭退出,确保企业安全和环境风险大幅降低。

但是,由于涉及各方面利益博弈,对国家产业政策理解的差异,园区规划功能不足,有的新建入园企业出于投资、技术和管理不到位,有的搬迁企业原材料和产品的资源和市场依托空间变化较大等原因,园区在规划建设和未来发展的理念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重点考虑。

1 以创新开放、绿色协调和共享发展理念统筹总体规划

1.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开放

化工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较大,这就要求化工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布局合理合规,上下游产品循环互动,关联产品集群度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据统计,2015年国内502家化工园区的工业总产值合计超过6.6万亿元,占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不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矿采选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56%。全国已形成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8家;产值在500亿 ~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35家,100亿 ~500亿元的中型园区129家,产值小于100亿元的小型园区330家。超大型和大型园区的工业总产值达到3.3万亿元,占化工园区工业总产值的49.9%,中小型化工园区仍占较大比重。按照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到2020年,省级以上园区的土地投资强度不低于20亿元/平方千米。这就需要园区未雨绸缪,科学统筹规划布局、统一协调项目管理、统一安全监管信息、集约绿色发展、推进两化融合、完善标准配套服务、加强组织管理,以开放的姿态,创新性开展工作,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和建设园区,成为入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1.2 园区规划要做到合法合规、定位准确

园区规划要强调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科学性就是要对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的发展方向、园区的准确定位进行总体把握,体现循环产业经济概念和生态园区理念,思路清晰,措施得当,扬长避短,同时跟踪行业发展特点,了解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发展趋势,建立专家库,不断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可操作性就是规划要规范可行,要遵循园区发展的规律,根据对优劣势的分析,差异化定位,分步实施,同时对园区的各个发展阶段要有具体的目标和切实的措施,要选中切入点,方案要落实,忌不负责任的“假大空”,也尽量避免领导行政干预,保证规划不受各种矛盾和权力的冲击。前瞻性就是规划要起点高,有超前性,既要有近期建设目标,也要有远期可持续发展空间,做到园区选址应与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相结合。

1.3 信息资源共享,向智慧化服务方向发展

共享就是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简单说,共享服务是对传统业务运营的整合,可以被同一机构的多个部门所使用。换句话说,就是将某些共性很强的业务,从园区各个企业的业务单元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成立的独立实体提供统一的服务。规划时可以把园区所有企业虚拟整合一个大集团公司,实现共享服务,做到效益最大化,园区和企业双赢。园区通过应用SWOT、化工系统工程等方法,优化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使之在统一管理平台高度集成,形成各企业共享资源,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能源与原材料等的最优化利用,土地集约、管理优化、效率最佳。资料显示,世界《财富》500强中50%的企业及100强中80%的企业实行共享服务。

2 园区和企业选择项目管理组织模式要符合自身特点[2]

国内大型园区管理模式可分为行政主导型、公司治理型和混合型三种管理模式(见表1)。

园区服务的专业化是园区安全运营的保障。企业入驻化工园区固然是顺应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期望利用园区所具备的较为齐全的基础设施条件,获取比区外更加周到而优越的服务。园区企业的产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发展中具体项目的产品市场、技术、资源、政策等情况都会发生变化。在建立备选项目库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建立内外部专家团队,根据发展情况的变化,及时对意向项目进行科学的研究论证,形成对招商项目进行筛选、评估的长效机制,以保证入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且在技术上、经济上具有先进性。如上海化学工业区在充分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化工园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创造性地提出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环境保护、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见表2)。

表1 国内大型工业园区管理模式优缺点对比

表2 上海化学工业区“五个一体化”

3 持续开展安全风险量化评估和一体化管理

3.1 建立园区危险化学品数据库并开展量化评估

国家相关部门要求全面推动化工园区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风险功能区开展定量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综合防控规划,辨识分析区域脆弱性防护目标和危险源,绘制区域安全风险电子地图,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建设化工园区一体化安全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统计分析,加强危险化学品和油气输送管道生产安全事故预测预警。企业宜编制“化学品相互反应矩阵表”,建立完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数据库,实施动态监控预警;推动在役和新建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定量安全风险评估,如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分析(已列入《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火灾爆炸分析(FEA)、HAZID、HAZOP、PHA、SIL等方法和工具,通过定量模拟计算,加强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及液氯、液氨、液态烃、轻质油等高风险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强化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的防范。

园区应鼓励企业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选树典型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督促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进出口单位严格执行“一书一签”要求,推动建立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等第三方力量参与政府安全监管和企业安全管理的工作机制,通过实施异地执法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升政府监管效能和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园区应探索建立保险机构参与企业安全隐患排查、风险防控等安全管理工作的机制,发挥保险机构的预防和保障作用。园区“智慧安监”信息平台不断整合完善石化行业安全设计和建设标准,及时推送给企业,适时提高国际标准采用率。园区应编写安全防护距离、风险辨识和评估、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危险化工工艺安全控制、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煤化工安全规程等急需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手册,实现化工产品生产、储存、流通和废弃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技术、标准共享。园区“智慧安监”信息平台应包括重要化工设施(装置)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 Geo-Information System,GIS),时刻掌握区内重要化工设施(装置)具体位置、数量、产品属性和应急救援措施等。园区开展的安全检查等活动,一定注意发现问题并不断总结,要深思问题现象后面所反应的本质,这才是检查活动根本意义所在。

3.2 提高自控水平使工艺设备达到本质安全化

国办发〔2016〕88号明确要求新建化工装置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必须装备安全仪表系统,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加速现有企业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仪表系统改造升级,减少危险岗位作业人员,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智能工厂,利用智能化装备改造生产线,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同时大力推广应用风险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如工艺安全管理(PSM)等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整改消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16号文件指出:从2018年1月1日起,所有新建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化工装置和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要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SIS),2019年底前完成安全仪表系统评估和完善工作。其他新建化工装置、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安全仪表系统,从2020年1月1日起,应执行功能安全相关标准要求,设计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

4 绿色循环的智能化企业和智慧化园区是未来园区发展趋势

4.1 生产“安稳长满优”是企业智能化根本体现

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信息化和智能化是新建和搬迁化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变道超车的重要技术手段和途径。园区企业首先要明确这些技术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其次要找到企业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企业核心关注点要放在如何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生产运营效率上。中国石化联合会对500家石化和化工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生产企业应用了DCS接近100%,但DCS自控率却只有70%左右,操作平稳率在80%左右。智能化的核心要义是提高企业生产运行与经营管理效率,系统够用、配置最佳即可,应避免投资浪费。如果作为智能化基础的自动化做不好,顶层配备先进的MES、ERP(SAP)、先进过程控APC和可视化系统也只是空中楼阁。智能工厂要从底层做起,打好基础,做好底层的生产过程控制,包括工艺、设备、标准、监控以及HSE等基础工作。这些工作做好了,成本就会降低,产品质量就会提升,安全事故也会减少,企业效益自然会增加。

4.2 产业集群的环保循环经济是园区发展的根本

园区规划要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进行集群化发展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追求高附加值,提高园区整个产业系统的稳定性,避免单环节的问题对整个产业系统造成很大影响[3]。

园区的“三废”真正治理,归根结底是过程的控制,从源头做到减量。国家“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涉及到的核心问题就是建设危废集中处置设施,如将焚烧、填埋场纳入当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对危废经营单位非常有利。

购买服务,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2017年8月环境保护部印发了《环境保护部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主要围绕加快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现环境质量改善,以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为导向,推动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有机结合的污染治理新机制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制订。鼓励第三方治理单位提供环境综合服务,对园区内企业污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一体化集中治理,并支持第三治理单位参与排污权交易,以多种形式实践第三方治理模式。实行《循环经济促进法》以来,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的《国家循环试点示范典型经验及推广指南》中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循环经济发展的9条经验向全国推广。尤其工业领域的循环化改造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将在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工艺技术水平整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相差10~15年,园区应以实践经验为基础支撑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的管理决策研究。

4.3 能源智能高效,绿色发展是生态园区的基石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2016年9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简称《实施指南》)。《实施指南》指出: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的工业园区,推进绿色工业园区创建示范,深化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以企业集聚、产业生态化链接和服务平台建设为重点,推行园区综合能源资源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化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升园区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空间布局,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示范意义大的示范园区。到2020年,计划创建100家绿色工业园区。

园区主动建设和改造园区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和智能微电网,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拓展不同产业固废协同、能源转换、废弃物再资源化等功能,创新工业行业间及与社会间的生态链接模式。园区鼓励发展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积极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示范工程。

绿色发展是国际大趋势,国家相关部委发布的《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旨在重塑制造业清洁、高效、低碳、循环等绿色理念,随着政策和法规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绿色贸易壁垒也成为一些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4]。2018年1月起,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税目税额见表3。

园区的主要功能是使园内企业在最大限度上集聚发展,而企业集聚的形式是由园区的产业定位决定的。在社会进入新时期发展阶段,以人工智能AI为代表第四次工业革命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新生产力,它的到来必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沟通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如何充分理解国家相关政策,积极吸纳先进技术、创新理念、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找出适合我们国情的园区管理方法,才能不断打造智慧化绿色的化工园区。

表3 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节选(部分省市)

续表3

猜你喜欢

化学品化工园区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